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未必完美 佛法即為良藥——戒律是束縛還是保護?
佛陀的時代,那時的人是很純很純的,有些有知識有文化、善根具足的到佛陀那裡,佛陀帶著他們每日修行,聽聞佛法,所以身心很容易就進入狀態,清凈而無污染。而我們現在的話,若只要修行方向不錯,能夠提起正念就不錯了。在《地藏經》中:「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知道我們這個時代,人起心動念業障太重,處處都充滿了毒,先怎麼把這些毒凈化掉?再看著古人的榜樣修,也能夠了悟,然後依著了悟,天天如是地修持。
人們的物質生活環境好了,不用整日為衣食住行奔波憂愁,但內心不能因此而懈怠,因為外在的財富是帶不走的,只有修學佛法,把外在的福報變成我們心靈的財富,進而提升生命的質量,那才是生命永恆的財富 。我們尚處於生命的低級階段,還有很多缺陷,佛法為葯,專門對治這些缺陷,把我們生命從低級向高級提升。
出家人,在印度語稱為比丘,中文稱為乞士。為什麼尊出家人為「士」?雖然出家人身無餘財,但生命內在的精神富足,具足豐厚的資糧,堪為眾生福田。特別是我們生命中的種種過失,在向師父真誠發露懺悔後,這些業障會消失,因為出家人內在精神財富能彌補我們凡夫生命的不足。
三皈依後,佛弟子們當聽從佛陀教言,努力做個好人,人成方能佛成。為什麼佛教在家居士要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這五戒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傳統講做人要有 「仁、義、禮、智、信」五常 ,五常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五戒為行,五常為念,守好五戒方能做到五常,人做好了,學佛才能進步。
聽聞他人不幸之時,應當想到佛陀教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自己的生命也不完美,也許就在下一個路口、下一刻遭遇無常。這時候,我們應當積極地端正自己,按照佛法修持,為所有遭遇不幸的人、為這個世界好好修行,這樣的發心、這樣的行為,能消我們無量的生死重罪。
現在家家戶戶有沒有裝防盜門、防盜窗?幾乎都有。因為在現代社會,人們普遍沒有安全感,裝了防盜門窗會覺得有一點安全感,是一種自我保護。
警察去執行任務之前,要穿防彈衣也是自我保護。你駕車如果不系安全帶,警察會督促你甚至懲罰你,因為系安全帶對你生命安全有所保障。
如今人的煩惱都很重,我們身口意很容易犯錯,所以佛菩薩慈悲我們,以戒律的形式來保護我們。五戒就是我們的安全門、防護服、安全帶,戒律越多,對我們的保護級別越高。
其實,佛教里修行是根據受戒的高低來決定的,這是佛的大慈大悲,大智慧,是救我們的具體方法。就像小孩子在水邊玩,家裡人給他套個救生圈一樣,這是愛護孩子的具體方法。
往往修行好的人具備幽默的氣質。幽默非常重要,但不是說以犯錯來製造幽默,幽默是從智慧衍生出來的。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持戒當中來,一個不持戒的人是不會有智慧的。
很多人會有這種誤解,覺得持很多戒是束縛。君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行人需要有這種戰戰兢兢的心態。孔夫子也說到人格中,變成生命的習慣了。
如果你深入學習就會明了,持戒是保護,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愛,持戒的人離怖畏,持戒的人才能真正地獲得自由,活得自在。
人之肉身終將一死,但學佛之人叫往生,脫離這個低級的世界,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這才是真的生。這時候我們要思維生命的價值在哪裡,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學著慢慢地看清放下這娑婆世界的一切,對極樂世界生起越來越真實的信心。前世積累的福報讓我們今世生而為人,生活安定富足,甚至聽聞佛法,這時候我們不能安於現狀,應當以佛法為葯,提升生命的質量。 ——傳喜法師法語
推薦閱讀:
※我是一名同性戀,想找到真愛,最好爸媽能認可。佛法里有辦法嗎?我可以去做。?
※有漏善法對於成佛的意義?
※佛教有哪些在常人看來極其嚴酷的修行方式?
※彌勒佛、阿彌陀、佛陀、如來佛、燃燈佛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