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支持台灣教材刪減文言文

最近台灣有一條新聞說,蔡當局在試圖刪減高中教材的文言文比例。

讀過公子犯堂《中國通史系列》的讀者,一定會感到非常詫異。我公子沈在文章里不停地引用《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原文,理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怎麼會支持小蔡去中國化?

首先我要講清楚,「去中國化」本身定義不清,根本就是一個被炒作起來的假議題。

對台灣學生來說,加強本土教育和本土意識,多了解「生我養我」的台灣本土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無可厚非。

好比是四川學生就應該了解一些巴蜀文化,山東學生應該了解一些齊魯文化。連「三星堆」都不知道的四川人,稱不上合格的四川人,只能說明這是本土教育的失敗。

除非你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或者你對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不自信,你才會反對人家加強本土化教育。

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再怎麼本土化,它也飛不到月球上去。

退一萬步講,刪減文言文的行為也不能等同於「去中國化」。只要是中文語言或者有傳統文化的影子,都可以代表中國化,不只有文言文。

就像我在一開始說的,我非常支持刪減文言文數量到一個合理水平。

按照台灣「課審會」這次的提議,普通高中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會下降至30%,附錄的推薦選文從20篇降為15篇。

在我看來,50%左右的比例確實太多,令學生學習古文的機會成本過高。例如,目前台灣僅高一年級的《翰林版國文課本》就有22篇古文和古詩詞,相比大陸的《人教版語文課本》只有8篇。

《環球時報》網站上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台灣刪減教材文言文,年輕一代難有未來》,這種分析驢唇不對馬嘴。

台灣高中古文數量刪減到大陸的水平就沒有未來了?難道說大陸的年輕一代因為古文學得少就沒有未來?

年輕一代有沒有未來,跟讀不讀文言文,跟讀得多或少,沒有半毛錢關係。

年輕一代是否有未來,關鍵要看他們是否有順應時代發展的價值觀,是否有自由開放的世界觀,是否有獨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培養學生這三項重要的素質才是現代中學教育的精髓,再加上台灣文言文《課綱》所謂「培養社會倫理之意識及淑世愛人之精神」,白話文完全能做到,而且做得更深入、更清晰、更高效。

文言文既佔用精力,增加負擔,又與當代世界脫節,對成為合格的現代公民沒有多大的幫助,它所傳播出的思想甚至與現代文明發生衝突。

胡適說:「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魯迅也說過:「我們此後實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抱著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帶有進步開放思想和現實意義的文言作品,只有少量民國文人寫過,屈指可數,比如蔡元培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比如梁啟超的半文半白,還算值得一讀。

正如李敖所言:「不論多少老頑固老夫子抱殘守缺,文言文是完了,文言文除了壽序、賀啟、祭文、致敬電一套陳腔濫調外,已經越來越木乃伊」。

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古寫法,真的沒那麼重要。

所以說,語文課上教文言文只剩下了一個作用:認識、了解、欣賞中華傳統文學。這與學習書法、篆刻、水墨畫等中國傳統藝術在當代的作用本質上差不多。

你有在課堂上費勁啃古文的時間,還不如讀點更貼近生活更有意義的白話文,或者學點英文或法文。

別忘了,教育的另一大作用是培養興趣,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語文課上對古文產生濃厚興趣的同學,完全可以自己去讀更多的課外書,如《古文觀止》、如《古文辭類纂》,或者進入大學專攻古漢語,甚至去搞乾嘉樸學也可以,完全沒必要佔用珍貴的中學課堂時間。

最後,我同時也反對「課審會」通過網路投票新選出的十篇古文。台灣網民所選的文章除了少數名篇,大多都文筆很差、毫無意義,一看就是為選而選。

選一個古文名單有那麼難么?還要網上投票,累不累?假設僅限十篇的話,由我給大家選個靠譜的名單吧!我沒有收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猜猜為啥?

過秦論 / 賈誼(漢)

出師表 / 諸葛亮(三國)

桃花源記 / 陶淵明(晉)

蘭亭集序 / 王羲之(晉)

滕王閣序 / 王勃(唐)或 阿房宮賦 / 杜牧 (唐)

捕蛇者說 / 柳宗元(唐)

陋室銘 / 劉禹錫(唐)

赤壁賦 / 蘇東坡(宋)

岳陽樓記 / 范仲淹(宋)

少年中國說 / 梁啟超(清)

我花了五分鐘就列出了這個名單,收錄有詩賦、有駢散、有銘箴、有頌論、有奏說、有序記、有碑誌,樣樣齊全,篇篇名作,思想內容還不阻礙現代年輕人的大腦發育。

台灣教育部門爭論到現在,恐怕還是政治爭議的因素佔了最大的比重吧!當政治影響到了教育領域,就是這個糟糕的結果。

不論台灣還是大陸的中學生,有時候都一樣的可憐。

公子沈

2017年9月29日

防失聯加作者微信:gongzishen2016

推薦閱讀: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天女木蘭
中國古代邀請函怎麼寫?
「將作大匠留起陵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燃/凌厲/讀起來酣暢淋漓/熱血沸騰的古文嗎?
沒什麼文言基礎,如何開始讀莊子?

TAG:文言文 | 古文 | 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