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三十年前北馬跑進250,陳俊衛的跑步人生
三十年前的北馬,會給選手發背心短褲以及跑鞋;那時的關門叫做「乘車」。
還有幾天,2017年北京馬拉松即將在天安門廣場鳴槍起跑,第37個年頭的北京馬拉松,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與體驗,我們拭目以待。讓我們先把北馬的鏡頭調轉回三十年前,1987年的第七屆北京馬拉松,來自坦尚尼亞的朱瑪依坎加以2小時12分19秒拿到冠軍,比前一年日本人兒玉泰介在北馬跑出的世界最好成績慢了將近5分鐘,而北馬的第一位女子冠軍,要在兩年之後才會產生。
這些人都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我的主角是一位1987年第一次站在北京馬拉鬆起點的跑步愛好者,他叫陳俊衛,並不能稱三十一歲的他為年輕人,但站在起點心情激動的他與一個興奮的孩子無異。
十月中下旬的北京秋風瑟瑟,身穿組委會所發的短褲和背心有些瑟瑟發抖,那幾年的北京馬拉松,起點終點都在工人體育場,向南跑到長安街再向西跑到復興門往北跑到折返點,最後回到工體。
1991年北馬的路線圖
那時的馬拉松,沒有跑步APP,沒有GPS手錶,參賽的選手水平也都很高,陳俊衛腳下穿的是組委會發的耐克跑鞋,雖然心裡很興奮,不過有多年跑步經驗的他還是打住了加快配速的念頭,穩步的前進,想著後面留一點力氣,可以超人。那時的北馬只設有補水站,五公里一個,對於訓練完備的陳俊衛已經足夠了。
身邊的選手越來越少,但陳俊衛依然保持了出發時的速度,沒有遇到撞牆,全程勻速,2小時47分50秒,不到4分/公里配速!陳俊衛的強悍的北馬之路就此開始。
註:證書上的陳超,是當時陳俊衛的別名,他當時比賽一直用陳超報名,文章下同。
天生愛跑
陳俊衛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喜歡上了跑步,相比於其他的孩子,他似乎更喜歡遠一點久一點的跑步,在上中學的時候參加了學校3000米的運動會,拿到了第二名。後來做了知青下鄉,回到北京之後進了某家國企單位,但在這期間,他一直沒有放棄跑步的習慣,有機會就自己跑。
27歲那年(1983),國企的師傅看到他的跑步天賦,於是將他介紹給朝陽長跑隊,當時的朝陽長跑隊更像是現在我們常見的嚴肅跑者跑團(如上海的野蠻部落),每周都有集體訓練,參加的人都是喜歡跑步的業餘跑者,有教練帶。87年的北馬也是教練幫忙報的名。
年輕時的陳俊衛
在參加北馬之前,陳俊衛還參加了1985年的北京萬人馬拉松賽25公里組別的賽事,該賽事是由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倡議並得到了國際奧委會贊助,賽事分5KM,10KM,25KM組別,在1985年4月21日起跑,筆者猜測這就是北京長跑節的前身。
在那個沒有手機社交網路的時代,80年代的中國人對於跑步的認識可能大多數停留在單位的運動會以及專業運動員的層面,沒有意識到跑步可以作為一項個人愛好,長期堅持跑步在旁人眼裡是「怪人」,「神經病」的代表。經常有人調侃(也可能是不懷好意)陳俊衛,問他「跑步能賺多少錢啊」,他有的時候也會不好意思,只能說一分都不掙,但還是每天「硬著頭皮」出門跑步,跑完了也就沒有煩心事了。
執行訓練計劃
這是陳俊衛所在的朝陽長跑隊1990年的訓練計劃,訓練內容每周一次,選在周末進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周末「大課」。
訓練內容基本都是超過20公里的大強度訓練,沒有短距離的間歇跑,取而代之的是中距離的反覆跑,距離為1.75KM至4.8KM不等;而圖中的越野跑,多為野路,沒有太多的大爬升。據陳俊衛介紹,當時他所在的長跑隊隊員基本上都完成了一年的訓練計劃,讓他們堅持下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喜歡跑。
圖中具體的訓練內容基本都可以看清,為大家節選一些:
每個月都有30KM以上的越野跑; 每次的中長距離反覆跑總距離多在20KM以上; 10KM測驗沒有達標成績,但陳俊衛在一次測驗中跑了35分10秒; 全年無休
我們還可以在訓練計劃中發現3月25日進行的是NEC天津馬拉松(當年中國的馬拉松幾乎都是日企贊助的),老人家提供給我們另外一張1988年天津馬拉松以及北京馬拉松的共同成績單,我們可以看到上面的教練名叫程軍,是第一屆北馬的裁判員以及教練員。當時馬拉松未完賽不叫被關門,而是叫做「乘車」(上了收容車)。
長跑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更強
對跑步的熱愛以及長時間的艱苦訓練,讓陳俊衛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比賽發揮,在1987年至1991年五年里,連續五次參加北京馬拉松,成績均在2小時47分-2小時51分之間:
1987年 2小時47分50秒;
1988年 2小時50分55秒;1989年 2小時47分36秒;1990年 2小時51分45秒;1991年 2小時48分27秒。
註:證書上的陳超,是當時陳俊衛的別名,他當時比賽一直用陳超報名。
收藏的獎牌以及紀念瓷盤
但1991跑完北馬之後,厄運降臨,陳俊衛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導致五個腳趾嚴重受傷,醫生也建議他不要再跑馬拉鬆了,於是他將近20年沒有參加跑步比賽,只能在平日里慢慢跑一跑,但卻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在五十多歲之後,參加了三次八大處的九九重陽登山賽,拿了兩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可以說身體素質非常出色。
一直跑下去
陳俊衛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退休在家,但他長跑的習慣反而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時間,他會每天上下午各跑一次,無論風雨。每個月的月跑量保持在300公里左右。今年上半年參加了北京長跑節(半馬),跑了1小時40分左右的成績。老人家這幾年都沒有中籤北馬,他希望以後能夠中籤,然後跑到年齡組前一百名,這樣就能獲得北京馬拉松的直通名額了。
我們也許在陳老人家身上看到的是一個跑步強者,但是感受到更多的是對跑步的愛,很多人覺得跑步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兒,但對於陳俊衛來講,跑步是他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需要堅持,跑出去就是了。
推薦閱讀:
※六弦琴上的故事
※一生痴病在山中
※為什麼 2017 年供暖季會出現天然氣短缺,部分地區無法保證生活用氣的現象?
※北京話里說再見的兩種說法「明兒見了您內」和「明兒見了您嘞」哪種是正確的?
※北京正在殘酷懲罰不改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