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與中國科技發展分析?
02-09
首先我們得看儒學產生於傳統中國的精耕小農熟人社會,我記得有一個數據說在農業社會每一百年社會生產力才能提高一個百分點,而中國周邊的地理條件又導致了中國在比較封閉的東亞一家獨大,所以儒學不重視技術、偏向於人際關係調整、偏向於管理。但儒學的精神內核中還有積極進取的一面,對發展變化也持積極態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變動不居、變則通、一陰一陽之謂道、反者道之動也。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儒學的精神內核和科技創新是不衝突的,但傳統中國社會運行條件下所形成的一些儒學之用是有問題的,這方面就需要借鑒西方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的就借鑒,可以吸收的就吸收,中體西用,不過這個體只是儒學的精神內核,以仁心善念為核心的仁道精神,其它的用都需要借鑒西方成功經驗加以批判揚棄。
我贊同樓上說的,中國的儒家思想確實是注重管理,和人際關係的調整。根據地緣政治學說,中國的地理環境封閉,內部農耕資源豐富,不容易被外部文明干擾和影響,並且很容易達到衣食自足,只要不是災荒和連年征戰,不必為生存擔憂,農耕技術發展因此變得不太迫切。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形態,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樣的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存現狀,而不是改善現狀。所以帝王制應運而生,從大禹治水開始,中國人就意識到了把權利交給一個有能力的人,自己只要服從管理就好了,中國人的奴性思想開始發芽。所以統治階級用的儒家思想,就是注重管理,注重人際關係處理,注重保證現有生產方式,不注重技術發展。儒家人士大多認為墨家機關術和西方的科學技術是奇巧淫技,然而清朝儒學大家曾國藩卻具有包容心態,支持自己的兒子學習自己根本不懂的物理,並立即籌措創辦江南製造局,難能可貴。以此來看,儒家也好,墨家也好,法家也好,西方科學技術也好,都是人類對未知的真理的一種片面的認識與總結,只有真理是永恆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曾經盛行,曾經被法家取代,曾經儒法合流,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巨大,只能說,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側重,技術發展一段時間後,就要發揮管理,然後再發展技術,再發展管理……儒家思想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因為大多數人有機會做到修身齊家,但不是大多數人都有機會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也不是適合你一輩子,因為儒家思想是片面的,只有真理是永恆的,還需要人類不斷的探究
推薦閱讀:
※儒家文化里有沒有教人懺悔的部分?
※從儒家思想看中國夢中的國家夢和個人夢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被孔子評價不甚高的曾子卻繼承了道統?
※怎樣反駁黑儒學的人?
※儒家文化有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