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佛系青年」的如來神掌

最近 「佛系青年」一詞,在朋友圈中掀起了一陣熱度。按照一些新媒體的描述,「佛系青年」對生活的態度大概是這樣的:

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乍聽起來,好像真的成佛了一樣。

當然,這種「淡泊人生」的態度實在有些消極了點。畢竟如果大家都成佛了,社會如何發展,人類如何進步?

但一直都屬於比較小眾的「佛系」行為,如今卻被眾多青年人士所效仿和推崇,其中一定存在著某些原因。

粗看 「佛系青年」的種種行為,感覺好多還是很能讓人理解的。

比如「佛系乘客」:叫車時,司機到了附近找不到,讓司機停在那裡不動,自己走過去。

「佛系購物」:能不跟賣家交流盡量不交流。遇到不合適的產品,也不太退換貨。

「佛系員工」:面對工作中的各種事情都很淡定,「不悲不喜挺好,上個班不要搞得死去活來。」

等等。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些事情:因為叫車時與司機溝通不暢發生爭執,因為購物時與賣家各執一詞發生爭執,因為工作中與同事或客戶意見不合發生爭執……

然而這些爭執過後,事情往往並不會如我們所願。不但白白耗費了時間、精力,也把自己的心情搞壞了。

既然爭執無果,那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淡然處之、不爭不吵,似乎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

但事情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

表面上,「佛系青年」對諸多容易引發爭執的事情淡然處之,從而避免了爭執,讓社會更加和諧,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表面上的淡然並不代表內心同樣淡定。

選擇淡然處之、不爭不吵,是為了避免爭執。貌似理性的選擇,是將內心情感強行壓制的結果。

你很不爽,很想讓司機把車開過來,很想把貨退給賣家,很想把已經改過無數次的方案摔到客戶臉上。

但你不願冒著失望的風險去解決問題。於是你一邊壓制住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一臉淡定的樣子,一邊告訴自己無所謂。

可這一切,不過是在騙自己。

如果真的無所謂,根本就不會有那麼多關於「佛系青年」的文章。

誰會把自己覺得無所謂的事詳細地、併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說出來呢?真正無所謂的事,你根本就不會在意。

是你想要不在意,是你選擇了不在意,而不是你真正地不在意。

「佛系青年」的諸多行為,究其本質,是在麻醉自己,通過人為手段將內心的情緒曲線強行拉平。

表面上的不悲不喜,實際上卻是對生活的麻木和僵化。

為了能夠不失望,就將希望強行切掉;為了能夠不承受悲傷,就不讓自己感受任何情緒。

那一張張毫無表情的面孔背後,是對生活的無力和逃避,是對人生的妥協和退讓。

一次次精疲力竭讓你選擇了立地成佛,可你的那顆凡心明明還在塵世,你壓根就成不了佛。

佛是什麼?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沒有經歷人生百態,拼盡全身力量,哪能看透世事,全然放下?

看到你那一臉麻木、無藥可救的樣子,連佛都恨不得給你一巴掌。


推薦閱讀:

佛系生活只是假裝睡著
寫給佛系少年的私物清單| 心中有禪,勇猛精進
如何做一個佛系青年?
90後的佛系生活
佛系青年和油膩中年人的背後,是一種怎樣的情緒?

TAG:佛系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