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加倍 #F1450
把生命加倍 #F1450
本篇為人口卷
為什麼進化出三代同堂
一)原始社會
近日體弱咳血,因而也無心嬉戲。
侍奉湯藥之餘,胡思亂想,突然想問一個問題。
「一個65歲的人,活在古代,會是什麼情況」。
什麼情況,首先,她絕對不會是祖母。
正常的情況下,一個65歲的人,在古代,至少應該是「曾祖母」。甚至可能是「玄祖母」。
- 嬰兒:1歲
- 父親:15歲
- 祖父:30歲
- 曾祖父:45歲
- 玄祖母:60歲
譬如說,前一陣子頗迷唐嫣的蘋果肌。唐嫣拍《錦繡未央》,講的是北魏拓跋氏的故事。
而我們來看看拓跋皇族的譜系;
這說明什麼,說明拓跋濬和唐嫣談戀愛時,僅僅是一個12歲的小屁孩。
小學五年級的水平,打「王者榮耀」的年級。
電視上羅晉和唐嫣愛得死去活來,其實在正史中,羅晉演一個12歲的小屁孩,是無論如何也演不象的。還不如讓全「兒童版」的紅樓夢來拍,更現實一點。[1]
再比如說紅樓夢。「林黛玉進大觀園」是紅樓夢的開篇。
關於「黛玉入園」,紅學界一直有二種說法。一種認為是8歲,一種認為是10歲。
但無論八歲,十歲,總而言之很小很小的啦。
進了大觀園之後,後面的故事大家也很清楚了。黛玉就和賈寶玉,談起了戀愛。
整個紅樓,到大觀園破滅,賈府滅門,前後不過二年多的時間。
有一種野史觀點,認為黛玉死於小產。死狀和小產高度相似。
你換算一下,寶玉黛玉二人,他們的婚姻和生育年齡,又僅僅只有幾歲。
再往前翻一點,更為厲害。
在原始社會,譬如BC5000,當時的人類更加弱小。
智人時代,平均壽命只有17歲。
人類的代際更替,生育率必須達到2.1
考慮到原始社會的死亡率非常高,假設1/3的孩子,死於野獸和疾病之手。
這意味著原始人的生育率,至少要達到3.
然後你再換算一下,女孩子月經初潮11歲。平均2年生一胎。
那就是連續不斷地生了。
接連不斷地,一個接一個地懷著。
參考閱讀《一個嚴肅的問題:人類為什麼要生孩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683694/answer/272033130
二)現代社會
而我們目前生活的「現代社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我們的身邊周圍,幾乎沒有11歲生孩子的例子。
哪怕20歲之前,高中大學如果有人懷孕,也是全市轟動。整個學院的新聞。
按照正統的生物學家,我手裡看到的幾篇論文。
無一例外表示,「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4~25歲」。
「如果拖延到28~29歲,卵巢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老化」
你再去翻1000篇學術著作。也絕不會有學者,建議你把「生育年齡」放在12歲的。
唐嫣初見拓跋濬的小屁孩歲月,而且要趕快生子,晚了就搶不到皇位了。
另外一方面,我們的「學制」卻越來越長。
古代14歲稱「束髮之年」。如果是君王,則要行「冕冠之禮」,冠禮之後,君王就可以執政。太后撤去帘子。
蘇軾寫「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那一年他38歲。
38歲,已經堂而皇之自號「老夫」。而且周圍的人,也公認他老頭子了。
前二天教科書掀衛青、霍去病風波。
霍去病建功立業的時候,24歲。
大破匈奴。千古第一人。這份功業,今天沒有任何24歲人可以做到。
我們現在的學制,目前「本科」教育16年。一個正常的大學生,畢業時22歲。
十七八歲想出頭,除非你去拍電影。
更嚴重的,22歲「本科」還不夠。
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考「研究生」和博士。畢業時25~28歲。
再眼睛眨一眨,耽擱二年。
對於許許多多的都市人來說,「職場」開局從30歲開始。賺工資打工成熟,從30歲開始。
我們的學制,實在太久太長。
等我們畢業的時候,古人都快要退休了。
三)被延長的生命
你以為我想吐槽「超長學制」么。吐槽生命的浪費么。
錯了,我真正想問的,60歲為什麼是祖母。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把所有的「歲月」乘以2,正好就是古人。
有時候我甚至想,是不是外星人,偷偷把我們的時間撥慢了。
我們的生命,的確是延長了。通過更多的營養,更好的醫療,宋代的平均壽命,大約僅30歲。[2]
而到了今天,遠遠不止60歲。
但是,更綿長的壽命,帶給我們的,並不是更多的譜系。
假如有一個老祖母活到了60歲,她並不是有15+15+15+15的四代玄子孫。
反而是30+30二代子孫。
更長的壽命,帶給我們更長的生長周期。
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東北的大米好吃。
南方天熱,米稻一年二熟,甚至一年三熟。單論產量,東北遠遠不如南方糧倉。
可是從營養和口感上,東北「一年一熟」的三江大米,卻秒殺了南方稻。
東北天寒,植物緻密。
精密生長,每一寸都更緊緻。哪怕伐木製具,東北的木材也遠遠超過南方。
同樣道理,如果你看人種的話,《臨高啟明》對於明代的人種,進行了蔑視的嘲笑。
當時的中國人,身材矮小,男性平均不會超過1.50米。
骨瘦嶙峋,體脂率低得可怕。
古代的中國人,大約有99%的人口,一輩子都接觸不到「蛋白質」。
在梁家輝電影《棋王》中,他講述了一個故人。有一個轎夫,一輩子只吃過一次肉。20年前扛一個縣太爺,過黃河的時候,縣太爺開恩,碗里加了二條肉絲。
平常時分,你吃吃雜糧加糠加饃饃就不錯了。
長期的蛋白質缺乏,使得古人都患上了「蛋白質缺乏症」。
但是,另一方面,古人的「力氣」卻是驚人的。
一個瘦瘦小小的挑夫,動輒可以拉起200斤的扁擔。連續幹活十幾個小時。
你今天吃得白白肥肥的,你都挑不動200斤。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透支生命」。
凡是做重體力活,做曠工苦役的,一般都死得很早。
因為他們透支了元氣。人類長期超負荷勞作,營養品補充又少,自然得用生命力來還。
老天爺記賬的。
中國人,長期以來,喜歡把日本人叫做「小日本」。
因為日本人矮矮小小。如果說,古代中國人法國人平均身高1.50米,則日本人大約只有1.40米。
長期的營養不良,可以參見今天的北朝鮮。
但是明治維修之後,日本急劇的工業化。相應的,日本的食品工業能源大發展。
牛奶,肉食品,乳製品,紛紛跟上。
到了「抗日戰爭」的時候,日本人的身高已經超過了中國人,顯得更為高大魁梧。
1937年的日本人,和1837年的日本人,簡直就是二個人種。
2017年的中國人,和1017年的中國人,也簡直就是二個人種。
我講這些故事的原因,是我想問。
現代更好的營養,是不是把中國人培養成「東北大米」了。
我們知道,人,本來就應該好好培養的。
小孩子,就應該讓他吃飽,喝飽,充足的營養,充足的睡眠。
養得飽飽的,做父母的才不心疼。
中國古代的人種,其實是「不正常」的。
因為古代普遍吃不飽,一碗米湯養六七口人。因此才需要「透支生命」,吃得比羊還少,幹得比牛還多。
然後不到35歲,就掛了。
當我們今天有了充足的營養,充足的休息。
我們生物體內部的作息,是不是自動地把我們調整到了「細密」模式。開始緊緻生長。
我們的壽命,是不是可以到120歲?
四)翻倍計劃
你仔細看60歲的祖母,這裡面最神奇的,是60歲還是「三代高堂」。
而不是15+15+15+15的玄祖母。
- 為什麼生命體會選擇增加了每一代的成熟期。
- 而不是更多的代際。
- 這問題我想了幾夜都不清楚。
如果你和古代比,基本上我們是把「生命」加倍了。
- 原本12歲開始生育,現在24歲。
- 原本14歲開始工作,現在28歲。
- 原本18歲算作剩女,現在36歲。
- 原本30歲可做祖母,現在60歲。
- 原本40歲三代死光,現在80歲
而且春耕秋收,今天的「1/30/60」家庭結構,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也絲毫沒有妨礙到社會的正常運營。
當地球公轉二圈,才算是一年,這是何等的幸運啊。
五)結語
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還有很多個話題。
1)生命年輪會不會無限增長下去,40歲才成年,80歲當祖母。
2)密長的生物學原理何在3)為什麼哪怕在一些很貧困地區,也沒有切換成15*4代的模式4)為什麼生物傾向於「三代」同堂。5)可不可以通過壓縮「生長周期」的方式,獲得更綿長的生命。
寫不動了,吃早餐去了。
(yevon_ou@163.com,2017年12月27日晨)
[1] 《小戲骨版《紅樓夢》再現經典,豆瓣評分9.3,顏值演技吊打小鮮肉,獲贊無數》http://www.sohu.com/a/198050492_682915
[2]林萬孝《我國歷代人均壽命和預期壽命》:夏商不足18歲,漢朝22歲,唐朝27歲,宋朝30歲,清朝33歲,民國35歲,1957年57歲,2013年75歲。
推薦閱讀:
※中國人口為什麼增長的這麼快?這將產生什麼問題?
※從黑龍江看老齡化的中國樣本 | 寧南山
※中國人口老齡化對於現在年輕人的就業是否有影響?在將來的5~10年內就業情況會變得好轉么?
※少數民族為什麼可以不受(少受)計劃生育政策限制 ?
※2040年的中國人口,會比現在減少一半左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