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21) 教皇的冠冕
破壞聖像
在義大利北部,倫巴底人於569年入侵之後與衰落的東羅馬勢力交戰,形成了長期僵持局面。拜占庭失去了大部分領土,但是控制住了幾個關鍵城市:羅馬、拉文納(拜占廷總督府所在地)、威尼斯等,以及亞平寧半島南端。這個對峙局面持續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間,拜占庭疲於應付東方的波斯和阿拉伯人,無力西顧。羅馬教會雖然名義上服從於君士坦丁堡,但事實上逐漸發展成為羅馬城及周邊地區的統治者,並利用軍事、外交、甚至賄賂手段來抵抗倫巴底人的進攻。倫巴底人也逐漸接受了天主教信仰,把攻擊的目標放在拉文納而非羅馬,而拉文納依靠拜占庭的力量堅持抵抗。然而,這樣的局面被來自東方的變故打破了。
718年,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用希臘火擊退了入侵的阿拉伯人(伍麥葉王朝),挽救了帝國。硝煙散去,在反思為什麼帝國會遭受如此劫難時,他認為偶像崇拜泛濫是一個重要原因。拒絕偶像崇拜本來是早期基督教的原則之一,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教徒對聖像進行崇拜,甚至教會也大量製作聖像用於吸引教徒前來參拜。與之相比,阿拉伯人堅決地反對聖像崇拜,也沒有繁複的宗教儀式,全部精力都投入戰鬥。726年,利奧三世發動了破壞聖像運動。今日看來,利奧三世的真實動機恐怕不完全是出於信仰,也是出於經濟和軍事原因。當時教會鼓勵信徒捐贈,從而大量佔有社會財富、土地,且不用納稅,又吸引很多年輕人出家修行,令國家缺乏兵源。在國家面臨嚴重的外部危機時,這是很容易引起皇帝反感的。皇帝在此運動中大量沒收教產、關閉修道院、強迫修女修士還俗,而沒收的教產大部分被獎勵給有功的軍人,從而改善社會結構和軍事力量。
破壞聖像運動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843年才最終被帝國皇帝放棄。但在此之前,它嚴重削弱了拜占庭境內的教會實力,牢固樹立了「君權高於教權」的原則,對振興帝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拜占庭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無論利奧三世的真實動機如何,他的舉動都引起了東西兩方教會的強烈抗議。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問題不難解決,皇帝直接撤掉了反對運動的老主教,代之以擁護運動的新主教。然而羅馬教宗格利哥里三世毫不屈服,強硬地宣布開除利奧三世和全體聖像破壞者的教籍。皇帝派艦隊去羅馬捉拿教宗,卻毀於海上風暴,於是皇帝宣布沒收羅馬教會在義大利南部的土地作為報復。羅馬教會和拜占庭的敵視達到高潮。而除了羅馬之外,破壞聖像運動在帝國的外部行省也不得人心,拉文納宣布脫離拜占庭而獨立。於是,當倫巴底人再次進攻拉文納時,拜占庭拒絕派出援軍,導致拉文納在751年(怛羅斯之戰的同年)終於失陷。此時除了羅馬和威尼斯之外,義大利北方的領土幾乎全部淪喪於倫巴底人之手。羅馬教廷發現拜占庭已無力、也不願再對自己提供保護,便把眼光投向西方的強大力量:法蘭克王國。
丕平獻土
利奧三世在歐洲東端的君士坦丁堡抵抗阿拉伯人的同時,另一支阿拉伯人乘機從歐洲的最西端入侵。他們於711年從北非跨海進入伊比利亞半島,滅亡了西哥特王國,建立了安達盧斯王國,又於720年越過比利牛斯山攻入法蘭克南部。732年,法蘭克首相查理在普瓦提埃戰役中擊潰了伊斯蘭騎兵並使其主帥陣亡,從此伊斯蘭不再越過比利牛斯山。這場戰役不但保衛了法蘭克王國,更是挽救了整個歐洲,使得查理獲得了「鐵鎚」稱號,並掌握了王國實際大權。
「鐵鎚」查理去世後,他的兒子「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實際掌權者。丕平亦想效法曹丕,奈何名不正言不順,便派使臣拜訪羅馬教皇試探口風。751年,拉文納失陷,羅馬教皇向丕平的使臣表態支持丕平。丕平收到訊息後,迅速廢黜了墨洛溫王朝國王,登基為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753年冬,教皇司提反二世親冒風雪穿越阿爾卑斯山出訪法蘭克王國,丕平十分尊敬的恭迎了教皇,並象徵性的為其牽馬。加洛林王朝與教皇結成聯盟,教皇親自為丕平加冕,並宣布禁止任何人從別的家族中選立法蘭克國王。(此宣言的確實現了,加洛林王朝從未被其它家族推翻,直到最後絕嗣而亡。)作為回報,丕平承諾將未來征服的義大利土地捐贈給羅馬教會。
754年,丕平率兵護送教皇返回義大利。此後的兩年中,他從倫巴底王國奪回了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區,並兌現承諾,將收復的拉文納等二十二個城市獻給了羅馬教會,史稱「丕平獻土」。
在倫巴底入侵時不曾保護羅馬的拜占庭帝國,卻在丕平獻土後跳出來要求收回贈與的土地。為了主張自己的利益,教皇神奇地拿出了一份被稱為「君士坦丁贈禮」的文獻,宣稱教皇國所擁有的土地是當年君士坦丁大帝贈送給羅馬主教西爾維斯特一世的,丕平只是把屬於教皇的領土還給教皇而已 。這份文獻後來在1440年被證實是偽造的,但在歷史上,教皇便是以此為據拒絕了拜占庭的要求。懾於法蘭克王國的強大武力,拜占庭也無可奈何。自此從拉文納到羅馬的大片領土便成為教皇轄區,一個特殊的國家教皇國(或稱教宗國)在此建立起來。
查理大帝
丕平去世後,其子查理登基,世稱查理大帝(又稱查理曼,「曼」即是法語中的「大帝」)。查理曼向東方大幅度擴張,征服了從薩克森(德國北部)到倫巴底(義大利北部)的大片土地,統治從比利牛斯山到易北河之間的幾乎全部歐洲(大致相當於今日的法國、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大部分德國、以及義大利北部) ,並在佔領地強行推廣天主教,深獲教皇欣喜。
799年,教皇利奧三世(與之前的拜占庭皇帝同名)被羅馬本地貴族廢黜,隻身逃往法蘭克,投奔查理曼。次年12月,查理曼親自帶兵護送教皇回國重登寶座。兩天後的聖誕夜,查理曼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跪地祈禱,利奧三世突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將一頂皇冠戴在查理曼頭上,宣布將其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這是一個改變歷史的重大政治事件。
自從君士坦丁大帝剌封以來,羅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並列被認為是上帝在人間的宗教事務代表,而帝國皇帝是上帝在人間的世俗事務代表。因此,羅馬教會和東方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一樣,在世俗統治中都需要服從於帝國皇帝。476年西羅馬末帝被廢黜之後,世人公認東羅馬帝國收回了西羅馬帝國的法統,重新成為單一的、沒有分裂的羅馬帝國,因此世界上只有一個皇帝,即東羅馬皇帝。然而,羅馬教廷早已不甘心居於東羅馬皇帝之下。797年,拜占庭發生政變,皇太后伊琳娜處死其親兒子君士坦丁六世,自立為羅馬女皇。羅馬教廷以此為由,宣稱羅馬皇帝的法統在拜占廷已不存在,因此把法蘭克國王加冕為皇帝,使羅馬帝國永遠傳承下去。
羅馬教會表示,查理曼的加冕並不是宣告西方羅馬從東羅馬帝國分裂出來,而是由於東羅馬帝國的法統中斷,羅馬帝國的正統從「新羅馬」君士坦丁堡重新返回羅馬城。因此,法蘭克帝國的御璽上從此寫著「羅馬帝國的再生」。很自然地,東羅馬帝國對此拒不承認。所以,此時基督教世界出現兩個並立的皇帝,一個在君士坦丁堡,一個在西方。他們並不像過去的東西羅馬帝國皇帝那樣和平並處,而是彼此敵視,宣布自己才是唯一真正而合法的基督教會和人民的領袖。(查理曼曾經向伊琳娜提議雙方結婚來統一羅馬帝國,但伊琳娜還未來得及答應就被推翻,此後兩個帝國再也無法統一。)
羅馬帝國的法統雖然分裂了,但對於羅馬教皇卻是大大的好事。教皇不但甩掉了東羅馬皇帝的干預,還搖身一變成了帝國皇帝的加冕者。因此,羅馬教皇不僅在教皇國本身的領土上成為政教合一的真正君王,還可以通過神權干預外部政事,在此後的歐洲歷史上發揮了巨大的影響。而東西教會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1054年,雙方就聖餐儀式中應該用有酵餅還是無酵餅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爭吵,主張無酵餅的羅馬教皇和主張有酵餅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宣布開除對方的教籍,東西教會徹底分裂,直到1965年,雙方教會分別宣讀了寬恕書,這才取消了近千年前的相互絕罰。
推薦閱讀:
※供養一個騎士究竟要耗多大財力?
※中世紀天主教不允許人們用民族語言閱讀聖經嗎?
※如何評價凱撒波吉亞及其家族?
※女王的後代跟誰姓?
※歐洲中世紀的飲食,貴族飲食狀況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