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孩子這個模仿發展規律,養育一個好孩子

你家娃到了模仿敏感期沒?

有一個國外的小視頻,說的是母女倆和小保姆的故事。當媽媽第一天把小保姆領回家時,5歲的女兒甜甜地叫小保姆為阿姨,被媽媽阻止,她讓女兒直接稱呼小保姆的名字。隨後她讓小保姆跟雜物室的雜物一起睡,吃飯時讓小保姆站一邊,說「主人吃完保姆才能吃」。這位媽媽還沒收了小保姆的證件,取消了小保姆的休息時間……當小保姆做得不對時就會惹來女主人的破口大罵。

沒多久,5歲的小女孩在幼兒園被老師投訴到媽媽處,說孩子對幼兒園的阿姨破口大罵,還亂丟玩具。老師還說孩子以前很禮貌和善,現在不知怎麼的,行為變得非常粗魯……

?我們的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看看他們的模仿發展規律便知:

0-2歲,簡單模仿

寶寶們這階段的模仿,也叫即時模仿。從寶寶們出生後,他們便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大人的表情和聲音,慢慢地學會模仿一些小動作,比如搖手說「再見」、給爸爸媽媽獻飛吻、學小動物鳴叫,模仿大人給玩具洗澡、梳頭,甚至洗起了小襪子,穿媽媽的高跟鞋,學爸爸用牙籤……寶寶們從周圍的環境和大人身上模仿一些日常的行為,這是寶寶認知成長的一部分。但模仿的性質是即時的,容易忘記,並且還常常帶有危險性,大人需要及時引導。

3-4歲,行為模仿

在這階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強,一方面是因為語言得到了發展,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肢體動作已經變得比較熟練,好奇心和模仿力相互促進。另外,孩子們這階段的模仿,跟未來的行為習慣有直接的正相關。所以父母最好從孩子的習慣培養的角度出發加以引導。比如孩子模仿父母刷牙、喝水,承擔家務勞動……父母還可以在過家家的遊戲中讓孩子的積極模仿行為得到加強。

4,5歲後,品格模仿

當孩子4,5歲後,是對父母行為和品格方面日趨成熟的模仿,同伴間的模仿也開始發生。瑪利亞.蒙台梭利說,孩子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2歲後的寶寶會進入模仿敏感期,一直持續到5,6歲或更長,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兒童是一個熱情的觀察者,他特別容易被成人的行為所吸引,進而模仿它們。在這方面,成人可能有一種使命。從這個年齡段一直到孩子長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品格尤其值得重視。如果父母不守信用,他們的孩子也會不守信用;如果父母撒謊,他們的孩子也會撒謊;如果父母待人冷漠,他們的孩子也會待人冷漠……

想起古代一個財主和兒子的故事。這位財主非常吝嗇,給家裡的幫工吃米糠。一天晚飯時,他的兒子問:「爸爸,你為什麼給他們吃米糠,我們家裡不是很多米和稻穀?」財主說:「米和稻穀可以換錢,我這樣做也是把錢省下來以後給你呀!」兒子聽完,馬上把財主面前的米飯換成了米糠,說:「這樣能節省更多」……

我們應該讓孩子模仿善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這樣說過:「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言一行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連英國喬治小王子上學,他的爸爸媽媽也給他專門選擇了一間以「善良」為教育理念的學校,讓孩子從小學會善良。為什麼善良很重要?一個從小懂得善待生命、同情弱者、友好待人的孩子,他們的運氣不會太差。因為這些孩子比他人有更多的同理心,他們覺得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友好相處,他們更願意幫助他人,以善良和溫暖對待他人,而不會強人所難,更不會傷害他人。這樣的孩子常常具有更好的人際關係,這是他們未來人生幸福的基礎。這便是人們經常說的,善良的孩子惹人愛。

但是,也有父母說,善良的孩子容易受騙和被欺負。幼兒說認為,孩子受騙被欺負跟善良是兩回事。善良的孩子也能學會保護好自己,被騙被欺負了那是因為他們沒學會自我保護和正確自我保護的方法。善良不等於無知和軟弱。

有一次,我在小區遇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一開始讓我看來是個調皮的孩子。他不停地往一輛汽車旁邊扔小石頭。我走向前跟他說:「小朋友,這樣亂扔石頭會打碎玻璃的……」這時小男孩有些緊張,但還是抬頭強忍緊張,一字一句地跟我說:「對不起,但是車底下有一隻貓在睡覺,如果它還不走,會被車碾到。我以前那隻黃色的金毛小貓就是因為這樣……就沒了……」說著說著小眼圈發紅。我彎腰一看,果然車底下躺著一隻正在懶洋洋睡覺的貓咪,因為天氣太冷,它通過汽車的餘溫取暖。後來,我們從路邊撿起一根小樹枝,把酣睡的貓咪趕走了。

在回家時我一直想,他家裡一定有善良的爸爸和媽媽……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父母的善良,孩子們能模仿到!

本文關鍵字:模仿敏感期、品格培養、親子關係、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絕世高手》:成也致敬,敗也致敬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張衛健模仿周星馳呢?他們的作品我都有看並不覺得是模仿啊~?
下意識的模仿一個人的行為潛意識裡是怎樣一種心態?是否喜歡被人模仿?
有什麼遊戲是青出於藍勝於藍,比模仿的遊戲更加經典的?

TAG:模仿 | 亲子关系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