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榨乾的不只有少女的身體,還有她們的智商!

【本文最初於2016年發佈於遊民專欄】

  《巫師》系列的忠實玩家們終於在五月的早晨丟失了睡眠:CDPR如約在5月31日放出了大家翹首以盼大半年的DLC《血與酒》。這一次我們的老朋友——名偵探傑洛特接到了女公爵安娜·亨莉葉塔的委託,動身前往風光旖旎的陶森特公國,幫助他們剷除「惡獸」的威脅。

《血與酒》的故事從這一份委託開始

  然而在這美酒與愛情之國中等待著傑洛特的不僅有童話般的陽光明媚,還有壓抑的鮮血與陰謀。當然,不論是封面中傑洛特身後那張開翼膜獠牙大張的怪物還是《血與酒》的名字本身,都會讓人輕易地聯想到,此次事件的漩渦中心,便是吸血鬼。

  我們對吸血鬼從來都不陌生,他們頻繁出現在影視遊戲之中,而且往往在其中擔任著相對「高端」的角色定位,並因此得到了大眾的喜愛。那麼,吸血鬼的傳說究竟從何而生,又如何一路發展,成為文化產業的熱門題材?

傳說的誕生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血液就充滿著好奇與幻想。儘管以當時的醫學水平而言,人們難以確切地搞清楚血液的實際作用,但是外傷總伴隨著血液的流出,而過多失血者會遭遇死亡等事例卻是十分清楚的,因此血液不可避免地與生命聯繫起來。人們崇敬和珍視血液,甚至為其賦予了各種不存在的意義。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就曾探討過心臟及血液與靈魂的關係,並提出一個大膽的理論:心臟相當於人體的靈魂,而血液則相當於靈魂的窗戶(今天我們更喜歡把這個比喻用在眼睛上)。

19世紀畫家描繪的莉莉絲形象

  正是由於對血液的珍重,人們對於能夠吸取人類血液的傳說有著天然的恐懼,從世界各地都有關於超自然生物吸取人類血液的傳說中便可見一斑:古巴比倫和古亞述王國的便有名為麗麗圖——後面演變為了「莉莉絲」——的女妖,靠吸食嬰兒的鮮血活命;古希臘和古羅馬則有化身為年輕女子誘惑睡夢中的男人並吸食他們鮮血的惡魔恩浦薩以及在夜間捕食床上幼兒的拉米亞;馬來西亞則有龐南加蘭,被描述為貌美的年輕女子(所以古代人是對年輕女子有多大的戒心),在夜間飛行尋找懷孕的婦女吸血;至於中國人最熟悉的殭屍,雖然不算典型的吸血鬼,不過按設定也是依靠吸血來維持活動,歸在這一類的傳說中也實屬正常。

這才是現代吸血鬼

  儘管早期便存在許多跟吸血生物有關的傳說,但如果看見有人引用這些早期傳說來說明現代吸血鬼的淵源,那必然是在強行攀關係。或許是因為這些早期的吸血鬼傳說實在太沒有說服力,因此在千年間一直維持在零散傳說的規模,並未掀起什麼大風浪,這些傳說也無從延續下去。現代的吸血鬼,無一例外均是起源於17到18世紀之交的東歐民間傳說。

  時間到了17世紀,可能是瘟疫流行的關係,吸血生物的傳說在東歐愈演愈烈。1672年,在位於現在克羅埃西亞地區的農民聲稱一名叫做尤雷的村民在死後復活並開始四處吸血,哪怕是將其抓捕之後用木棍釘穿其心臟也未能解決掉他,最後只能用斬首的方式將其了結,這是歷史上首次有真人被形容為吸血鬼,也是一系列吸血鬼傳說的開端。

  而後,吸血鬼的傳說開始在民間蔓延,除阿爾巴尼亞地區外,波蘭、匈牙利及俄羅斯都開始出現與吸血鬼相關的傳言。各地的村莊開始相信這些傳說,村民們自發性地前往墓地掘出被埋葬的屍體,並用木樁將屍體釘住以免其復活。

描述早期吸血鬼傳說的版畫

  三人成虎,流言興起後便再也難以平息,當吸血鬼的流言傳遍大街小巷後,哪怕原本只將其當成無奚之談的人也不禁將信將疑,以至到後期成為了集體癔症,每個人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自我欺騙,甚至將被他們懷疑是吸血鬼的人公開處刑。這便是「18世紀吸血鬼爭議」,最後奧地利女大公派出醫師徹查吸血鬼事件,得出吸血鬼不存在的結論並通過法令禁止挖墳後,這次事件才稍微平息。然而吸血鬼傳說在東歐民間依然保持活躍,甚至還出口到相對發達的西歐,在那裡經過各種宣傳和修飾以後,成為大熱話題,以至於伏爾泰都對此深信不疑。一個人的瘋狂並不恐怖,然而大家都陷入瘋狂時,保持理智就顯得極為艱難了——特別是在那個相對蒙昧的時代。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18世紀的中國,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件:傳言有術士可以通過對受害者的毛髮、衣物乃至於名字作法來偷取其靈魂,於是一場大恐慌席捲了半個中國,各地官員疲於奔命抓捕並不存在的「妖人」,小老百姓忙著自保或是趁機陷害眼中釘們,而高居廟堂的乾隆皇帝也為此寢食難安不斷發出諭旨督促案件進度。直到折騰一年後,大家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場自擾的鬧劇,從來就沒有什麼妖術,這件事才最終偃旗息鼓。這次事件被稱為「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儘管兩次事件的對象不同,但從類似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看出世界各地社會的共通性。

吸血鬼是什麼

  現在我們知道吸血鬼的傳說是什麼時候誕生的,但一個傳說的誕生總需要個動機,為什麼是在墳墓里重生而不是在湖裡蹦出來?為什麼是皮膚蒼白而不是皮膚黝黑?最為流行的吸血鬼傳說必定誕生於一系列事件中,而該事件的「主角」便奠定了吸血鬼的基本形象。

  但在起源性的事件中目擊者所看到的「吸血鬼」到底是什麼,至今仍未有定論。一般認為有對屍體腐爛過程的不了解、過於倉促的埋葬、狂犬病及卟啉症有關。

  第一個說法認為在科學發展的年代以前,民眾對屍體腐爛分解的過程不甚明了,便通過傳說來解釋那些異常的屍體分解事件。比如在較為寒冷的地區,屍體外表的腐爛程度比較低,但屍體內部被微生物分解所產生的氣體所填充,在重力和內部的氣體壓力影響之下血液會積聚到皮下或者滲出,類似於吸過血沒刷牙……同時肌肉也會失去約束力而後退,露出牙根和指甲根等,看起來就像是牙齒和指甲還在生長,幾種現象集中起來就會給人一種「屍體還沒死亡」的錯覺。「倉促埋葬」論與第一個說法差距不大,只是說在瘟疫時期很多病人還沒真斷氣就被倉促埋葬,在棺材掙扎過程中導致的擦傷看起來會像吸過血。但這個理論腦洞太大又破綻百出,一般不被承認。

電影《德古拉》中的化妝效果便是模仿傳說中的吸血鬼

  某些病證中也能找到吸血鬼的影子,比如說會導致精神錯亂和咬人慾望的狂犬病,提出這理論的人認為吸血鬼害怕大蒜和洋蔥也是源於此——很可惜害怕大蒜和洋蔥是後來的吸血鬼小說中添加的特性,原始吸血鬼傳說中並無此說。

  還有個熱門解釋於1985年由生化學家大衛·多芬提出,他認為卟啉症是導致吸血鬼傳說的元兇:卟啉症的患者血紅素生產不足,所以需要吸血來緩解癥狀;而過多的卟啉代謝物又會導致日光敏感,與吸血鬼害怕日光的特性不謀而合。這個理論提出後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熱愛搞個大新聞的媒體也樂於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四處報導。然而後來醫學證明吸血和輸血都是無法緩解卟啉症的癥狀的,並且日光敏感也同樣是後來小說所加入的設定,原始吸血鬼傳說中沒有這類說法。被駁斥後大衛·多芬就沒有再發表這方面的成果,然而禁不住媒體們的宣傳,至今這個說法仍被許多人所相信,比如說某度百科中便信誓旦旦地宣稱卟啉症是吸血鬼傳說的源頭,這是很不嚴謹的。

怎樣殺死一個吸血鬼?

  先來說說最初的辦法:在吸血鬼誕生地的斯拉夫地區,在埋葬屍體時樂於使用釘木樁的辦法來避免屍體變為惡靈。與其說殺死吸血鬼,這個辦法比較接近於預防吸血鬼。各個流派有各個流派的釘法,比如俄羅斯人喜歡用白臘樹木樁釘穿屍體的嘴部;塞爾維亞東北部則是用山楂木樁釘腹部;其他地區則是釘心臟……儼然一項充滿地方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釘屍體的目的是給浮腫的屍體放氣(那時候吸血鬼的一大特徵就是浮腫),有的地方也用鐮刀陪葬,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保加利亞某墓地中被金屬戳穿胸膛的骷髏

  德國和西斯拉夫地區的人就更粗暴一些,偏向於直接砍頭,並把頭埋葬於兩足之間離身體盡量遠的地方,加速靈魂的流逝;撒克遜地區則會在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屍體嘴裡塞檸檬來解決問題(酸死吸血鬼?);而保加利亞則喜歡在屍體里鑲嵌金屬;到後面也有與時俱進的方式,用子彈打穿棺材了事。那時候的人防止吸血鬼的辦法,今天看來是妥妥的侮辱屍體罪,沒辦法,生者要緊。

消滅吸血鬼多合一套裝

  正如傳言傳出碘鹽防輻射,隨著時間發酵也產生了各種對付吸血鬼的方法,比如大蒜、野玫瑰、山楂樹等都被用來驅邪;還有包治百病的十字架與聖水也被用來對付吸血鬼,儘管教會難得地對惡魔形象的產生沒有責任(教會創造了很多惡魔角色,比如羊頭惡魔巴風特),並且因為「復活是耶穌的專利」而拒絕承認吸血鬼的存在,無奈民眾對教會過於信任,還傳出了吸血鬼不能進入教堂及寺廟等聖地的說法。

當然,這些老舊的方法對《巫師》系列中的高階吸血鬼是完全無效的

  到了小說中,還添加了鏡子和太陽光等對付吸血鬼的辦法,而且吸血鬼懼怕日光這個小說設定反而成為了流傳最廣的吸血鬼弱點。

涉足流行文化

  1745年「吸血鬼(Vampire)」這個詞終於出現在詞典中——不能小看這事情,因為這決定了吸血鬼能不能當小說主角。正如用「會飛的蜥蜴」只能寫出一些流言級別的作品,而用「龍」這個詞就能寫出宏大的史詩一樣,一個合適的名字是當主角的必要條件。

  在此之後,吸血鬼才能名正言順地踏入文學領域。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吸血鬼一般出現在詩歌和短篇故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刊登在1819年《新月刊》中的短篇小說《吸血鬼》。儘管署名是此前寫過另一篇吸血鬼短篇小說的拜倫勛爵,但實際作者是拜倫的私人醫生約翰·波利道利,他改編了拜倫另一篇小說的內容並將拜倫獨斷專行的性格賦予到小說主人公魯思溫勛爵身上。小說引起了轟動,多次再版,一時洛陽紙貴,甚至吸引了大仲馬等著名作家的多次改編,由此,吸血鬼終於大規模踏入文學領域。

  早期的吸血鬼小說中最著名的莫過於1897年出版的《德古拉》,引人入勝的劇情在疾病橫行的後維多利亞時代得到了無數觀眾的追捧,吸血鬼題材盛極一時,並奠定了現代吸血鬼的基礎形象:高衣領和尖牙。

吸血鬼的經典形象

  但那時候的吸血鬼小說都是當驚悚恐怖故事來寫的,吸血鬼的形象往往是面容猙獰,醜陋兇殘,散發著惡臭的怪物,跟今天遊戲和美劇里的喪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絲毫沒有今天高雅形象的影子。

  兇惡的怪物多了去了,吸血鬼在它們面前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優勢,於是產業轉型在1931年的翻拍版《德古拉》電影中開始。曾經在百老匯飾演歌劇的貝拉·盧戈西一反往日德古拉的恐怖形象,將其飾演為一個溫文爾雅的匈牙利貴族,深得女性觀眾的喜愛。這樣一來,作家和電影製作人們紛紛發現女性市場的巨大商機,開始以此為切入點改造吸血鬼的形象。

吸血鬼與情慾

  上世紀60年代在文化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嬉皮士運動和反戰情緒釀就的反文化浪潮興起,性解放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一句著名的口號便是「要做愛不要作戰「。在這時間上,民眾對於性的接受程度是歷史上空前的,因此試圖抓住女性觀眾的心的作家們,終於找到了最為合適的切入點:在吸血鬼故事中添加情慾元素。

源於60年代的反文化思潮

  出身於驚悚小說世家的安妮·賴斯在此背景下發表了她的第一篇吸血鬼小說《夜訪吸血鬼》,並在此後將其延伸為《吸血鬼編年史》系列。當然我們都懂,要添加情慾元素,男女主角至少要郎才女貌,因此這一時期的吸血鬼被賦予了各種高貴的特質,溫柔瀟洒帥氣又透露有一點霸道總裁的氣質,無可救藥地愛上女主角卻又因為自己的身份讓一段凄美的愛情往往無疾而終,充滿情慾與人性的鬥爭,完美地滿足了女性觀眾們的瑪麗蘇情懷,自然得到了大眾的喜愛。同時高貴的吸血鬼還需要表現得更像人一些,不能被一大堆反吸血鬼道具搞得狼狽不堪,所以這時期的吸血鬼不再懼怕大蒜聖水十字架,這也確定了以後吸血鬼文化的發展方向。

以《暮光之城》為代表的「現代」吸血鬼故事

  轉眼到了新世紀,《吸血鬼編年史》里的吸血鬼過於文藝過於貴族,逐漸失去大眾的寵愛。因此以青春偶像片為基礎的吸血鬼創作在這時井噴以符合新時期觀眾的口味,這時的吸血鬼基本上已經連太陽光都不再害怕(夜景太多觀眾也不樂意),看起來就是個直接放進《復仇者聯盟》里也不會有什麼違和的普通超能力者,觀眾們就看著男女主沒事談個戀愛,英雄救美,幹掉一些不痛不癢的敵人,結婚生子,皆大歡喜。

總結

  經過上面的敘述,我們也明白了一個古老傳說向流行消費文化元素演變的過程,類似的元素著實不少,北歐神話、古希臘神話、喪屍等熱門題材實際上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但「吸血鬼「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優秀的設定使其能夠成功地在每個時期都能通過某項特質抓住觀眾的心,也在這個過程中讓吸血鬼的形象逐漸豐滿,以至於成為經典題材。這也註定了我們在各路遊戲作品中,還能頻繁地碰上吸血鬼的身影,我們與這個傳說的緣分,還遠沒有終結。

作者:phxfed

傳送門:吸血鬼榨乾的不只有少女的身體 還有她們的智商! _ 遊民星空 GamerSky.com


推薦閱讀:

为什么切·格瓦拉如此流行?
為什麼昭和日本被當成「真支黑」?「支那歧視論」是否和「黃皮肥皂論」一樣是無稽之談?
如何評價引發歐洲媒體與政界激烈討論的「歐洲難民危機」?
如何評價三國時期的劉璋?
如何評價電影《大明劫》?

TAG:吸血鬼 | 游戏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