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智商協會創始人:高智商的人是怎樣思考問題的?
本文作者:陳文錦,中國高智商協會(勝寒)創始人兼會長,萬門大學《2小時遊玩高智商世界》講師(10月29日開課)。本文經過了小編的修改潤色。
這是小萬的第【2】篇科普約稿。(原問題:高智商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筆者就是題主所說的高智商的人,小編相信他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不過,鑒於高智商的人也是人,他們共同的特點,僅僅是在某種智力測驗中獲得了較高的分數。這並不妨礙他們具有不同的個性與思維習慣,所以這篇文章僅僅是從我個人的經驗,講一講作為一個在智力測驗中獲得較高分數的人,我思考問題的體驗是怎樣的。
很簡單,就是一個字「快」。
比如說,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道很簡單的IQ題(非常簡單,幾秒做出來的不要喊)——
一個生日派對上,準備了五頂帽子,兩頂紅色,三頂藍色。ABC三個人排成一列,A後面站著B,B後面站著C。
他們三個人頭上都戴著其中一頂帽子,剩下的兩頂帽子被藏了起來。他們都只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帽子的顏色。但是看不到自己的。他們都很聰明。這時有人問C:「C,你的帽子是什麼顏色?」C:「不知道」再問B:「B,你的帽子是什麼顏色?」B:「我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誰的帽子都看不到的A,卻說「啊!我知道了~」請問,A的帽子的顏色是什麼?
這個問題最詳細的傻瓜解法是這樣的:
第一個給出的信息是,C不知道自己的帽子是什麼顏色。顯然,五頂帽子中二紅三藍,如果C看到AB兩人的帽子都是紅色,那麼他便可以馬上知道自己頭上是藍色帽子。
所以,我們可以排除AB雙紅的情況,換言之,AB中至少有一藍。
這時,AB兩人剩下的情況一共有三種:
藍藍
藍紅紅藍
然後第二個信息是,B在知道以上信息後,仍然無法判斷自己的帽子是什麼顏色。這時,由於AB必有一藍,如果B看到A的頭頂是紅色,便馬上可知自己頭上是藍色。
這時,AB兩人剩下的情況一共有兩種:
藍紅
藍藍
無論如何,A的頭頂不可能是紅色,所以A的頭頂是藍色帽子。
整個分析過程中,一共需要想到多少層邏輯呢?
- 帽子的分布是二紅三藍→所以如果看到兩頂紅帽子,C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帽子顏色;
- C不知道自己的帽子顏色→所以AB不是兩頂紅帽子,至少有一頂藍色;
- B很聰明,知道前面的信息→B知道AB至少有一頂藍帽子;
- 如果A頭頂是紅帽子,B就會知道自己頭上是藍帽子→B不知道,所以A頭上不是紅帽子;
- A頭上不是紅帽子→A頭上就是藍帽子了。
以上的這幾層邏輯,寫起來可能有些麻煩,甚至有點繞,但是在高智商的人腦中,這個過程甚至用不了幾秒,幾乎是瞬發地完成的。
在這幾秒的時間內,他們的觀察力迅速地提取題目的信息,然後迅速地在腦海中構造了清晰的模型,然後對著這個模型開始迅速地推理,最後行雲流水般得到了答案。
而在一個普通人的體驗中,他們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來解讀信息,在看起來太簡單的信息前懵逼一段時間,爾後才好不容易發現【C不知道,所以不可能二紅】的突破口,然後開始分析B的反應,分析A的反應。
在這之間,他可能由於工作記憶空間太小,hold不住放入的信息,便又要從頭推倒從來;又或者記憶衰減太快,中間的某個環節變得模糊乃至產生懷疑了,便又要重新檢驗一番,待到確信度足夠高之後,才進行下一步的推理;又或者連抽象的整體模型都沒有建成,只能在一個個分情況下慢慢地鑽。
總之,各個方面能力的不足,都會讓他們的思維變得磕磕絆絆,從而降低效率。
而高智商人士相對普通人的優勢,很大一部分便是來源於這一個個環節的增強——
他們迅捷的反應速度保證他們能快速提取信息;
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能讓他們迅速完成模式識別,找出最可能的突破口;
他們寬闊的工作記憶空間讓他們能hold得住複雜的抽象模型;
他們穩定的記憶讓他們腦海中的邏輯鏈得以存續。
諸如此類一個個環節的優勢,最終導致了高智商人士快而準確的推理。
比如@韓迪的回答中提到諾依曼的故事,便需要一個強大的工作記憶空間來存放無窮級數求和的複雜邏輯鏈;
比如 @DestinyMo的回答中,這個人便需要敏銳的觀察力來實現極速的模式識別,來發現522→1314的潛在規律;
再比如著名的高斯發現等差數列公式的故事,便是用敏銳的觀察力在諸多可能組合中,迅速縮小可能性空間,識別出1+100=2+99……的同類模式,再憑藉強大的工作記憶容納了從同類模式到5050結果的邏輯鏈,最後得出答案。
人類與其他動物思維之差別,便在於可以討論一些非具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而高智商的人士之高,就在於他們除了可以討論抽象概念之外,還能根據已知的信息迅速構造一種邏輯理論模型。並且去驗證這種模型的正確性。
並且,在這樣一件事情的各個環節中——從提取信息到模式識別,到建立模型,到推出邏輯鏈——他們的效率更高。從而對問題有了更快的求解速度;有時這個效率的差異過大,以至於達到了質變,便不僅僅是速度之快慢,還產生了會與不會之分了。
但是,說了那麼多,如果只是表達高智商人士比普通人士強在哪,那未免也太簡單膚淺了。我想說的還不止是這個。
更有價值的信息是,通過觀察高智商人士相比普通人的厲害之處,我們發現,其實在這裡面相當一部分的能力,是可以被後天訓練所代償的。
譬如關係到模式識別的觀察力,即使普通人並沒有高智商的加成,其在某個領域的相關經驗更多了,遇到新問題時能從經驗儲備中找到相關參考的概率就會增加,便更能「figure out」問題的模式,從而代償了觀察力。比如高考的高分學霸,其解題能力多是同題型高強度訓練而來,鬼才相信他們都是是僅有基礎知識看到題目馬上觀察出套路;
譬如建立模型與維持邏輯鏈的記憶力,對於一個掌握了表示技巧的人,便能輕輕鬆鬆地用紙筆來記錄下問題的模型和邏輯鏈,我們平常演算畫圖等方法就是出於於代償工作記憶的原理。現在純心算的場合已經不多了,更加勤於動筆的人並不會在這一方面輸給高智商人士;
譬如關係到信息提取的反應速度,也能用更多的時間來彌補;關係到知識利用和遷移的知識提取能力,也能用更高的熟練度與更細緻的筆記系統來彌補——高智商人士與普通人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當然存在,但是可能會比普通人想得要少得多。
「高智商」這一屬性,其實更類似於冷兵器時代的「天生神力」。擁有更強健肌肉的人在同等的條件下自然會比普通人戰鬥力更強一些,但是賦予一個士兵戰鬥力的,更主要是他的武器盔甲以及他掌握的戰鬥技巧。
同樣在知識極度豐富與專業化的現代,從每一個具體的專業問題到最基礎的邏輯問題之間,都疊滿了無數層對常人陌生的邏輯和概念。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單憑智商給他的初始加成去解決一個具體專業的問題,就如同一個赤手空拳的壯漢挑戰全副武裝的士兵一樣困難。
所以,智商高雖好,但也需足夠的後天訓練將其潛力挖掘出來。畢竟天生神力之人,也需流血流汗的鍛煉才能成為武藝高強的猛將,否則可能連最普通的士兵都不如。
以上便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經驗與思考。
其他的問題相關可以評論留言,屆時筆者將於講課的直播間整理且一併向大家彙報~
推薦閱讀:
※如果突然在自習室大聲唱歌會怎樣?
※為什麼沒有受害者對楊永信進行報復?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心理諮詢?
※不愛旅遊的人是什麼心態?
※35.如何讓新年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