愛發脾氣、扔東西的小孩,要教會他這幾件事!
朋友家有個5歲的小女孩,脾氣特別大,有次我們帶孩子去他家玩,因為媽媽送給我家孩子一個棒棒糖,她突然就情緒失控,奔潰大哭,哪怕我們把糖還給她都不行。
後來甚至打媽媽,摔東西,讓大家都無比尷尬。最後才知道,這個女孩以為只有一顆糖了,所以不願意分享,後來媽媽又拿了一個給她,立馬破涕為笑。
然而,這並不是一次偶然,小女孩的暴脾氣說來就來,很多時候她的父母也很無奈。相信不少家長都會有相似的經歷,孩子發脾氣來勸都勸不住,如何從幼兒心理的角度理解並糾正這種做法呢?
專家解答:
家長要知道,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孩子生氣說明他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亂髮脾氣、扔東西肯定不是好的發泄情緒的方式。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明確自己的意願了,很想表達出來,但很多時候還不知道怎麼表達才合適。
這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
1、控制你自己的情緒,不要吼或打罵孩子。不能一見孩子生氣你也生氣,這樣你自己已被衝動沖昏了頭腦,何談幫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2、幫助孩子說出感受,描述你所看見的問題。「我看到你生氣了,還把東西扔到了地上。」孩子可能不說話,也可能會哭,給他一點時間平復心情。
3、給出建議。告訴孩子亂扔東西是不對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發泄生氣的情緒,比如在紙上亂畫、跺腳、在沒人的地方喊叫等等,只要是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就可以。
孩子成長過程中,成人一求即應的狀態會縱容孩子的急脾氣。隨著成長,孩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複雜,我們再按以往的方式來應對會漸漸地難以滿足她的需求。而且一味滿足孩子,未必有利於他的成長,所以需要孩子也不斷的成長和學習。
家長碰到孩子生氣時,就要教會孩子這幾件事:
1、學會表達
小寶寶通過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要求,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僅僅靠情緒就不能讓別人猜出孩子的意願了,所以,這時候要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感情。
開始我們可以幫著孩子說出感受,「你是生氣了?」「這樣讓你感到害怕嗎?」逐漸讓孩子掌握表達情緒色彩的詞語,多和孩子交流,把周圍發生的事情描述給她聽,那麼當她遇到同樣問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反饋給我們。當孩子覺得用語言比發脾氣有效得多,發脾氣的次數就會少。
相反,如果只有她發脾氣時我們才重視她,她的脾氣就會越來越大。
2、學習等待
動不動就耍性子的孩子,一旦不如所願他就會哭叫不止,這以後,會因為不知道自己的願望能不能實現、什麼時候能夠實現、怎樣做才能實現,而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
讓孩子學習等待,重要的是不要讓他失去希望。這種時候,家長不妨先對他說「可以的」,先接受他的請求,然後告訴他只要稍微等待一段時間,他的願望就會得到滿足。
當孩子說「媽媽快來看!」的時候,不是回答說「不行,我正忙著呢」,而是先答應他「好的,5分鐘以後」,明確地把時間告訴他。
當孩子說「媽媽,給我買玩具」的時候,不是說「不行,不是告訴你不買了嗎」,而是說「好的,等你過生日的時候再給你買」。
。。。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耐心和結果關聯上。因為,大多數時候,事情的結果就是最好的獎勵。
3、遵守規則
孩子任性根本原因是孩子內心沒有一個規則,他只是在順從自己的原始慾望。所以在合適的年齡為孩子建立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東西真不是「大了自然就懂了」,要從小告訴孩子,規則就是規則,任何人都不能為所欲為。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吃飯時間吃飯,睡覺時間睡覺,玩耍時間玩耍,這就是規則。
別人東西不能拿、對人要有禮貌、犯錯要道歉。。。這就是規則。
6歲前的孩子,各種意識還處於萌芽階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最佳時期。這段時間,爸爸媽媽給他們立下嚴格一點的規矩,並跟著孩子一起認真地遵守,從小就培養孩子遵守規則、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孩子不是天生壞脾氣,不要讓孩子用哭鬧的手段來控制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
作為合格家長,想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互動嗎?想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嗎?想知道什麼樣的學習方法適合孩子嗎?您需要一個隨身教育專家!獲取更多優質好文、在線課程、育兒服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育人邦」(ID:juhuiren)
「育人邦」專家團隊服務於「父母教育孩子」課程案例,專註0-18歲孩子階段教育經典案例,涵蓋「人格、心理、營養、健康、衛生、行為、習慣、性格、勵志、感恩、責任等專業知識,指導家長科學培養及訓練孩子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我打我女兒,關你屁事!」4歲女童被親媽活活打死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如何看待娃自己獨立完成的手工作業被老師撕掉扔了, 要求重做的問題。?
※當孩子不願上幼兒園,什麼方法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