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路過的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建在一座小山上,站在山頂,可以看到開羅的全景。放眼望去,滿都是清真寺的穹頂和宣禮塔,據說,僅老城區就有500座清真寺。每座清真寺有四根宣禮塔,宣禮塔林立,故開羅被稱為千塔之城。伊斯坦布爾的清真寺也不少,僅城區就有450座。清真寺大小不一,造型有異,但是有一個共同點,所有清真寺都面向麥加,據說全世界的清真寺都是如此。在伊斯蘭文化中,麥加既是地理上的中心,又是精神上的中心。假如從天上朝下看,在全球各地的清真寺,像是鑲嵌在一個又一個圓圈上的星星,環繞麥加,朝向麥加。
在旅途中,清真寺也是景點,特別是在阿拉伯國家。一來二去,對清真寺也有了一些認識。通過這個窗口,接觸到了阿拉伯文化。
伊斯蘭教是徹底的一神論,天主教說是一神論,但三位一體的神靈畢竟不那麼純粹。伊斯蘭教信奉真主,真主無以像,不可知,不可見。在清真寺中,見不到任何的偶像,在天主教堂中常見的壁畫和雕塑,清真寺中一概沒有。伊斯蘭教認為,偶像是用物質材料經人加工製造出來的實物,如畫或雕塑,人們在膜拜中,容易將偶像當作真主。在天主教堂,壁畫和雕塑中會出現許多半人半神的人物,如聖母、十二門徒及一些聖教徒,信徒們將他們與上帝一併膜拜。伊斯蘭教只崇拜唯一的真主,除了真主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刻意去膜拜。佛教最初興起時,也是排斥偶像崇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來從大乘佛教開始,有了佛祖的形象,偶像進入佛堂。
一般的清真寺內很簡單,有一個寬敞的大廳,地板上鋪著毯子,供人們做禮拜時跪拜,房間里沒有任何裝飾。清真寺沒有制式和樣式上的要求,做到清潔寬敞就可以,一般的清真寺都設有水池。中國內地的清真寺多為庭院式,沒有宣禮塔,甚至從外觀上看不出。西北的清真寺一般會有一個塔樓,上面有星月標誌。沙漠地帶炎熱乾旱,游牧民族多在夜間活動,他們崇拜月亮。阿拉伯歷將日落到次日的日出作為一天。
我去過幾個清真大寺,看到了伊斯蘭藝術的巔峰之作,它顛覆了我以為清真寺一概簡潔樸素的看法,原來伊斯蘭文化完全有能力做出世上最美的清真寺。如伊斯坦布爾的藍色清真寺,一個巨大的圓形穹頂,只有4根石柱支撐,寺內牆壁上貼著藍釉的瓷磚,共有兩萬多塊,上面畫著花草的圖案,在光線照射下,神秘的藍色懾人魂魄,像是藍色的天空,像是藍色的海洋,博大浩瀚,悠遠神秘。在開羅的薩拉丁城堡,有一座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巨大的穹頂和筆直的宣禮塔,是典型的清真寺樣式,由於建在山上,成為了開羅城的標誌。穆罕默德.阿里曾是埃及國王,他送給法國國王一根方尖碑,法國國王回送了一個大鐘。埃及導遊說到這裡,極是忿忿不平,認為兩樣禮品完全不對等。由於這個故事,我記住了阿里清真寺,也記住了阿里國王。
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穆斯林的鐵騎殺到哪裡,就會把清真寺建到哪裡,當地原有的天主教堂、猶太教堂及佛家寺院,都被改成了清真寺。10世紀,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及西亞,他們又把清真寺改成天主教堂。兩百多年後,十字軍被趕回老家,伊斯蘭教恢復統治,天主教堂又改回了清真寺。戰火燒來燒去,統治者換來換去,宗教場所也隨之變來變去,一會兒清真寺,一會兒教堂。我在以色列、土耳其見到過這樣的清真寺,基本格局不變,只是把原有教堂的壁畫用泥覆蓋,把天主教的陳設換掉。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如此。不同宗教之間應該相容,而不是敵對。不管是天主教,還是伊斯蘭教,都需要場所做彌撒,或是做禮拜,房子沒有罪過,不要一把火燒掉,改一改,為我所用,最是明智。
其實,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和天主教本來就是一脈相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伊斯蘭教有一部分內容來自聖經,有一些先知是聖經上的人物,如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等,只不過稱呼不同。聖經中的大天使加百利,在伊斯蘭教中為吉布利,他的職能相同,傳遞真主的聲音。在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中有一塊巨石,上面有一個馬蹄印,那就是著名的穆罕默德登霄處,穆罕默德在大天使吉布利的陪同下,騎馬進入天堂,見到了真主。由此可見,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和天主教有著不少的關聯。
西亞的一位哲人有著一個照明學說。他認為,太陽是地球上的唯一光源,太陽普照大地,陽光灑落到各種物體上,照耀在不同顏色的玻璃上,所呈現的色彩和造型各不相同。美,由此產生。宗教也如此。真主或上帝,是唯一的光源,只是接受者存在差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條件,還有不同的需求,產生了認知上的多樣性,反射出了多種顏色和造型。
大多數宗教的核心理念都是一致的,勸人執善念,做善事,結善緣,得善果。希望天下和平,環境美好。不同宗教選擇的道路不同,但方向一致。伊斯蘭的意思就是,通過順從真主旨意和恪守主的戒律,獲得真心的安寧和社會和平。
對伊斯蘭文化知之甚少,清真寺也是走馬觀花。幾分敬仰,幾分神秘,如是。
推薦閱讀:
※許巍早些年的創作風格是什麼樣的?
※抄撿大觀園時,紫鵑房裡搜出了很多寶玉舊年用過的記名符扇套等,紫鵑為何收藏這些舊物?
※為什麼中國人如此重面子?
※蘇格蘭氏族簡介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