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鼻症」

首先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問到的人太多,所以簡單探討一下。

空鼻症並不是規範的專業術語,即便在耳鼻咽喉科學界,也遠未就這一稱呼達成共識。也因此,「空鼻症」並沒有一個嚴格準確的定義。北京同仁醫院周兵教授所描述的,「鼻部術後主觀癥狀和客觀體征嚴重分離,伴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原因不明的鼻部症候群」較好地反映了這種疾病的基本特徵。「空鼻症」的概念最早於1994年由Eugene Kern和Monika Stenkvist提出,用於描述一組與鼻腔組織過度缺失相關的臨床症候群,及相應的鼻腔鼻竇影像學表現。2000年,美國醫師Moore Eric再次提出這一概念,旨在「提醒臨床醫師不要過多切除鼻腔組織結構,以免引起鼻腔不可逆病理損傷」。

很多病人在進行鼻部手術時,都會懼怕出現「空鼻症」,特別是上百度看了一圈後,更是被嚇壞了。2013年的溫嶺殺醫事件讓「空鼻症」進入公眾視野,耳鼻喉科也成了暴力傷醫事件高發的科室,無論是鼻子耳朵還是咽喉都太影響到我們的主觀感受了,而他們大多都是我們人體第一道門戶,所以也特別容易出問題。

也許這篇文章不能幫助大家解讀「空鼻症」,但是希望對大家了解鼻腔功能有所幫助,提高大家保護我們鼻腔的意識。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鼻腔對於我們人體的重要作用。

鼻腔是呼吸道的首要門戶,我在上一篇文章里也提到了「同一氣道,同一疾病」的問題。在機體與外界環境的接觸中,鼻腔的功能不可取代。

1,鼻內孔或鼻瓣區會產生鼻阻力,大約佔呼吸道總阻力的50%,它的重要意義在於有助於形成胸腔負壓,使肺泡充分擴張,增加氣體交換面積,同時延長氣體交換時間。正常鼻阻力的存在是保證肺泡氣體交換過程的關鍵。鼻阻力的大小與身高性別無關,鼻阻力過大或者過小都會產生不良影響,萎縮性鼻炎或者下鼻甲切除過多導致鼻腔寬大,鼻阻力降低,肺呼吸功能降低,患者就會出現呼吸不暢。在以前人們對鼻阻力,鼻甲功能認識不足,隨意切除全部下鼻甲,術後出現一系列問題,目前這種情況在莆田系醫院,一些公立醫院仍然存在。

2,鼻腔對吸入的空氣溫度濕度的調節意義重大。外界空氣吸入鼻腔後即被調節到接近正常體溫,以保護下呼吸道不收到傷害,這也是我喜歡提醒患者降溫時戴口罩的重要原因。外界溫度可隨著季節變化冷熱不定,但是經過正常的鼻腔加溫後,在到達鼻腔後段基本在31度左右。鼻粘膜中含有大量腺體,據測量當吸入鼻腔的空氣濕度為40%時,經鼻腔呼吸後到達咽部的濕度已經提高到75%,到達聲門下區時已經為75%,極其有利於呼吸道的纖毛運動。經鼻呼吸是最舒適的呼吸方式。健康的鼻粘膜對於暢快呼吸的重要性意義重大。

3,鼻腔對於吸入的空氣還有清潔的作用,同時嗅覺的採集也是在鼻腔完成。低等哺乳動物的嗅覺遠較人類敏感。人類是由嗅覺為主的動物進化為以思維活動為主的人,在進化過程中,呼吸系統高度分化完善,鼻腔的呼吸作用變得愈發重要,而嗅覺功能就減退了。嗅區的損傷,或者長期鼻塞都會引起嗅覺減退。鼻腔的重要性不止這三條。

小小的鼻腔,雖然解剖結構簡單,但是他的作用十分巨大,鼻呼吸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很大。作為第一道門戶,外界環境變化首先影響的就是它,所以不影響生活的短時間鼻塞,流鼻涕是正常的應激反應。正如上面提到,不是把鼻腔的鼻甲都切除乾淨,我們就會暢快呼吸。但是嚴重的鼻塞同樣讓人無法忍受。這其中的平衡就很微妙。

目前基本沒有一家正規醫院會給病人做鼻甲全切手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符合微創原則的下鼻甲黏膜低溫等離子消融術等,這類手術不僅能改善鼻阻塞,也能很好地保留和改善鼻黏膜功能。當然作為一種創傷性手術操作,他和所有的手術一樣,都可能有不可預知的風險。

作為我的個人意見和日常的準則,對於鼻腔(非鼻竇)問題,能保守治療,則先儘力保守治療,特別是對於過敏性鼻炎,增加對過敏的認識比盲目手術,亂吃中藥更重要。藥物治療無效的鼻甲肥大,且嚴重影響生活,可以去正規三甲醫院諮詢手術問題。同時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注意事項也是意義重大。記得一位肝膽外科大牛說過:優秀的外科醫生應當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手術,什麼時候不需要手術。

鼻部癥狀的患者在描述癥狀時,很多充滿哀怨的情緒,甚至是言語暴力,對他們的手術醫師和治療過程充滿抱怨和憤怒。這些患者的痛苦感受,值得醫生去關注、深思和探究。

醫學從來就不是一門完美的學科,「醫療不是數理化,不是什麼問題都有標準答案,也不是每次努力都能獲得好的結果……」。所有的醫療都需要患者與醫生的互相信任,醫療不是簡單的服務行業,因為他滲透了人文關懷,有溫情的醫療才是人類社會所需要的醫療,而不是簡單的市場交易。就現在而言,空鼻症已經不是手術方式的問題,更多的是患者與醫生之間互不信任的沼澤與泥潭。

以上相關概念均參考權威文獻。

推薦閱讀:

女性在排卵期間會出現什麼樣的癥狀?
疾病篩查是否有用?
屁股長了個膿包?
體態、疼痛密切相連繫列寫作——拇指外翻
26歲年輕人查出高尿酸血症,生活各方面應注意些什麼?

TAG:耳鼻喉科学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