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矯正你的基因?這項審批過後或許就可以辦到了
文 | 雙筒獵槍
我們逐漸得知,許多疾病來自我們基因的缺陷或變異,基因療法在治療疑難雜症方面展現出了巨大威力。常規的基因療法通常利用改造後的病毒,將被矯正後或優質的基因輸入患者體內,矯正或取代缺陷或變異的基因。這是一種「治本」的療法,顯然比「治標」好得多。因為療效、可控性、倫理等原因,國際上一直對基因改造持謹慎態度,不過,近來的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基因療法」可能要爆發了。
直接「矯正」患者基因的 Luxturna 療法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會在一次投票中,全票支持美國罕見病基因療法公司 Spark Therapeutics 一項針對萊伯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LCA)的基因療法——Luxturna。FDA 將在 2018 年 1 月 12 日之前決定是否批准 Luxturna 在美國上市。因為 FDA 一般都會聽從該委員會的意見,所以 Luxturna 將很可能被批准。
萊伯先天性黑蒙症是一種隱性遺傳的視網膜病變,患者在出生一年內就可發病,隨著病情發展會逐漸失明。據統計,全球每 10 萬人中有 2 至 3 位罹患此病。科學家陸續發現了 22 個會導致該病的基因,RPE65 基因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如果 RPE65 基因存在缺陷,就無法製造某種蛋白質,導致視力惡化。
Luxturna 療法就是要通過在患者視網膜注射帶有正常的 RPE65 基因的病毒,將正常基因送入患者體內的細胞核中,使患者機體可以正常產生相應蛋白質。顯然,Luxturna 療法僅針對 RPE65 基因缺陷導致的萊伯先天性黑蒙症。不過,因為提供了正常的 RPE65 基因,其它因為該基因缺陷導致的疾病也能被同時治療。
早在 2015 年,Spark 公司就公布了 Luxturna 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該療法經歷了臨床前、臨床一期、臨床二期、臨床三期的漫長檢驗。在臨床三期測試中,29 名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 27 名患者的視力和視野有了顯著改善,對光的敏感度也提高了。接受治療 1 年後,依然有 21 名患者可順暢通過相應的測試。
2016 年 7 月,FDA 接受了 Luxturna 生物製劑申請許可,並於近日被 FDA 諮詢委員會全票支持。如果被順利批准,Luxturna 將成為美國第一個被批准的直接「矯正」患者自身基因的基因療法。至於價格,Spark 公司表示將在獲得 FDA 最終批准後公布,但有分析認為雙眼注射的價格將超過 100 萬美元。
基因療法早已臨床應用
其實,這已不是美國首次批准基因療法,而且被批准的基因療法已經很多。今年 8 月底,FDA 就批准了瑞士諾華公司的 CAR-T 療法,主要用於治療 25 歲以下的複發難治型 B 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不過,CAR-T 療法是離體修改基因,不涉及修正患者自身的基因。
該研究採用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療法,先從患者自身採集免疫 T 細胞,然後在體外重新編程 T 細胞,使 T 細胞含有嵌合抗原受體,能識別並攻擊癌細胞,再把這種有識別和攻擊能力的 T 細胞重新注入患者體內用於治療。
也就是說,這種療法,是將人體細胞在體外改造後,再輸入人體進行治療。為維持療效,患者需要持續接受類似療法,並且必須定期注射長效腺苷脫氨酶蛋白。所以,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基因療法。不過,由於這種療法是首次利用人類自己的細胞來治療白血病,儘管不「治本」,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基因療法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 196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喬舒亞·萊德伯格(JoshuaLederberg)就提出了基因交換和基因優化的理念。隨著人類對基因本質和操作工具的理解不斷加深,基因療法逐漸開始臨床實驗,雖然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但也越來越成熟,近幾年來獲得了顯著突破。
2012 年,歐盟審批通過了首個基因療法——荷蘭 UniQure 公司的基因治療藥物 Glybera,用以治療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開啟了基因治療的新時代。後續還有許多基因療法獲批。
2014 年,FDA 認定了美國聖地亞哥醫藥公司 Celladon 的心衰基因療法 MYDICAR。
2015 年 10 月和 12 月,安進公司的溶瘤病毒藥物 T-Vec 分別在美國和歐洲獲得批准上市,是基於單純皰疹病毒(HSV-1)載體的黑色素瘤的基因療法,成為第一個被批准的非單基因遺傳疾病(多基因遺傳病)的基因療法。
2016 年 10 月,FDA 也批准了星火醫療公司(SPARK THERAPEUTICS)治療先天性黑蒙病的基因療法。
而 Luxturna 療法的突破性在於——正如前文所說,它是「治本」的,這尚屬首次。
基因改造時代已來?
顯然,基因療法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治療方法,但同時也伴隨巨大風險。在過往的驗證治療中,曾經有過多起死亡事故。
為避免副作用、精準輸送,還要在改造優化和拓展載體上下功夫。此外,基因療法還要應對疾病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因為人人的基因都不相同,如何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醫療也是大問題。
不過,前文提到的這項很有可能被批准的療法,因為其直接改造人類基因的特性,很有可能成為基因療法劃時代的轉折點。但這絕對不代表基因改造已全面放開。
2015 年 12 月 1 日,全球基因頂尖學者曾在華盛頓召開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e Editing),舉辦此次大會的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皇家醫學院聯合簽署發表了一項關於人類基因編輯的原則聲明:
(1)基礎研究和非臨床研究領域:
在合法情況下,明確需要大量展開以下基礎科研項目:人類細胞基因序列編輯技術研究;臨床治療潛力與風險的評估;人類胚胎與性細胞生物學研究。如果在研究過程中對人類胚胎或性細胞進行了編輯,嚴禁繼續將其孕育。
(2)臨床治療研究體細胞領域:
醫學上體細胞中的基因編輯已經有一些研究在進行中,例如使用基因編輯鐮狀細胞貧血來改善血細胞對癌症的免疫能力。目前需要了解包括不精準編輯在內的風險,以及醫用上的更多可能性。由於體細胞編輯後只對細胞所有者起作用,這些個人可以接受嚴格的基因治療評估,以備為以後的治療評估風險與收益。
(3)臨床治療研究生殖細胞領域:
理論上,基因編輯可以用於配子(帶有父母其中一方基因的性細胞)或胚胎,並孕育成嬰兒,編輯後的遺傳信息將延續到下一代,進入人類基因池。該領域的研究計劃範圍主要覆蓋治療嚴重遺傳疾病,以及人體功能的「增強」。此種編輯有可能帶給人類全新的、正向的基因改變。
不過,如果細看第三條,就可以發現,基因編輯在人類生殖方面的規定已不是「鐵板一塊」,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當然,雖然妄談基因改造還為時尚早,但大規模的基因療法或許會很快到來。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早優夫斯基
原文鏈接 → 只為商業新變數
推薦閱讀:
※【經歷】參加iGEM是怎樣一種體驗(下)
※雜交和轉基因一樣么,為什麼雜交接受度比轉基因高得多?
※就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北京與上海哪個地方更有發展前景?生物信息學碩士和博士出路有多大區別?
※基因改造,光合作用,中國科學家打開兩項黑科技大門
※轉基因的弊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