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不合群

上個月有個姑娘在微信上問我:「我在一個小城市的一所完全不知名的大學裡讀書,想申請國外的研究生。但周圍的同學每天都逃課掛科,宿舍的其他女生除了談戀愛吃火鍋就是在宿舍看電視劇刷微博。我每次在宿舍複習托福的時候她們都會笑話我,說我們這麼爛的大學還出什麼國留什麼學。我現在只好去自習室學習,但是這樣一來和她們越來越遠了,也沒什麼共同話題,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太不合群了?」

我想在讀這篇文章的讀者里,也一定有人遇到過類似的困擾。

俄羅斯方塊教會我們:如果你合群,就會消失

眼前彷彿落下各種形狀的彩塊方塊,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彼此之間密不透風。每當一整行的缺口被補完,方塊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忽然就「蹭」地消失了。

有時候,生活就是一場刺激的消除遊戲,而每個人就如同一個一個小方塊,我們都希望融入集體,找到共鳴。於是投入人群,感受那種左右相伴的溫暖。可當你和所有人一樣的時候,卻忽然找不到自己了。

1

曾經有人說:一屋子都在追《歡樂頌》,你在看《百年孤獨》,你就是不合群么?一屋子都在看《成功原來如此簡單》,你在讀《史記》,你就是不合群么?一屋子都在看娛樂綜藝,你在看《滄浪詩話》,你就是不合群么?

是不合群,可是不好么?

從古至今,大多優秀的人都有個怪癖,那就是不合群。

當一個人優秀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現能理解自己的人實在是太少了,知音難覓,高山流水,能欣賞你的人就如同陽春白雪一樣,少之又少。

上世紀六十年代,北大荒有一個知青很另類,別人在打牌的時候他在記英語單詞,別人在睡懶覺的時候他早起讀英語,閑暇時間他還要閱讀大量文史書籍。

那個時候好多人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合群,甚至有領導找他談話。

可是等到恢復高考之後,這個年輕人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因為卓越的英語水平和文筆而被看重,進入外交部工作,後來歷任外交部亞洲司處長、中國駐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部長。

他的名字叫王毅。

2

真正優秀的人,需要獨處的時間來思考

最近看了一期《讀書人》節目,嘉賓是我喜歡的李敖大師,習慣實話實說的他在節目里再次口吐真言:「我是單幹戶,不與朋友來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16個小時。

佩服大師的特立獨行,可是聽他這樣講,在我腦海里蹦出來的問句是:這種不與朋友來往的生活會不會太寂寞?

可轉念間,我又覺得也許就因為他這份不太合群的孤獨,讓他活成了一個人一支隊伍。

他不必被任何圈子綁架,讓自己實現最高度的自由,解放更多時間打磨作品,活得比一般人更瀟洒更高級。

當然作為普通人,我們大概也沒法忍受李敖大師那樣只與天地來往的孤獨。

但是,在我看來適當的孤獨,不強求合群的態度,也許就是你變優秀的契機。

3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說:「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深以為然,為了那份安全的歸屬感,我們拼了老命地去合群,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進取心。這讓我們耽誤了不少正事。

合群很重要,但知道自己該去合什麼樣的群更重要。

在《生活大爆炸》中,我對謝耳朵的「朋友觀」最是喜歡。大概是因為學霸如謝耳朵活的太清醒了,所以他從來不會為了贏得友情而去做一些看起來「合群」的事;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孤僻的,謝耳朵對待那些認定是朋友的人,即使一臉嫌棄又挑剔,卻總是離不開他們,關鍵時刻永遠挺著他們。

難道如謝耳朵般不交酒肉朋友的人,就是不合群嗎?不,或許你所看到那個人的「不合群」並非孤僻所致,而是你沒資格踏入他的群體罷了。

4

我們常常被教育:

要和周圍人搞好關係,要合群,選擇大家選擇的就是沒錯的。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們忽然發現自己想去別的隊伍看看,你是否有勇氣大聲說出你的決定,你是否敢於從現有的隊伍中走出來?

很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覺得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著做准沒錯。隨著在大學裡嘗試的東西越來越多變多,開始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於是渴望改變,渴望新的嘗試,卻苦於一些相處狀態的慣性。

他們害怕的不是挑戰自己,而是害怕面對周圍人的態度,因為有人可能會說:「你竟然和我們不一樣了,你太不合群了。」

「大學的時候,為了合群,我沒少和室友一起打網路遊戲,當然也是因為我意志不堅定,別人一推薦有吸引力的遊戲我就忍不住」,我自嘲地笑笑,想起那時候在學校整日曠課玩遊戲玩得昏天黑地。「當我們寢室5人都在廢寢忘食打遊戲的時候,剩下一個人仍然在堅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學習、跳舞、參加活動,即使被嘲笑。

很久之後我終於意識到:沒有人能為你負責,你只能對你自己負責。我知道:「合群」還是堅持自我,這兩者的矛盾已經白熱化了,必須做出一個決斷。於是我開始一個人去圖書館自習,一個人跑到其他學院蹭別人專業的課,一個人準備材料申請出國留學…

真正優秀的人,大多不合群,他們藏身普通市面當中,享受著獨處帶來的寧靜,甘於寂寞,冷靜思考,難以被人理解。

或許正是他們這種不合群的性格,使得他們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優秀之人。

我熱愛劉瑜的那句:

「人要讓自己活得像一支軍隊,

對自己的心靈和大腦招兵買馬。」

我們不該懼怕,也不該抱怨那些沒有陪伴的日子

因為它孤獨,但卻飽滿;忙碌,卻也深刻

它熱氣騰騰,閃閃發光

照亮著每個孤獨的心靈

也照亮著萬水千山

文章轉自公眾號「嗨學長」

原文鏈接: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不合群


推薦閱讀:

為什麼王俊凱一個三觀正人品正的優秀青年被別有用心的人用顛倒次數片段拼接改關鍵詞等造假截圖黑得這麼慘?
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勤奮?
為何一直很認真很努力可還是不能成為像自己期待成為的人的那樣優秀?
怎樣變成優質女生?
對優秀的理解

TAG:优秀 | 合群 | 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