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28) 蒙古征服
東胡民族
在中國北方的遼闊草原上,先後興起諸多游牧民族。這些民族的生活習性相似,但並非單一起源,而是不同血緣的種群,在數千年前就已混雜在一起。大體而言,可分成東胡(基因以C型為主,出自東北)和突厥(基因有R/N等型混雜,出自西北)兩大體系。東胡體系包括鮮卑、烏桓、柔然、契丹、蒙古、女真、滿族等,從語言又可分為通古斯-滿語族和蒙古語族;突厥體系包括突厥、回鶻(維吾爾)、黠戛斯(吉爾吉斯)等,皆為突厥語族。(匈奴未有定論,疑似東胡。)
相較而言,東胡似乎更容易融入中華文明——鮮卑曾經建立統一中國北方的北魏王朝,但後來漸漸融入華夏民族而消失不見了,後來的契丹、女真、滿族也大抵如此,而突厥在歷史上從未融入中華。突厥-回鶻在隋唐時期達到極盛,成為草原霸主,但在晚唐840年左右,來自葉尼塞河上游、較為原始落後的突厥部落黠戛斯南下蒙古草原,擊敗了深受唐朝影響、文化繁榮的回鶻,使回鶻大規模遷徙至西域和中亞定居。此後突厥民族向西擴張,在中華歷史上不再扮演重要角色。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趕走黠戛斯人,佔領了蒙古草原。但此時的草原空虛荒涼,契丹並未重視此地,而是把眼光投向富饒中原。936年,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了反唐自立,割讓燕雲十六州換取契丹支援。此後契丹多次南下以圖中原,並改名遼國。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統一中原之後北上伐遼,大敗於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從此宋朝對遼國處於守勢,並於1005年簽訂「澶淵之盟」,宋朝以歲貢30萬兩銀絹為代價(一匹絹等於一兩銀,當時宋朝的年財政收入折算為銀絹7000萬兩以上,歲貢不到千分之五),換取了一百多年的邊境和平。在此期間,遼國逐漸漢化,並同西域諸國保持友好往來,所以在俄羅斯等國語言中,至今仍用「契丹」作為對中國的稱呼。此後,西夏在1032年建國,與宋、遼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1115年,東北的女真部落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建立金國,並屢敗遼軍。由於遼金戰事,有漢人從遼東渡海來到山東避難。宋徽宗得知後,派使者渡海前往金國,與金國相約聯手滅遼,史稱「海上之盟」。這一政策在史上有較大爭議,因為此時宋遼之間已有百年和平,澶淵歲貢也並不沉重,而遼國滅亡(1125年)之後,北宋僅獲得被劫掠一空的燕京城,反而背上了更重的歲貢。更重要的是,金軍攻遼連戰連捷,而宋軍一再失利,使金國看清了北宋軍事實力孱弱的真相,不久之後就大軍南下,於1126~1127年攻破開封,宋徽宗、欽宗投降,宗室全被擄入金國,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康王趙構逃至臨安,建立南宋。
南宋初年,尚有岳飛等名將北伐抗金,但趙家昏庸無能,朝廷腐敗,故而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1141年),歲貢50萬銀絹,殺害岳飛等人,留得半壁江山。而金國統治中國北方之後,和遼國一樣逐漸漢化,於1153年定都中都(北京),這是北京作為中國首都的開始。然而,他們很快就面臨另一個來自草原的強敵:蒙古人。
成吉思汗
契丹和女真都南下逐鹿中原,相對空虛的北方草原成了蒙古部落的天下。蒙古人在文化上遠遠落後於契丹和回鶻,甚至此時還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性格更加強悍而喜好殺戮。1206年(十字軍攻陷拜占庭之後兩年),鐵木真(1162~1227年)統一蒙古,被稱為成吉思汗。1211年,成吉思汗起兵伐金,僅僅四年後就攻佔了中都。在此過程中,蒙古還學到了漢人發明的火藥武器和攻城器械,並依靠擄獲的工匠不斷改進,從此不但善於野戰,也具有強大的攻城能力。但成吉思汗沒有繼續南下消滅金國,而是讓大將木華黎鎮守中都,自己率軍西征。
當初金國滅遼之時,遼國皇族耶律大石率領一支人馬離開華北,橫穿蒙古草原來到中亞,於1132年建立了西遼(又稱哈剌契丹)。憑藉耶律大石傑出的政治、軍事能力,西遼在中亞稱雄一時,使高昌回鶻、喀喇汗國(此時已分裂成東西兩部)都成為屬國,並且擊敗了北上的塞爾柱突厥,把華夏文化再度帶入中亞。然而,這個國家最後卻毀於小人之手——乃蠻本來是蒙古的一個部落,被鐵木真打敗之後,乃蠻王子屈從律逃亡西遼,被西遼王收留並善待,他卻恩將仇報,突襲西遼王並奪取了政權(1211年)。原來在西遼控制下的花剌子模趁機獨立建國,佔據河中地區,並南下消滅了阿富汗古爾王朝。
成吉思汗大約得知了中亞變故,率軍西征,很快就滅亡了乃蠻控制下的西遼(1218年),殺死屈從律。他似乎本無意攻打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卻殺死蒙古商隊和使者,於是成吉思汗西進征服了花剌子模,這是他首次進入中亞的穆斯林地區。成吉思汗繼續向南追殺敵人,一度到達印度河畔,然後回到中亞草原休整,同時派部將哲別和速不台西征。哲別和速不台原本的任務是尋找逃亡的花剌子模國王,但他們在路上得知國王已死,便決定向西探索未知世界,一路殺到了黑海北岸(欽察地區)和克里米亞,擊敗了欽察與基輔羅斯的聯軍,然後勝利返回。
成吉思汗早年以殺戮為樂事,留下名言:「人生最大之樂,即在勝敵、逐敵、奪其所有,見其最親之人以淚洗面,乘其馬,納其妻女也」。到了晚年,才逐漸開始考慮治國。滅金之後,成吉思汗重用契丹文臣耶律楚材,他輔佐成吉思汗父子長達三十多年,勸諫蒙古以和平手段統治漢人,使中原文明得到保存。成吉思汗亦邀請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見面。丘處機從山東出發,以74歲高齡行程萬里,橫跨草原和大漠,在阿富汗見到了成吉思汗(1222年)。丘處機進言大汗敬天愛民、去暴止殺,使其統治政策明顯和緩。同時,成吉思汗雖然信奉蒙古的原始宗教薩滿教,但他對各種宗教信仰保持寬容。蒙古部落原本就有不少人信奉景教(基督教的聶思托里教派,在431年被君士坦丁堡教會斥為異端,信徒們向東方遷徙,唐朝時進入中國),而契丹和漢族有信奉佛教、道教等,這些宗教在蒙古統治下也都和平共處。
1226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過程中墮馬受傷,次年病故(丘處機於同年在北京長春宮去世),眾將奉其遺命滅亡西夏。成吉思汗留下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朮赤(但由於成吉思汗的妻子早年曾被敵人擄走,朮赤的血統一直存疑)、二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窩闊台被指定為繼承人。
世界帝國
成吉思汗開創了蒙古帝國,但使其發展成世界性帝國的則是窩闊台(1229~1241在位)。窩闊台登基後次年就發動滅金戰爭。金國據黃河而守,蒙軍借道南宋的漢中之地繞過黃河防線,攻陷金國首都汴京(昔日北宋開封),金哀宗逃至最後的據點蔡州。窩闊台與南宋協議聯合滅金,同意南宋可取得蔡州等地。然而金國滅亡後,南宋不僅佔領蔡州,還大舉攻入蒙宋協議之前就已被蒙古佔據的汴京、洛陽等地,遭到蒙古反擊,只得敗退回到南宋境內。蒙宋戰爭由此開始。
窩闊台親自坐鎮蒙古和中國戰場,同時於1235年組織了一支「長子軍團」(朮赤長子拔都、察合台長子拜答兒、窩闊台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在拔都的領導下前往歐洲。這是蒙古第二次西征。拔都大軍銳不可當,橫掃欽察、基輔羅斯、匈牙利、立陶宛、波蘭等十餘國,並先後擊敗匈牙利大軍和波蘭-日耳曼聯軍,弗拉基米爾、基輔、布達佩斯等三十多座城市都被摧毀。然而這時(1241年)傳來了窩闊台去世的消息。根據蒙古傳統,需要舉行部落選汗大會,於是拔都率軍返回,西歐國家逃過一劫。但拔都大軍並未原路返回,而是繞道巴爾幹半島,又摧毀了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兩國。
此時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都已去世。孫輩之中,拔都作為西征統帥有很高的聲望,但朮赤的血緣問題使他無法成為大汗的候選人。窩闊台遺孀欲推舉貴由(他與拔都不和,提前退出西征回到蒙古)為大汗,因此拔都回師到伏爾加河畔就借故不再返回蒙古,在此地成立了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名義上服從大汗,實際上已是獨立國家。金帳汗國統治黑海-裏海以北的遼闊土地,一直延續到1480年之後發生分裂,逐漸被俄羅斯消滅。
貴由繼位後不滿兩年就去世了,拖雷之子蒙哥在拔都的支持下被選舉為大汗,使得汗位轉移到拖雷家族。此時帝國疆域已極其龐大,蒙哥委派他的三個弟弟分別治理:二弟忽必烈負責中國事務,三弟旭烈兀率軍第三次西征,幼弟阿里不哥留守蒙古。——值得一提的是,拖雷王妃(蒙哥兄弟的母親)信奉景教,因此蒙哥兄弟都對景教有好感,尤其是旭烈兀之妻亦信景教,因此他具有明顯的親基督教、反伊斯蘭傾向。
旭烈兀再度展現了蒙古的軍事天賦。依靠強大的騎兵和火炮,他迅速征服了波斯,並於1258年滅亡了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把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最後一位哈里發裹在毯子裡面用馬踏死。次年,旭烈兀滅亡了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摧毀大馬士革,然後進軍安納托利亞。但此時傳來蒙哥大汗去世的消息,旭烈兀留下少數兵力駐守敘利亞,自己率主力回國選汗。走到路上,聽說忽必烈已經自立為汗,旭烈兀便停止東歸。然而,這一空檔給了穆斯林反擊的機會。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1250年由突厥僱傭軍篡奪了阿尤布王朝的埃及部分而建立)召集北非的所有穆斯林軍隊,聯合擊敗了駐守敘利亞的蒙古軍隊(十二萬穆斯林軍對兩萬五千蒙古軍)。這是穆斯林首次擊敗蒙古騎兵,其直接價值並不算大,因為旭烈兀主力並未參戰,但阿拉伯人繳獲了蒙古軍中的火藥武器,由此掌握了火器技術。同時,馬穆魯克蘇丹還找到了一個特殊的盟友——金帳汗國的統治者別爾哥(拔都之弟)皈依了伊斯蘭教,並由於旭烈兀殺死哈里發而與他反目為仇。1262年,別爾哥對旭烈兀宣戰,使得旭烈兀(1265年去世,其子阿八哈繼位)忙於應對金帳汗國而無暇西顧,直到1267年別爾哥去世。旭烈兀和阿八哈都曾試圖聯合西方基督教國家共同攻擊馬穆魯克,卻始終未能得到西方的積極響應。蒙古從此不再西進,伊斯蘭文明得以倖存。
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忽必烈南下攻克大理,大理國王段興智投降。此後蒙哥大汗親征南宋,卻在四川釣魚城外身亡(據金庸記載是死於神鵰大俠楊過之手) 。蒙哥並未指定繼承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而旭烈兀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於1260年自行登基為大汗,然後北上擊敗了留守蒙古的阿里不哥,此後把統治重心放在中國。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從「大蒙古國」改為「大元」,以大都(北京)為首都,真正成為一位中國皇帝,。1279年,元朝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統一中國。
忽必烈時代是蒙古的鼎盛時期,此時的蒙古領土被分為四大汗國:拖雷-忽必烈系的元朝統治中國和蒙古本土,拖雷-旭烈兀系的伊爾汗國統治波斯和中東地區,朮赤-拔都系的金帳汗國統治東歐,而察合台和窩闊台的後裔組成的察合台汗國佔據了中亞地區。由於忽必烈和旭烈兀的兄弟情誼,伊爾汗國和元朝之間保持友好關係,從北京到巴格達的陸上商路完全處於蒙古人的保護下,不再遭受戰火威脅。絲綢之路的盛景重現,西方歐洲的財富再度源源不斷流向東方。當歐洲遭受黑死病襲擊而死亡慘重時,東方的元朝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富裕的國家。蒙古人幾乎成為世界之王。
帝國覆滅
元朝雖然表面強大,但由於它在征服過程中殺人無數,而且實行歧視漢人(原金國境內漢族、契丹、女真等族)、南人(南宋境內的漢族)的種族制度,因此始終遭到漢族敵視,不滿百年就被推翻。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明朝,實現了從乞丐到皇帝的神話,也是歷史上唯一從南向北統一中國的王朝。元廷逃亡至漠北(史稱北元),此後雖然仍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存在,但已不再被視為中國王朝。朱元璋派諸將數次出擊漠北,尤其是1388年藍玉在捕魚兒海(貝爾湖)絕殺北元主力,俘虜七萬之眾,王室幾乎全部被擒,只有元末帝率數十騎逃走。1402年,北元末帝被部下殺死,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後裔)的統治宣告結束。此後蒙古分裂成多個部落,並與明朝長期對抗。
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的同時,亞洲西部的蒙古汗國也被瓦解。1347年,察合台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此後帖木兒(察合台汗國的駙馬,突厥化的蒙古人)於1369年(明朝成立的次年)殺死西汗國的可汗自立為王。帖木兒以成吉思汗為榜樣,一生南征北戰,從無敗績。他征服了察合台汗國和伊爾汗國的大部分領土,並且於1402年大破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然後北上擊敗金帳汗國,最終建立了從帕米爾高原直到安納托利亞的遼闊帝國。1405年(明永樂三年),帖木兒率軍出征明朝,但還未進入中國境內就因病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四分五裂。
帖木兒一生屠殺無數,在中亞地區留下恐怖的記憶。民間流傳:帖木兒的遺骸若遭移動,將使天下遭遇大兵災。1941年6月21日,蘇聯考古隊在斯大林的指令下發掘帖木兒墓葬,打開其棺槨。次日早上,納粹大軍就入侵蘇聯。
推薦閱讀:
※Khan到底是人名還是蒙古語中的皇帝或者統治者?
※成吉思汗既然能攻下宋,為什麼近的不打,跑去遠的歐洲打?
※成吉思汗能算甲級戰犯嗎?
※2500年以來殺戮效率最高的是西方軍隊嗎?
※同樣是獨裁者、侵略者,為什麼成吉思汗、亞歷山大和拿破崙被人們當著英雄,而希特勒遭到世人痛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