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長大了,你該離開我了

媽媽,我長大了,你該離開我了

文/悠然

紀錄片《零零後》第一集《愛的方程式》,講的是12歲男孩於錫坤的成長。

不到兩歲的錫坤曾是幼兒園裡年紀最小,也最淘氣的孩子。他把同學的鞋子扔到垃圾桶里,把足球一次次向垃圾桶里仍,把整齊的玩具散落一地,把高處的玩具拿下來。

媽媽說他屬猴的,爬高上低是他的常態。幼兒園老師說他在探索自我能力。

他精力充沛,好奇心強,老師專門讓大家去吃飯時,給他留出一點時間,讓他在玩具房大膽探索。

他在家裡也進行各種大膽嘗試,將麵條點燃,又用水潑滅,媽媽對這些行為都保持了極大的耐心,沒有指責,沒有訓斥,鼓勵他去嘗試。

可是這樣一個好奇寶寶,經過十年,卻變的一臉的頹廢和茫然,眼神里有閃躲。對自己擅長的事情也會膽怯,內心掙扎、痛苦。

問題出在哪裡?

媽媽太過寵愛,對孩子是一種災難

錫坤的媽媽,很疼愛錫坤。她對孩子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寬容。孩子需要的時候她都陪在身邊。

鏡頭裡,有一段是講錫坤一年級錫坤入學第一天,錫坤的臉上,沒有別的小朋友那樣的興奮和好奇,他是膽怯茫然的,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會幫助我的。」

錫坤向學校走去,她在後面揪著心。錫坤一個回頭,她立刻跑過去問孩子需要什麼幫助。

鏡頭回到他幼兒園畢業班裡的郊遊活動上,輪到他發言時,他拿著話筒說了自己的名字就說不下去了。媽媽走過來,幫著他把話講完。

媽媽說,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是在他身邊。確實,錫坤的媽媽幫他解決了所有的困難,也讓他更不敢去面度陌生環境和挑戰。

剛開學,習慣了媽媽的保護和幫助,錫坤對小學生活很不適應。語文課上,他打著哈欠,眼神茫然,全然不在狀態,數學課上,他在疊紙飛機。老師跟他談話,他的眼神自始至終不跟老師接觸。

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寫道:有語言障礙或與人無法自由交流的兒童一般缺少強烈的社會感情。造成兒童具有語言障礙的原因是家人過分的寵愛。在這些孩子表達自己的願望之前,他的一切已經被母親安排得妥妥噹噹。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說話的必要,因此也就不會與外界進行接觸,從而喪失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錫坤的媽媽也知道孩子的獨立能力差,一方面她非常希望孩子早點獨立,但另一方面她又於心不忍。她說,不知道這個度怎麼把握。

她送12歲錫坤參加英語夏令營,希望鍛煉他的獨立能力。卻在電話里指導錫坤該換哪件顏色衣服。

她拼勁全力地幫助孩子,卻也同時阻礙了孩子去體驗失敗,體驗戰勝困難,體驗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12歲的錫坤知道自己長大了,該獨立了。但是他又特別喜歡跟媽媽在一起。安全得彷彿回到媽媽的子宮。他也多次跟媽媽說,感想回到小時候,回到媽媽肚子里。

他已經被媽媽保護習慣,想回到最初跟媽媽是一體時的狀態。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問錫坤:你長大了,你覺得對媽媽來講意味著什麼呢?

錫坤答:對媽媽意味著要離開我。

媽媽問:誰離開誰?

錫坤再答:你離開我。

媽媽低頭默語:我離開你是什麼意思。

在這一場母子關係中,媽媽侵入的過多,留給孩子的空間太少。確實,成長意味著孩子的離開。但有的時候,更是家長的自覺離開。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也該學會漸漸放手。

養育男孩,母親要自覺退出,讓位給爸爸

短片里,不知何原因,錫坤的父親自始至終沒有露面。

錫坤的媽媽說,錫坤小的時候,為了給錫坤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她們搬到北京郊區。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路程太長,就還在城裡。所以有一段時間,對於這個家庭爸爸是缺少的。

而之後的成長中,鏡頭裡也從沒出現過爸爸的影子。

養育男孩,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

3歲前,無論男孩女孩,首先需要依賴的就是媽媽。在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無條件的去親密自己的孩子。一旦進入3歲,孩子有了性別意識,會越來越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在約5歲的時候,這一願望達到頂峰。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3—6歲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男孩會出現戀母傾向。

如果此時家長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這一想法,兒子與媽媽保持了無比親密的關係。那麼,孩子就可能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

也就是說,在男孩3歲的時候,父親一定要及時將男孩與母親漸漸分離,母親也要自覺讓位給爸爸。讓爸爸多承擔養育男孩的責任。

男孩子天性喜歡探險和冒險,也更喜歡激烈一些的遊戲。在與父親的遊戲中,他能學會男人處事的方法,和情緒表達。對他的青春期成長和個性大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

紀錄片里另一個男孩梁昊天在幼兒園裡也不合群,敏感內向,適應能力差。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爸爸一直積极參与。

為了培養兒子梁昊天的人際交往能力,爸爸主動約兒子喜歡的同學劉嘉陽一家,常常製造兩家人一起出去玩的場景,給孩子製造更多的相處機會。

中考結束,爸爸陪梁昊天從雅安騎行到西藏。讓梁昊天體會到耐力和堅持,感受到的努力之後成功的喜悅。梁昊天終於長成了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雖然有時還是有些內向,但是已經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

學會授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夏令營里,錫坤依然是不合群的。他不願參加夏令營的集體活動,常常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甚至騙老師說身體不舒服。

同學卻叫他,他看電視或玩魔方,不做任何回應。把自己獨立於群體之外。

他想放棄變魔術的表演,媽媽趕來勸他,他躺在床上,流著眼淚,內心煩躁,用手捶桌子,但是耐不住媽媽的哀求和哄勸,還是勉強答應。

他說是被媽媽逼的,表演的時候並不順利,他顯得很緊張。表演結束,也沒有喜悅和釋放感。

很多家長以愛的名義驅使孩子做事,

「寶貝,你好好寫作業,媽媽就給你買你最喜歡的那個玩具。「

寶貝,你趕緊寫作業,剩下的事情媽媽會幫助你做好的。……」

當我們用「驅使」的方式時,其實我們介入到孩子和他們的生活體驗之間,希望減輕他們為自我選擇所應承擔的後果。但是我們忽略了孩子正在做著自我判斷,他們可能會因為你的驅使而做出:「我不行」,「最好別人來照顧我」等決定。

學著「授權」,把控制權交給孩子,讓他們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並能夠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其實,犯錯不可怕,失敗也不可怕,這都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機會。讓他們去體驗這個過程,要知道,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是成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作者簡介:悠然 曾經的媒體人,現全職陪伴兩個孩子成長,正面管教實踐者。在紛雜的生活間隙,依然有仰望藍天的憧憬,文字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公眾號悠然不知歲 ID:THyouran

微 博:悠然不知歲


推薦閱讀:

妹妹要手機,怎麼勸她?
彭華勇:夜路走多了,孩子自然膽子大!
彭華勇:14歲女孩職業酒吧坐台,青春期叛逆孩子何去何從?
青春期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彭華勇:從少年周杰倫,談為什麼孩子會叛逆?

TAG:育儿 | 父母教育 | 青春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