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染坊》家喻戶曉,背後的他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約讀書房推薦)

2003年,一部《大染坊》火遍半邊天。

(電視劇《大染坊》;導演 王文傑;編劇 陳傑)

作品講述了民族工業的奮鬥史,在主題上更發人深省,並昭示了一個不容辯駁的真理,即「國不富則民不強」。

清末民初山東周村一個名叫陳壽亭的討飯少年胸懷大志,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為義子後苦學染布手藝。

(電視劇《大染坊》主人公 陳壽亭,扮演者 侯勇)

十年苦心經營後與人共同創辦大華染廠踏上了工業印染之路,終使大華染廠發展成為青島第二大印染廠。

隨著時局的發展,陳壽亭感到青島的經營環境正在惡化,便賣廠西遷至濟南。

商場如戰場,陳壽亭在濟南依然苦戰於商海,雖然困難重重,但他的善良仗義、聰明頭腦以及不畏強權的精神,得到了業界名人的賞識,大家紛紛與之結交,一同為消滅漢奸染廠並肩戰鬥。

七七事變後,陳壽亭誓不把工廠留給日本人。

在濟南,各界把韓復榘看成了濟南的救星,希望他能憑藉黃河天險,擋住日本人。

陳壽亭生日宴會時,韓復榘棄城逃跑。

最終他對這個國家徹底失望,吐血而亡。

《大染坊》在第24屆「飛天獎」榮獲四大獎項,分別為優秀男演員獎,優秀攝像、照明、美術等獎項。

2

電視劇《大染坊》是根據陳傑的小說《亂世奇商》改編而來。而《大染坊》所取得的成功還有這麼一個故事。

2002年7月底,一個小夥子突然闖進了山東影視中心藝術總監張宏森的辦公室。

小夥子說:「這是我朋友陳傑寫的劇本《亂世奇商》,約10萬字,給你三小時看完,然後告訴我,用還是不用!」

張宏森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無厘頭的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平時他是從來都不看初稿的。於是就把這個毛頭小夥子趕了出去。

沒想到三四天之後,那個小夥子又來了,這次放寬了要求:看稿時間延長到一周。張宏森便把劇本留下了。

難得清閑的一個下午,張宏森隨手拿起劇本翻看,沒想到這一看就再也放不下了。

作品的語言功底深厚又不失鮮活生動,情節曲折抓人,形象栩栩如生。下班後帶回家,看了整整一晚。

(《大染坊》作者 陳傑;萬卷出版社)

張宏森馬上約見作者陳傑,約談買下劇本和進一步改編的事宜。

於是,在2003年10月9日,我們在CCTV1看到了轟動一時,後來家喻戶曉的《大染坊》,我們心中留下了一個嬉笑怒罵的陳六子。

3

陳傑何許人也?

(《大染坊》作者 陳傑)

《大染坊》的封皮上只有三句話的簡短介紹。去問度娘,甚至度娘也說不清楚。筆者的鐵鞋踏遍論壇博客知乎豆瓣,終於勉強理出個一二三:

一、「顯赫家世」帶來的苦惱

「家世顯赫」用在陳傑身上一點都不誇張。爺爺名「陳立庭」,民國時期確實是在濟南制錦市街開染坊,老家淄博桓台還有大量地產,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戶人家。母親則是清末名臣張之洞的孫女,也就是說,張之洞是陳傑的太姥爺。家境殷實,家學深厚。

如此家世放在之前之後,都得是為人所稱道和羨慕的。可生不逢時,陳傑偏偏趕上新中國剛剛建立之後的那段政治荒謬的年代。陳傑出生於1956年,打小家人頭上就帶著「資本家」、「地主」「右派」等好幾頂帽子。小陳傑因此受盡了冷眼。「我從小是在那種受歧視的狀態里長大的,兩個一般大的孩子,你打我可以,我打你就是階級報復。」陳傑說。

二、學歷不高並不代表沒有文化

小學三年級,文革開始,喧嚷的校園已經容不得如此的出身,陳傑被迫輟學。

但輟學之後,陳傑沒有終止對學習的渴望和對讀書的熱愛。家裡的藏書早已被付之一炬,有字的僅剩下戶口本了。所幸,一位善良的鄰居給過他莫大幫助。這位鄰居在大明湖附近的造紙廠干臨時工,經常趁人不注意從廢紙堆里翻揀舊書,然後扔給在牆外等著的陳傑。

陳傑對自己的文言文水平非常自信。與《亂世奇商》一起遞給張宏森的,還隨帶文言書信一封,文字水準使張宏森驚訝。書中陳六子總能妙語連珠,其實是陳傑深厚的文字功底的展現。

這得益於一位老先生對他的「專業」啟蒙。老先生絕非常人,乃是從北京來的大學問家,他在陳家小院里住過一段時間,見陳傑聰穎好學,便向他講授知識,教他背書,《唐文英華》、《唐宋八大家集粹》、《古文觀止》、《十三經》等等。陳傑對老人在生活上也非常照顧,老少兩代人相處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這位老人便是劉慶甫,老一輩的語言文字學家,曾主持編撰早些版本的漢語詞典。正是這段經歷,讓陳傑深深愛上中國古典文化,也對語言的精緻有了極大的追求。

三、一個成功的商人

輟學之後,雖然依舊熱愛學習與讀書,但迫於生計壓力,陳傑不得不在16歲這年進了濟南郵政局當了一名火車郵件押運員。

做工期間,陳傑也曾經寫過小說發表在雜誌上。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陳傑毅然決然走進了下海經商的大潮,也暫時中斷了自己的文學夢。

大概是繼承了祖上優良的經商頭腦和基因,下海之後的陳傑在商場上做的是風生水起。先是和親友一起做各種生意,後來搞廣告公司,還和當時香港楊瀾的陽光衛視合作過。得心應手,一帆風順。後來因為厭倦了當老闆的繁瑣疲憊,在自己公司的頂峰又激流勇退,去一家叫「宏智」的大公司任首席執行總監,可謂標準的「打工皇帝」。公司總部在北京,濟南也有分公司,平日里上班往返於北京與濟南之間,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用世俗的眼光來看,陳傑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

四、一位低調到極致的作家

《大染坊》播出之後,火得一發不可收拾。陳傑卻表現出一種極端的低調——不是矯揉造作,不是故弄玄虛,而更像是一種對虛名和喧囂的躲避。

陳傑自己有類似評價:

「我非常害怕出名,也非常害怕見人。一個作家,或一個寫家,偶爾寫了一本破書,不知道怎麼著了,就滿世界揚泛,貧薄。那沒有意義。我就想平平淡淡。你跑出來,弄的滿世界都認識你,又有什麼意思?認識你又怎麼樣呢?沒有意義的虛榮。你到了50歲你就明白我說的這個道理。你要是有我這種經歷,通過個人拼搏,到今天,忽然感到活明白了,這非常好,人只有在暗處才能看見光明。」

所以,陳傑用統一格式的傳真拒絕了央視、上海衛視、江蘇衛視等多家電視台的專訪邀請。也同樣拒絕了以前的同事楊瀾的邀請。

也正因此,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關於陳傑的報道和資料是少之又少。

4

陳傑似乎和錢鍾書先生特有緣分。在那位好心鄰居扔出牆外的書中,第一本給陳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錢仲書先生的《圍城》。

在《大染坊》成書之後,大學問家欒貴明先生幫忙審閱,勘誤一百餘處——欒貴明,乃是錢仲書先生助手。

大概也正是通過欒貴明先生的引見,陳傑見到了時年九十多歲的楊絳先生,並獲得了楊絳先生給《大染坊》的親筆題名。

很多人都問,《大染坊》主人公陳壽亭的原型到底是誰,其實這本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因為作品裡的人物都是虛構的,非要為沒有答案的問題尋找答案,只會深陷泥潭,越繞越深。

作者被問及《大染坊》到底對自己的家世有多大程度上反映時,也是一口回絕:「咱不談這個!」

但話又說回來,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想像與虛構也是需要有現實生活的根基的。在真實的近代工業歷史中我們還是能夠找到陳六子的影子。這些影子都在誰的身上呢?

網上有多種說法:

1.青島人曾猜測是陳六子的原型可能是舊時青島印染業的傳奇人物陳介夫。

2.濟南不少人認為陳六子的原型是東元盛染廠的創立者張啟垣,還有人認為是東元盛的少東張東木(張啟垣之子)。

3.《大染坊》作者陳傑的弟弟認為陳壽亭的原型是其祖父陳立庭。

4.周村人認為,陳六子的原型是周村人。

也許正是以上這些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或多或少地給了作者靈感,讓他創造出陳六子這麼一個個性飽滿、栩栩如生的形象。

2006年7月7日,在濟南的一家醫院裡,陳傑躺在病床上。身邊除了幾位最近的家人陪著,沒有鮮花,沒有記者,沒有喧囂與吵鬧。

這個時候癌細胞已經在陳傑體內擴散。陳傑就這樣安安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真乃天妒英才!

手中捧著《大染坊》,耳邊彷彿迴響著陳六子的罵人聲,一坐就是一下午。在那字裡行間,永遠飛揚著作者那份大氣、才氣和對命運的不服氣。

推薦閱讀:

TAG:大染坊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