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告訴你,為什麼有人出國會被「歧視」?
西洋君說:
2017年7月24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與蒙納士大學發生了針對中國學生的排華事件,在學校多個建築物上貼有用中文繁體寫的「中國人禁止入內,否則面臨起訴與驅逐出境」等內容。
次日《紐約時報》報道,上述標語是墨爾本當地一個極右翼組織「澳洲抵抗」所為,該組織曾不止一次在校園內散發種族歧視的宣傳海報。2016年12月,該組織散發的寫有「澳大利亞是白人的世界」字樣的海報,也曾出現在墨爾本大學的校園中。
雖然涉事學校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很快回應稱,並非本校所為也決不允許在校園內存在歧視、排外行為。
海外華人是否容易遭到歧視?西洋參考曾為此專門撰文:權威數據告訴你,400萬華人在美國是不是二等公民。
澳洲120萬華人是否真的遭到歧視?西洋君特意邀請曾在墨爾本大學讀書,目前在墨爾本工作的愛米同學撰文分析,她認為在澳洲所謂的「歧視」華人,不少情況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關於作者,愛米同學 上海人,曾任外企HR,先後供職於滙豐銀行、貝恩諮詢等。2013年移民,現居墨爾本。澳大利亞景觀建築師,澳洲景觀設計協會成員,主要負責市政項目和公共空間設計。
我在墨爾本大學讀的景觀設計專業研究生。就在上述反華言論發生期間,墨大學設計院畫廊展出了一系列課堂作業,關於如何通過景觀設計促進社會平等;也是在反華言論發生期間,墨大學生有組織地參加遊行,呼籲政府接受難民;還是在反華言論發生期間,建築理論課的導師在課堂上感慨:「近年來國際留學生越來越多,尤其是中國學生,你們事實上拯救了學院,如果沒有你們,學校不可能維持得這般欣欣向榮……」
對於移民,歧視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談到歧視呢,又總和「差異」、「融入」、「矛盾衝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依我看,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現在牛逼成什麼樣了,而在於全球化之後,世界變了。從封閉固定單一,變成一個流動多元開放的狀態了,換句話說,各種文化習俗開始交錯混搭,原先那種非此即彼、窮盡一生把自己變成一個本地人的融入,一下子就不再成立了。
在澳洲,普通話已經成為政府主要推廣的兒童教育項目,超過3萬間學校在今年開始推行中文學習項目。
以墨爾本為例,白天公司里各個族裔的同事都有,很多人都是以外語而非母語在工作。午餐時的中餐館裡,鄰桌的老外拿筷子吃著小籠包,身邊坐著華裔太太,也許他早些年在中國工作過也未可知。而我正和一個猶太朋友聊著歐洲旅行,末了互祝「假期愉快」而不是「聖誕快樂」。晚上回到家這些人也許都會讀幾篇《經濟學人》,或者乾脆刷國際信用卡滿世界網購買買買……
在這樣一個邊界越來越模糊的時代,再談「融入」,是不是種古老的穿越感?與其說單純的A國人B國人,不如說現代社會的中產階級都是複合的,由國際化+本土文化兩個層面構成。下面就分別談談這兩個層次,以及其中歧視和負面看法的產生。
國際化: 平等尊重,公私分明很重要,不然別人會「歧視」你
不少中國移民,對於「公域」和「私域」的邊界毫無概念,不理解什麼是「別人的」,什麼是「公共的」,也容易遭到批評或所謂的「歧視」。
我在墨爾本大學讀書時,學校機房不許吃東西,但課業緊張,大家有時候趕進度會小小違紀,吃點水果三明治什麼的,監管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漸漸地,東南亞同學開始吃味道很重的咖喱,中國同學更誇張,我曾見人打包了兩份水餃,中午一頓晚上一頓,陳醋泡著大蒜末和辣椒油,放到夜裡,濃濁的氣味充滿了整個房間。有人還振振有詞:「怎麼了?外國學生吃三明治就可以,我們吃飯就不行,種族歧視!」
公共場合吃味道很重的食物的確不討喜
好吧,可是吃水果三明治,不會散發出刺激性氣味,不至影響別人。
另一次是課上小組討論。同班的中國姑娘聽不懂,當著澳洲導師和同學的面,突然拿中文問我:「哎,Amy,這是啥意思?」
導師一臉懵逼地看著我倆,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突然就被甩到了整個談話之外,我自己也很尷尬。這個女生還很不高興:「那麼矯情至於么?他們聽不懂中文我就不能說中文啊?那我聽不懂英語他們還不是照樣說么!」我估計她是沒能理解,之所以大家說英語,不是因為中國人必須遷就外國人,而是因為這是個多族裔混雜的國際學校,在母語互相不通的情況下,必須以國際通用語交流。上課討論不是私人談話,她在說中文之前,至少可以和導師先打個招呼……
還有合租。我曾和兩個中國同學合租過一套三室一廳的別墅,三個人分租三間卧室,其他區域公用。兩位同學漸漸地就開始違背約定,逃避打掃公用空間,不丟垃圾,亂放雜物。有時候他們會整理自己的房間,但對公共區域視而不見。
與此相反的是,有次去一個日本男生YUJI家,放假回國,航班時間差不多,約好先碰頭,再一起打車去機場,分攤車費。進了門,只見YUJI一邊跪在地上把客廳地板擦得鋥亮如新,一邊拉開行李箱,順手把幾本書塞進去。他的行李箱亂得一塌糊塗,他不在乎,因為這是他自己的。而他會趕在度假前,把公共區域打掃乾淨,正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沒有邊界感的行為是不會受人喜愛的
三觀、專業、趣味是否相投,也很重要
中國在經歷了長時間匱乏之後突然爆炸式地發展,對年輕一代的價值觀衝擊太強烈。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在中國年輕人身上似乎特別明顯,壓倒性地蓋過其他的理想、抱負、好奇心和探索。
我在校期間曾有一科選修地點設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主要研究城市化對當地的影響。而這門課對國際留學生格外優待,可以免去一半費用。我當時選修課學分已經修滿,覺得很可惜。但是奇怪的是,中國學生里幾乎沒有人對此表示興趣。一個中國姑娘問:「加拉帕戈斯群島在哪兒啊?」我說那是達爾文研究進化論的地方啊!南美厄瓜多。非常有意思,紅石蟹、鬣蜥……」
這曾經是達爾文研究進化論的地方
可這姑娘顯然毫不來電:「厄瓜多很窮的,去那種鬼地方幹嘛!聽說上網都成問題。再說我假期沒空啊,我要去紐約購物。」
還有一次,我們上材料學,研究各種配方對水泥強度的影響。因為當天要攪拌水泥,還要下池塘裝水泥堤岸,大多數同學都穿著工裝褲和雨靴。有兩個中國女生穿著短裙和高跟鞋,背著手掌大的小包包,一臉濃妝地來到工作室。她們組的兩個外國男生面面相覷,你可以從他們的表情里讀出內心戲:這倆妞是來幹活的還是來泡吧的。
大部分時候,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重點不在於你是否和他同文同種,而在於你們是否有共同話題。當你和一個人談設計,談進化論,談某篇書評,參加一場球賽的時候,你不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交流,而是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作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作為一個運動員在交流。
這是「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大家都在這個層面交流的時候,各自的背景便逐漸淡去。換句話說,你不能除了「俺們那旮旯」之外,啥別的都沒有。如果不能在知識和智力的層面溝通,只能停留在家長里短人情世故的層次的話,那麼彼此背景完全不同,當然就沒什麼可多說的。
而 「化外之民」哪國都有,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和國籍種族沒什麼必然聯繫。
有了國際化後,本土文化反而很寶貴
全球化帶來一定程度的同質化,光有這一層,仍顯單薄。事實上,在一個逐漸「趨同」的大環境下,你本來的文化,那些最難國際化的,最本土的東西,才是最可寶貴的,也正是這些本土元素,使你顯得特別有趣。可惜很多同胞都在反其道而行。
微信支付已經開始在澳洲大大街小巷展露身影
有一部分中國移民來到澳洲,開始身體力行變得國際化之後,很快拋棄自己的本土文化,帶著一種「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式的決心,和自己本來的文化一刀兩斷,可謂矯枉過正,走火入魔。我認識一個女同學,見個外國導師就是以下這番開場白:「我們中國學生做設計缺乏想像力,我想請教您……」
有次上園林史,澳洲教授在台上播一張拙政園的照片,笑著說:「中國留學生應該知道這是哪裡,有沒有哪位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結果底下鴉雀無聲。教授不無失望地說:「近些年來每當講到這一章節,我都會問在座的留學生,我發現你們年輕人不再了解這些古老文明和自己國家的文化,好吧,假如沒有人願意介紹的話……」
當時我實在聽不下去,就站起來介紹了,講到從前文人的政治抱負和謙退,歸隱和寄情山水,教授非常高興,外國同學們也都很感興趣,課後還來找我說以後想去參觀。
以往中國春節期間,巴士車站上打上了大大的中文標識:迎新春墨爾本。
我個人的經驗是,你越是對自己的文化熟知、自信,就越受重視。這樣一群國際化的人,他們可能覺得中國女性穿旗袍很美,但是不太了解旗袍最初是從擅長騎射的旗人的裝束演變而來;可能去過買過絲綢,但不見得明白絲織業從明末至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在澳洲,有些中國女生說話故意模仿本地人的誇張的口音和造作的語氣,迎合對方,談戀愛非白人男性不可,在我看來全是白費功夫。而功夫應該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然後相信自己的價值。
我在畢業求職之初,有人提議讓我在簡歷上換個外國姓氏:「這樣他們看不出你是中國人,可能成功率高。」被我當場懟回去:「老娘畢業設計全院一等榮譽,曾供職全球一等一的好公司,為著興趣,出國換專業以第二語言拿下碩士學位,還有永久居留,這一切,難道抵不過一個外國姓氏?」
最後我以出色表現淘汰7名本地候選人得到了非常滿意的工作,簽合同用的還是中文簽名,上司見狀還贊:「太酷了我喜歡你的簽名。」
當然了,並不是說你國際化和本地化的層面都沒問題,歧視和偏見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畢竟是基於人性幽暗而發生的。而人性之幽暗,最大的特點就是千百年來毫無改變,否則廢奴運動也不會如此艱難,反法西斯戰爭也不至於打了那麼多年,宗教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澳洲少數底層人是全球化進程中的受損者,不必在意他們的偏見
我在讀書期間接過一個翻譯的工作,帶一群中國商人去參觀墨爾本一個農場,他們有意向投資。給雙方做翻譯的過程中,了解到外方的幾位董事都和中國市場有或多或少的合作,也去過中國多次。他們好幾個人的孩子在學習中文,有幾個甚至吃過火鍋。
澳洲農場投資深受國人青睞
翻譯進行到一半,農場里一個破衣爛衫的澳洲老頭突然衝出來朝著我們大喊:「中國人滾回去!你們來了之後我們的後代都買不起房子了!中國人滾回去!」司機十分尷尬,解釋說他從前是農場的工人,因為身體不好加上賭博欠債,不得不賣掉了原來的房子,寄住在農場宿舍。其實現在農場已經不僱傭他了,但出於人道又不忍心趕走他,就讓他繼續住著。
有些人,他就是看你怎麼都不順眼,怎麼都不爽。有人管這叫「毫無理由的偏見」,我的感覺恰恰相反,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理由嘛肯定是有的。
據我經驗,持這類偏見的,通常是全球化進程中的受害者,他們資源短缺,回天無力,同時缺乏理性,特別容易轉嫁仇恨。上世紀末,上海第一波下崗大潮襲來,很多知識陳舊的產業工人沒了飯碗,整天聚在一起就是罵外地人。
澳洲也是一樣。這個原本貧富差距小,物價穩定,節奏平緩的社會,在全球化的進程中,為了維持運轉,也在飛快地變化和調整,移民湧入,房價攀升,競爭日漸激烈起來,趨同於世界其他大城市。這一波大潮的受害者,由於自身教育和眼界的局限,不能理解大的格局變化,便把一肚子怨氣發泄在移民的身上。
所謂歧視,其實就是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偏見。在從前較為靜態的世界格局下,鄙視鏈非常簡單,發達國家鄙視落後國家,權貴鄙視平民。但是隨著全球化,也隨著中國國力變化,這套鄙視鏈的規則正在變得越來越幽微而複雜。
我想比較好的方法是,去理解這套鄙視鏈的規則,所謂「活得明白」。同時始終努力進益,所謂「活得更好」。但是不要被它的規則所限制,不要把這種基於人性弱點發展出來的東西當成金科玉律甚至畢生追求,此所謂「活得自在」。
PS:歡迎留言表達看法!
——————————————————————————————————————
了解海外華人真實生活,關注最新出國留學移民動態,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西洋參考(iwestbound),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圖文消息。
推薦閱讀:
※什麼才叫真正的「照顧好自己」?
※在數字信息時代,孩子們還要痛苦地練字嗎?
※如何評價這篇微博文章《清華大學: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
※如何看待微博賬戶「林奇視角」對於藝術生的幾條微博?
※"ching chang chong"到底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