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東亞vs歐美人口趨勢的一些思路

之前寫了 【2017】歐美人口的因果輪迴 ,這一篇寫一下東亞。

在農業社會,由於我們優越的氣候,東亞的水稻區在人口這一塊,是賺到的。同樣大小的耕地,水稻區可以養活的人口,遠超過「麥區」。水稻高產的地區,人口繁茂,也就有了工商業的舞台。工商業的發達,進一步形成了人口的集中。

所以時間來到1820年的時候,中國的蘇州府、松江府、嘉興府、紹興府、廬州府(合肥),以及日本的攝津國(大阪),創下了人類農業史上的密度之最:1km2>540人。其中又以蘇州府冠絕全球,達到了1km2>1000人。

但是很可惜,蘇州府沒能引領東亞人進入工業時代,我們落後了。一旦落後,這個農業人口密度就成為了政府的心病:醫療技術的改善領先於國內的工業化,生下來的嬰兒都活了,媽呀,還沒有工業化,人口就先爆炸了。

在二戰後,東亞所有的政府對人口都充滿了恐懼,「人口就是負擔」的思想深深的烙下了,東亞政府也不約而同的出台了控制人口的政策,或寬鬆或強硬。

如果只看人種數量消長,東亞這種自我控制,可以說是虧大了。

以歐洲人為例,由於美洲直接是天上掉下來的肥肉,海量耕地直接砸頭上。所以這幾百年,歐洲人不知躲過了多少次大饑荒,減少了多少農業的械鬥火併。愛爾蘭大饑荒,也死了很多人,但是更多人直接去美國就好。這要是在中國,人死了就死了,馬爾薩斯就在制衡你。

歐洲從來不用控制人口,多餘的人,全部去美洲就好,美洲有大幾百萬的耕地在等著他們。以美國為例,1790年的時候390萬人,到了1860年已經暴增到了3140萬。

老天爺差一點就開了一個大玩笑:再給美國幾百年農業時代,美國(純歐裔)人口基數絕對比中國大。當中國人在馬爾薩斯的時候,歐裔在美國爆炸增長。

然而東亞人還不至於倒霉的那麼徹底。1860年代,美國進入工業時代,雖然這才是美國接受海量移民的開始,但美國社會的出生率在一代人之後,也開始下降了。

所以最終,歐美人口膨脹了,但沒有膨脹到永遠統治世界的地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和歐洲的很多大城市都被炸爛了。但是西歐比較悲催的地方在於,他們出生率那個時候已經不到30‰了,這種出生率,承受不了「百廢待興、戰後重建」這種任務。所以中國、日本、蘇聯 重建靠自己人就行,西歐卻得從外面進口。這也是後來前者後者入籍、移民政策完全不同,一個深遠的核心原因。

但是東亞悲催的地方同樣不少。東亞政府沒有搞明白的一點在於,經濟起飛的那個鑰匙,靠控制人口是拿不到的。在那個時代,美國願意給,你才有,否則你就沒有。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都有了,朝鮮沒有,背後全部都是地緣政治。

實際上美國給了你鑰匙,反而「人口密集」才是鑰匙的第一步打開方式。東北控制人口,控制個什麼勁?得了什麼好?鑰匙壓根就到不了東北。東北獨生子女全世界第一,又怎麼樣,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最終變成了東北經濟最大的劣勢。

因為二戰後西歐缺人,所以進口勞動力,埋下了多元主義、政治正確的遠因。

因為二戰後東亞人口爆炸,強勢的東亞政府控制人口,埋下了老齡化的瘋狂。

當然話又說回來,「強勢的政府」本身也是東亞能快速起飛的關鍵因素,所以這非常辯證法。

東亞的經濟起飛,疊加了出生率的暴跌,在東亞社會傳統的倫理塑造之下,出現了「泡沫男女」一代。東亞家長的「投資狂熱」(參考:從房價看東亞人的行為經濟學),在低生育率時代,製造了史無前例的地產泡沫=>公主病=>媽寶男,這也為東亞社會男女關係的冷淡化,埋下了遠因。

中國90年代的出生率從19.7->14.6‰,日本70年代從19.1->14.2‰,所以中國90後跟日本70後有非常高的對標性。反而是跟日本的90後完全沒有可比性,因為日本90年之後,出生率全面跌破了10‰。

日本在通縮和出生率的折磨下,徹底進入了低慾望時代。女孩不再那麼泡沫,因為日本90後男人已經不再像70後那樣願意花大錢給她們買名牌包。平成男更愛自己,由於內心比老一輩更封閉,也不再像老輩男人那樣有多餘的能量,去追求、寵愛中意的女孩。

我們會發現,日本也並不是因為亂搞,才把社會搞成這樣。好像這就是東亞人很自然的一個方向。但這個方向,之所以令人擔憂是因為他目前看不到盡頭

日本人口現在1.27億,開始負增長。有一天他掉到了6000萬,日本的男女就願意結婚了么?那個時候估計80%的人口都不得不住在東京圈,否則找不到工作,然後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手機和機器人上面按來按去。

由於小孩成長環境中的交流對象減少,沒有親戚、沒有發小兒、只有平板,口語交流全面退化,演員也慢慢的不再有演技,電視劇的畫面,變成幾個帥哥美女敲鍵盤、按手機,然後內容變成PPT,一張一張展示著聊天記錄。

這不是不可能,當現實中的人們都在敲鍵盤,對演員的演技就沒辦法苛求太多,因為演員也是人。電視劇自然也只能逐漸這樣演,沒有口語台詞那麼多事兒了。

扯遠了,其實單就出生率來說,知乎上也很多朋友指出了,這是資本主義的問題。

真的,說的馬克思一點,真的就是 剝削vs社會化大生產。

那這個我覺得還是看東亞吧,這種「主義」級別的問題,只能由強勢政府來解決了。目前看不出民間有自發的什麼辦法解決。現在不論是科技還是制度,早已經都是政府主導了。

另外,東亞人還是有一些亮點,我覺得姑且有:

A、中國,夠大。我們的這個體量,有可能創造不一樣的新突破。我們的這個市場,可以做一些別人沒有的未來試驗。日本、美國做不到,不能說明中國也做不到。

B、上海圈、珠三角、東京圈,是世界上僅有的3個「能在1萬km2塞進3000+萬人」的地區,這種巨型都市圈,規模效應很強,可以攤薄很多成本,有可能進行更快的量變,以達到質變。

C、中國、日本都出現了執政60多年依然高度穩定的政黨(日本包括自民黨的前身自由黨、民主黨),可以為社會節省很多精力,把精力用於量變。

這幾個都是腦洞,先寫到這裡。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現在還沒有達成控制人口的共識?
為何有人認為技術能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一切問題?
中國境內的黑人到底有多少?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現行的計生政策真的是「騰籠換鳥」之計么?
未來會發生世界範圍的饑荒嗎?
為什麼 1970 年代以來中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TAG:人口 | 民族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