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裡老人拾荒?
我姥姥,每次走在大街上看到路邊、垃圾箱里有瓶子、紙箱子就喜歡撿,拉都拉不住。甚至有一陣子早出晚歸去工地上撿廢鐵和紙箱子,把家裡弄的像廢品回收站似的。以至於小時候一直以為自己家很窮,很自卑。但後來知道了,我們家條件還是可以的,至少不差我姥姥拾荒那點錢。
有人說老人拾荒、生活節約,是以前窮怕了。可我姥爺以前是副團級轉業的,以前也沒窮過啊。(我姥姥不小氣,買衣服燙頭花錢挺大方的。)
我父母樓下有一老太太,在某國營企業廠長任上退下來,女兒是財政局副局長,兒子在衛生局中層幹部。兒女都很孝順。老太太也衣食無憂。但老太太總是推一輛破自行車出去撿垃圾,然後堆在樓道里,兒女多次勸說無效,只有聽之任之。
我母親患病多年,常年吃藥,總是把盛葯的小紙盒攢起來,半年下來,買給收廢品的,也就三塊兩塊的。
其實,對於老人,也是一種生活,一種寄託,有點兒事干,只要不妨礙別人,由他們自己去吧。順,也是孝。如今,樓下老太太去世了,父母也去世了,徒留無盡的思念無法排解。春節又要到了……奶奶只撿塑料瓶和紙板,我覺得她不識字不玩手機不聽戲曲,不能剝奪她這點事情。可能會有些臟,我需要做的是讓她拿著垃圾袋撿,然後回家幫她認真洗手消毒。老人可能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況且那個年代也窮怕了,他們也想不到別的方法來攢錢了。我表示理解和尊重,如果我向她詢問塑料瓶的價錢,酒瓶的價錢她就會很開心,然後我就問她她那個年代的物價什麼的,於是話匣子就打開了,開心就好了啊
撿垃圾容易感染細菌病毒,衛生成問題。堆放垃圾在樓道,妨礙別人進出,有衛生問題,氣味問題,很重要有防火問題!一個煙頭,那些廢紙就著火了,這種事情還發生的少嗎?燒死老人的事情都上新聞了。你們還覺得隨老人開心嗎?…
請那些自稱閑不住的老人,去物業打掃衛生吧,掃掃街,清清垃圾,狗屎…美化環境利國利民多好
前幾天帶一群小朋友出去體驗一塊錢生活一天,本意是讓他們通過把錢收集起來,買水賣水,或者是買賣報紙,賺取差價來生活。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問幾個小朋友有什麼想法。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奶奶可以通過撿垃圾賣到好多錢,我們也去撿垃圾,然後賣錢。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長輩的行為對小孩是有影響的。我想把小孩教育到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的頭腦賺錢,而不是首先想到的是通過簡單重複的勞動賺錢。我的母親以前會收集家裡的紙板,紙盒堆在家裡,不僅不美觀,夏天的時候還有陣陣臭味。我母親信佛教,我問我母親,是不是缺錢花,回答說不是。我跟母親說,扔掉這些紙皮會幫助到真正需要它的人,這是比放生更大的功德。後來就沒有這些事情了。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我的一個朋友,發現樓梯口的垃圾,原來是她的婆婆搜集的,又不好意思說穿。有一天,她的婆婆想把垃圾拿去賣,結果垃圾太重,拉不動,只好找她開車幫忙,還反覆說,這不是她收集的。這個朋友也是裝傻,把垃圾放在車上。然後帶著她婆婆,兜兜轉轉一大圈,繞路把垃圾送到回收站,賣了二十幾塊錢,然後跟婆婆說,你看這二十幾塊錢還沒有我的油費貴,婆婆心痛錢,再也不搜集垃圾了。老年人收集垃圾並不是因為沒有錢,很多是因為節儉慣了。但是,需要注意,這種行為對下一代是有影響的。
我朋友的奶奶,
把他好幾千買的乞丐褲用剪刀剪成一塊一塊的當抹布用,
還說這褲子扔了怪可惜的,還不如當抹布用,
可憐我那朋友的乞丐褲才穿了一次,按傳統觀點,老人們這是「惜福」,所以福壽綿長、蔭佑後人;
照現代說法,這叫「環保」,不用多說。
依宗教理解,這是敬惜物命,物命即天命、人命,凝聚有自然的饋贈以及他人的勞動,因此敬、惜,感天地恩、眾生恩。
台灣這種很多,有些老人,早上保姆開車送老人去環保站,下午四點再開車接回家。
身體鍛煉了,事也做了,福也求了,環境也保護了,同齡人也交往了,既充實又有成就感,天天歡喜的不行。據說每天全台有十萬人次。
不影響他人情況下,老人家們高興就好。如果您能教教他們分類以及存放知識,就是孝順了。有一種「順」叫做懶,本質在於不想麻煩自己。堆垃圾影響健康,還堵塞樓道,影響逃生通道,這不叫孝,懶人的自我安慰罷了。哪怕是吵吵鬧鬧,對老人來說也是事。這種特殊場景下,要的絕對不僅僅是事,而是健康的、不影響他人的事理。老人對現代社會的理解不夠,總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邋遢自在。但這不應該,也不應當成為社會認同的普遍觀點。老人和小孩有時候很像,需要他人耐心地教導和交流。
拾荒癖和收集癖,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老人可能開始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如果他還伴有記憶力持續衰退,性格改變等癥狀,應該要帶老人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當然,看題主所言,老人家似乎已經有這個毛病很久了,那麼有可能只是心理問題,這個,年紀這麼大了,中國合格的心理醫生又這麼少,說實話也只能由著去了……
補充一下在其他帖子里的分析:
阿爾茨海默會造成老人拾荒癖和收集癖等人格改變就不多說了。
小時候過得苦,所有有些習慣改不了,我也不多說了。
生活衣食無憂卻還是堅持撿垃圾,特別是退休以後出現這種情況,兒女進行勸導仍然不改,甚至不惜起衝突的,我覺得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
老年人退休有以後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覺得自己已經無價值化了。
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有自己的生活了……
親戚朋友也都退休或接近退休,家庭穩定了……
單位或者以前的事業離自己遠去,不再需要自己了……
不賺工資光花錢,不需要別人幫忙,也不需要幫別人忙……
在整個家庭中,從權威變成「累贅」,這時候,靠啥能再次實現個人價值,塑造個人權威?
拾荒——有事兒干,能換點錢(我還有用);用垃圾填充空間(獅子立起鬃毛);你們得順著我(重新確認控制權)。
說到底,算退休綜合征。
如果奶奶喜歡拾荒,我會在有空的時候陪她一起,幫她拎重物,跟在她身邊,避免她出意外就好。如果你沒空的話,我覺得你應該經常叮囑奶奶注意安全,早點回家。經常問詢奶奶拾荒的情況,最近廢品的價格怎麼樣啊!她會很開心的。拾荒,能出去活動身體,又能為環境保護做貢獻。並且,奶奶會選擇拾荒,家人了肯定有關係,奶奶為什麼沒人陪伴,引導她做其他的事情,為什麼沒人關心她為什麼,一把年紀還要去拾荒。如果你不喜歡她拾荒,你應該先了解她的想法,如果能改變就引導她做別的事情,如果她就是要拾荒,馬路上車很多,一定要讓她注意安全,定期聯繫。希望奶奶身體健康,也希望人與人之間多點理解。
建議勸老人不要拾荒,放射源和尋常金屬在一起不易識別,近距離接觸會有生命危險。
在群里搶一次紅包才幾毛錢,你們不也是很起勁?同理
首先,看這位老人拾荒是為了生存,還是單純的太閑了沒事做。
其次,看這位老人拾荒對他人的影響是好是壞。
為了生存和不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是好的。
那什麼樣的拾荒是不好的呢?拾荒又怎麼會礙著別人呢?我來說個例子。我高中時,有一些老師家屬(老太)也住在學校家屬院里,她們閑著沒事做,就在學校里拾荒。拾荒無罪,可惡的是,學校里本來也有一些窮老太在拾荒,家屬院的老太就去和窮老太們搶垃圾桶,還和窮老太劃分「勢力範圍」,把學校某某區域的垃圾桶劃給自己,誰來拾荒就跟誰急。結果窮老太們只好在晚自習之後偷偷到家屬院老太的地盤去拾荒。有一次我晚上一點多起來上廁所,透過窗戶看到遠處的窮老太還在翻垃圾堆,只有一兩隻流浪貓陪伴,那景象真是太傷感了。
後來我上了大學,發現大學裡依舊有和高中一樣的現象。我懇求知乎上的精英們,您家老人如果真閑不下來,給她找點事做吧,別讓她去拾荒了,因為她拾去的很可能是別人的口糧和救命錢。我們必須承認一點,老一輩是不太會像我們這一輩心軟的。其實,該到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帕金森,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這不是玩笑話,也絕無鄙視,這個疾病的早期有可能就是這樣的表現。
我姥爺,獨居二室一廳,姥姥六年前過世。
每個月有養老金幾千,自己絕對是花不完的。但愛好就是撿各種東西,俗稱拾破爛,我媽說了也不聽....
最後大家都習慣了...也妥協了....我媽說平常路邊的撿一撿就好了,千萬別去翻垃圾桶啊....
誒....這個真沒辦法,衣櫃里我媽給姥爺買的成套的新衣服有的連標籤都沒拆,但還是愛穿舊的。吃飯的時候熱乎菜啊永遠不吃,饅頭非得吃那種幾天的都硬了的,吃水果糕點都是這樣。每次我去看姥爺,他都是最後一口飯在嘴裡沒嚼完就急急忙忙出去....
啊..還有...姥爺從來不吃肉,完全素食主義...
我覺得...可能也跟年代有關吧,那時候都是苦過來的,不像現在的孩子們大部分生活比較優越,想吃什麼吃什麼(也導致有的小孩子太胖了),姥爺那個年代的人小時候都吃不飽,家裡兄弟也都比較多...
我是覺得他們開心就好...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同吧,也許我姥爺就是那種穿著新衣服吃大餐反而不開心的人唄
有的是兒女不孝,有的是老人自己閑不住。我外婆屬於後者。那個時候我讀初中,她身體還可以,但也不是很好,反正葯不離手的那種。她每天站在六樓的窗口看下面有沒有人扔礦泉水瓶,有沒有可以撿的東西。只要看到有,立馬從六樓下來把東西撿上去,將近70歲的老人,六樓爬上爬下(因為屬於老建築,所以沒有電梯)就為撿一個垃圾,關鍵是視力還那麼好,六樓!!!!換成我,有人扔了錢我都認不出來。後來她越來約誇張,下去逛街隨時都要看那裡有沒有可以撿的東西,還跑到我們學校來撿了。無奈啊,後來我就在我們班幫她收集廢棄的可回收垃圾,我成了班上的「扶貧戶」,什麼書啊,紙啊,礦泉水瓶啊,同學們都是給我的,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後我每天回去都提一大口袋廢品給她。我是女生(手動微笑),那個時候也真的是不需要面子。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了我。
先說結論吧:很多老人家庭條件不差,拿著退休金,但還是喜歡撿點廢紙、水瓶什麼的拿去賣錢,為什麼呢?那是老人們想要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以下是我經歷的事情 流水賬隨意寫吧
前段時間搬家以後裝修的時候,有些紙板紙箱什麼的,當時一個住同樓的阿姨(60多歲吧 穿著很樸素)就來問我這些廢棄的紙板還要嗎?
我說不要了以後她很開心的就拿走了。後來有一次扔垃圾,有兩個大礦泉水瓶子,在垃圾桶旁邊一個小朋友問我:姐姐你的瓶子還要嗎?不要的話給我 我奶奶要的。
後來他奶奶來了,我一看是那個收走我家紙板的阿姨。(當時心裡五味雜陳,心裡一想 我有這個孩子這麼大的時候,應該是虛榮心很強的怎麼會在垃圾桶旁要東西呢?)後來覺得這孩子的行為十分可貴,或許是這家條件很困難?就想收拾一些舊衣服什麼的送去盡點微薄之力。把這個想法和朋友一說,朋友一番分析讓我茅塞頓開:首先,我住的小區雖然不是富人區,但家境困難的家庭也不會住這。其次,只是阿姨穿的樸素了些,小孩穿的挺正常和其他家的孩子一樣。朋友說,現在一些退休老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不讓讓子女覺得自己退休後一無是處,才會做這些在年輕人眼裡看來「沒必要」的事情。雖然幾個水瓶幾塊紙板賣不上什麼錢,老人心裡舒坦,做子女的也不好阻攔。我如果當時我收拾了舊衣服給他家,雖然我是好意,但是如果別人並不需要,就這麼送去未免太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