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嫌棄」,小心是「三觀太正」
每天晚飯後,兒子就會自己找一些事兒做。
有時候是玩拼插積木。
有時會塗塗畫畫,或者拿著遊戲書自己連線、找不同。
碰到看不懂的問題就會找我。
有時,我就打起了小主意。
當兒子拿著找數字規律的遊戲題目過來問。
我趕緊引導他做了個位數的加減及如何找數字規律。
然後心裡就想著趁熱打鐵教教他十位數的加法吧。
但是小傢伙就很抗拒。
因為他急著翻開下一頁,並不喜歡爸爸給他講太多。
而我卻想著讓他多學點。
幸好,最後我還是會按照他的節奏,點到為止。
做父母的,總是想著讓孩子多學點就好了。
讓孩子多吃點就好。
讓孩子多明白一點道理就好。
……
總覺得什麼都多一點好。
以為這樣就是愛孩子。
結果孩子會積食、消化不良。
會反感我們的說教。
會變成一個老態龍鐘的「兒童」。
如果還不趁早醒悟,反而棍棒相加,逼著孩子聽從父母的意志。
我想結果大致是不會很好的。
很多父母,拼盡全力來為孩子著想,最後被孩子「嫌棄」,往往是三觀太正。
還記得有一次,親戚來我家做客。
茶餘飯後就聊起孩子的學習問題。
親戚在那滔滔不絕地說自己對兒子是如何用心的。
不希望他成為馬雲,也希望他能讀一個像樣一點的大學,干一番事業。
不能像自己,做一個小包工頭,四處受氣。
兒子呢?
在那好像一個局外人,根本沒有聽爸爸說了什麼。
一直盯著自己眼前的手機。
叫他的時候,就抬起頭看你一眼。
父親叫的多了,他還一臉地不耐煩。
可想,他已經聽膩了爸爸這些話。
爸爸想著把大人物的精神傳遞給兒子,激勵他去學習。
而兒子對這個大人物卻一點也不打call。
我們都能看出,兒子跟父親之間已經有了屏障,信息已經沒有交流。
如同兩個孤島一般,越滑越遠。
為什麼當年在你屁股後面追著喊著的孩子,如今會變得你都不認識?
你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方式來教育他。
結果孩子反而離得更遠了。
其實這不能怪孩子。
因為問題出在大人的焦慮上。
當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別過早地讓孩子「成人化」。
因為我們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就好。
兒子班上有一個特別懂事的女孩。
新年活動的時候,我們下車時剛好一起進園。
兩個孩子穿著新年的紅衣服,蹦蹦跳跳地跑著。
見到路上盛裝打扮的同學,更是高興得不得了。
可以想像孩子們的內心是快樂的。
可是見到孩子一跑。
女孩的媽媽就趕緊叫著她。
看到孩子沒聽,馬上就停下,說你還這樣,我就回家去了,不參加活動了。
孩子馬上就乖乖地跑到媽媽的前面。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威脅」孩子,來讓她聽話了?
難怪老師說這個孩子像一個「小媽媽」,特別懂事。
不是說懂事不好,我們都期待孩子能懂事明理。
可千萬別因此而壓抑了孩子的天性。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對保護兒童天性的精彩論述: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更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批早熟的果實,他們既長得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
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有一位媽媽留言說,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兒子滿面愁容的問:媽媽,這道題不會做。我一看「題目問中國的首都是哪裡?」
好嘛,這也不知道啊,於是我耐心溫柔的開始引導他,兒子,你想一想升國旗是在哪裡升啊?
兒子翻個白眼十秒鐘後肯定的回答:在旗台上。
聽到答案,媽媽幾近崩潰。
可是我們會發現孩子的回答沒有任何的問題,反而充滿了童真。
但是媽媽的引導合適嗎?
當你渴望孩子給出自己期待的答案,那隻能是失望了。
因為孩子的世界跟我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有一天我說假如我們發現了一件帶有穿牆功能的隱身衣,會有什麼後果。
我想到的那些存放著金銀的保險柜危險了。
可是孩子卻說,捉迷藏就厲害了。
這就是孩子的世界。
你會如何安放孩子的夢想?
在電影《尋夢環遊記》里。
12歲小男孩米格爾,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
就算他到了亡靈之地,送他重返人間的祝福也帶著條件:就是永遠不能碰音樂。
父母總是喜歡給自己的愛帶一個條件。
假如你聽話,我會愛你,支持你。
假如你按照我的想法去選擇,我會愛你。
這樣的愛,孩子需要,但是他卻會感到壓抑。
小的時候不覺得,因為他們無法離開家庭,也離不開父母的照顧。
但到了大的時候,就會表達出自己的不滿和反抗。
所以很多父母罵道:你的翅膀硬了是不是,不聽話了。
翅膀硬了是好事,我們不渴望孩子能飛得更高更遠嗎?
為何會成為一句責備的話。
重點是後面那句「你不聽話了」。
不要總是責備你的孩子。
有時孩子一點小的過失,就惹來你的大吼大叫。
而只是因為你自己心中的那些無名之火,甚至一些蠻橫無理的借口。
在泰戈爾的小詩里,他這樣寫道:
「為什麼你眼裡有了眼淚,我的孩子?
他們真是可怕,常常無謂地責備你!你寫字時墨水玷污了你的手和臉——這就是他們所以罵你齷齪的緣故么?呵,呸!他們也敢因為圓圓的月兒用墨水塗了臉,便罵它齷齪么?他們總要為了每一件小事去責備你,我的孩子。他們總是無謂地尋人錯處。你遊戲時扯破了你的衣服——這就是他們所以說你不整潔的緣故么?呵,呸!秋之晨從它的破碎的雲衣中露出微笑。那麼,他們要叫它什麼呢?他們對你說什麼話,儘管可以不去理睬他,我的孩子。他們把你做錯的事長長地記了一筆賬。誰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歡糖果的——這就是他們所以稱你做貪婪的緣故么?呵,呸!我們是喜歡你的,那麼,他們要叫我們什麼呢?
我們的孩子,終究會長成他自己的模樣的。
當然會帶著父母的影子。
我們要做的是讓更好的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成為溫暖孩子內心的力量。
推薦閱讀:
※孩子沒有好習慣腫么破?父母應該讀讀這些趣味繪本!
※看眼風波
※一名寶爸900天家庭教育訓練之路
※家庭情商教育入門(2):高情商人的3個品質
※作為子女,爸媽有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有這樣的爸媽真好!?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