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教育」:我所理解的我那個時代的教育

教育是什麼?教書育人嗎?

不上學已經很久了,(念書)好像是上一個世紀的事情,仔細想了很多,既反思也傷懷,既感動也難過。

「教育」一直以來,我腦海里都還停留在當初老師說的那句「教書育人」的觀念里。

有時候想想,大概這就是「教育」的實質吧?「教書」的教師(這個職業)的責任和義務,「育人」則是「教育」的核心思想。

現在想來,上學是個分年齡段的事情,就像那時候的「教育」一年一級,或留級一年再升一級,總之不會出現「古時候」古稀之年仍在考場的情形(古代的考試製確實存在這樣的差異,至於具體事例請查閱歷史)。

所以,「現代教育」其實是一個年輕人(青少年)理解世界的基礎,認知世界的基礎(構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教育」研究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思想的啟蒙,也是文化傳承的必要方式(手段)。

很難想像,沒有「師傅」,沒有「子承父業」,沒有「倫理道德」,沒有「文明秩序」,沒有「文化歷史」的國家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所以,一個強大的國家(或者想要強大的國家),「教育」是必要的!

這些,當然都是現在的我所想到的,當年還在上學的我卻對「教育」充滿了大大的「疑問」。

首先,那時候的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我們,小孩子,青少年)要上學?而父母不用上學?

關於這個問題,現在的我看來是這樣的:

父母有父母的多重身份角色,自然有多重責任要擔負,即比上學更重要的事情,更應該做的事情,或更合適的事情(謀生、贍養老人,照顧子女、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就要為社會履行自己的義務,以及擔上的使命、責任,身份等)。

作為孩子(青少年),父母的經驗精力有限,且不一定擅長教育(若非教育工作者,則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方法)。那麼,從社會結構上說,一定要有這麼一個文化之地(機構、或組織),以及傳承文化的必要性(和企業文化是類同,了解國家的前提是了解國家的文明文化核心,重點在於教育)。再者,從專業角度講,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職業),接受正規的教育(官方認可),以及統一「教育」(普及),這是文明社會基礎建設(文化),也是人才建設的基礎。另外,作為孩子(青少年),見識、經驗、閱歷都還未定型便於灌輸知識,思想,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這也是大人總是相對來說難以說服的原因吧?)。

所以,為什麼小孩子(青少年)要上學呢?要接受正規的「教育」呢?

我想是:首先,這是國家傳承文明的必要前提(愛國思想,愛國情懷等);其次,是小孩子能力有限(即不做這些還能做什麼呢?不管是認知,還是言行);再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很有必要的(文明秩序的一種手段,也是文明的體現);另外,這是人才的橋樑,和培育人才的市場(為未來人才做準備)。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個人的想法,至於「教育」的真正核心,未可知(我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也不太懂其中的奧義,沒研究過,故只能想像,猜想,推測)。

只能猜測,這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這符合社會價值觀,符合文明,符合法則等(即,從利益的角度說,一定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或從人類的利益出發)。

其次,那時候的我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上學有什麼用?我能不能不上學呢?

首先這個問題,我要簡單的解釋一下,我的潛台詞是,可不可以換成別的方式也達到「教育」的效果?或者,有沒有這個必要去學習?

當時的我,對於家人的「觀點」,對於老師的「說法」,以及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的「結果」,說實話,不能說服我。

家人說,讀書才有出路,才能文化人,讀出來了當大官,發大財,還能叫人看得起,在人前風光,光宗耀祖。

老師說,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

同學們說,考了好的成績,家長和老師會更喜歡我們,同學們也會羨慕我們,愛和我們玩。

這些觀點,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告訴我們「上學」的將來是風光無限好,「上學」之後,我們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可當時的我是這樣一個人呢!——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只想多賺點錢讓父母輕鬆一些,將來可以讓家人讓自己過得舒服些,不用為幾毛錢爭執,不用因為錢而工作,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做事,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

這些,只要我學會了怎樣賺錢就行了,和爸爸媽媽一樣賺錢,可以不用上學呀!幹嘛非得上學呢?

而且我這個時候去學習,將來肯定超越父母的,等我長大了,我肯定能賺比他們更多的錢,做的比他們還利索,因為我是從小開始學的呀!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自己太容易知足,太目光短淺,太小瞧這世界了,這世界哪有那麼簡單呢!

當然,這些在我剛上學的時候是認知不到的。就像那時的我總覺得一百塊是很多很多的錢,總覺得父母的工資好高可以買好多好多零食。

後來,上了高中了,開始接觸到一些所謂的富二代,以及在認知上上升了一些層次,對物質的概念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認知,漸漸的熟悉了各種品牌(奢侈品牌),才驚覺當年的「有錢」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少的可憐。

這在現在看來,「上學」是為了走出大山,去見識更多實實在在的事物,去認識更多的人接觸更多的現實,直至慢慢的步入社會。

這是一個過程,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學習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友誼,以及為出社會做好準備。

在學校里,我們講集體榮譽感,我們講平等互助,講愛國,我們也競爭,也管理和被管理(班幹部),我們要負責衛生,要運動,這些德、智、體全面的發展均落到實處(具體事物)。

所以,究竟上學有什麼用呢?

我所能想到的是:這是一個在安全範圍內的「模擬社會」,除了不能賺錢之外,我們學到的除了理論知識,還有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培養我獨立,也培養我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我們的思想,也約束我們的行為,這讓我們茁壯成長。而且,這些社會是不會主動教給我們的,尤其是不受干擾的思考,純潔的友誼,以及安全的環境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認知里已經漸漸的有了社會的模糊概念,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時候,我們再出社會,會的東西和拿的出手的東西就相對來說比較多了。

這時候,肯定有人提出質疑,這些在社會裡也可以學呀!甚至還要直接有效呢!更何況,把時間花在學習上,將來還不是要回歸生活?出來還不是要找工作……既然知識在哪都可以學,為何不可以直接出社會呢?

從法律上講,有「童工」這個約束(工廠),或者說這層「未成年人保護法」,「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說,「上學」既是責任又是義務。

從另一個角度說,在未成年之前,我們的心智尚不成熟,我們的身體尚在發育,容易受到傷害或被誘惑,被引導,被灌輸不好的思想,最終走上「歪門邪道」,所以,「上學」也是對我們的一層保護(心智、人身安全,意識等)

再者,「上學」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這部分包含了職業(分擔了一部分就業,教師這個職業),還有,為將來的人才就業提供了平台和資源(輸送人才),這也是現時代的選擇,即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從傳承角度來說,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發揚光大,「從娃娃抓起」更是重要的戰略之一,是傳承文明,繼承文化的必要手段。

當然,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大多數都屬於自由的選擇(現時代好像已經普及到高中了)。所以,說到底,「教育」還是相對自由的。

所以,不管如何,「九年義務教育」(國家政策)是必須要執行的,至於之後的更多的「教育」主要取決於個人或家庭情況等。

在明白這些問題之後,我就在想:要怎麼運用這些所學的知識?即讓其發揮價值。

老實講,這個問題確實難倒我了。

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尤其是現在,我依舊迷惑著,也是一知半解。

首先,我能想到的是「科學研究」,即將「上學」上到一定的高度,再按照市場需要,進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自己能勝任的(職業)。

即將所學知識用來做「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理論基礎(文學、醫學等等)。

其次,這是通往政界,或藝術界的門檻學歷更是大多數企業或專業的低配標準

再者,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相關專業上,研究填補空缺(創新或開發,或職場的後備人員)。

另外,實事求是,追求真理。而檢驗真理的方法是實踐(更多的是在實驗,和總結)。

但是,這些所說的事情,好像和「運用」並沒有用在刀刃上。

簡單的說,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學會了這些基礎的東西,也幹不了多厲害的事,甚至不需要你干(這大概就是「教育」的局限性,以及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所以,這麼說來,就有一個「先天教育」和「後天教育」的分歧,「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區別。

這樣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矛盾,即從學校學到的大多數為「基礎教育」,而社會活動或社會主體需要的卻是更專業的知識技能或經驗(意思是,專業度不夠,或深度不夠,不能立即使用)。

再者就是,「教育」的地位在這個「功利」的世界不被重視,甚至不被看好。簡單的理解就是,工業需要的是生產,需要的是人力物力財力,而「教育」所能滿足的是有限的,甚至「教育」所帶來的「人才」成本和生產不成比例(從公司利益的角度來說)。

還有,「教育」其實是相對封閉的環境,學既定的知識,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的學習,而這些和日益發展的社會就存在一定的間隙。即有可能出現所學的知識,並不是當下需要的知識,甚至相差很遠。這就是「教育」和「社會」的差異性,或「脫節」。這就容易導致,從「教育」機構出來的「人才」可能只是過去的「人才」。簡單的理解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想要適應變化,還得付出更多(當然,這和站的位置角度有關)。

另外,從「人才」的角度說,也只能產出「教育」的「人才」,或者說「庸才」。簡單理解就是,在「官方體制」下,「偏才」或「天才」是會被抑制的,尤其是不符合這個體制內的「人才」,一方面得不到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沒有相關的「知識」去「特殊照顧」。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均會得不到適當的空間和發展,「自由」更像是一個籠子里的狹小空間,還是限定人群的。所以,這樣的「體制下」出來的「人才」是有限的,而且很可能是特定方向的「偏才」,而更多個性、天賦等不太符合「體制」的先天優勢將被磨滅,甚至消亡,最終淪為「庸才」。

所以,從「教育」塑造出來的「人才」很可能存在「先天缺陷」,更多的可能是真正天賦的流失,和「人才」的「淪陷」。

當然,這也是目前「教育」有待完善的地方(一對一「教育」,對於當前時代來說還是件「奢侈」的事情,希望將來會有相應的措施和解決方法)。

還有,「教育」的深度(專業)、廣度(涉及範圍),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即很多問題就連老師也解答不出來,有些是因為經歷閱歷經驗不足,還有的是科技和社會發展遠沒達到這種境界)。

至於,「考試製度」、「安全」、「教師專業水準」、「將來教育的改革」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既是時代的問題也是「教育」的局限

簡單的說,這責任不完全是因為「教育」本身,另外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時代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等都是影響因素。

最後,關於「教育」我給出三點建議:

一、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天賦。

二、不要把自己的判斷交給別人,哪怕是老師、家長,或是在乎的人,而要自己去求證,找辦法解決自己的困惑(不要扼殺了好奇心)。

三、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甚至和「上學」,和「教育」無關,謀生,或發展,或為了後一代,這一點別偷懶(學到老,活到老,學知識、技巧、為人處世等等)。

最後,希望「教育」越來越發達,理解「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也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教育行業」,為將來輸送更多「高端人才」。


朴童

2018年01月於廈門

推薦閱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座——當初的願望都實現了嗎?
好多人都想入手學習鋼筆字,大家最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指導?
教育學研究生就業前景?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