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最古老的女裝cos,coser們都是漁民,重點是能歌善舞
溫嶺大奏鼓| 大奏鼓是浙江溫嶺箬山漁村的傳統民間舞蹈,漁民們男扮女裝,身穿大襟衣,頭戴羊角帽,耳掛大金環,臉抹紅油彩,跟隨著大鼓的鼓點跣足而舞。大奏鼓舞蹈動作的扭捏作態,與激越粗獷的音樂旋律形成強烈的對比,展示出世代與風浪較量的漁民們的樂觀和豪邁。
遠方的漁港,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漁船,而馬達依舊響個不停,如同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傍晚時分的箬山,清爽的海風迎面襲來,潮起浪涌間,仿若盪起了千年的迴音。
匚中國漁村第一舞
聽聞幾百年前,一群閩南漁民沿海而上,來到了三面環山、有著天然避風港的箬山,便在這裡安了家。依著勤勞與智慧,他們就地取材,以石砌牆,建起了古樸雅緻又可抵禦颱風的石屋。如今的箬山,更有「畫中鎮」的美譽。
這群世世代代打魚為生的「討海人」,自然而然也把他們的民間習俗「大奏鼓」帶來了。這個已在起源地福建惠安消失的舞蹈,在箬山一代代流傳。
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漁民靠著天邊的雲彩識別天氣,劃著木製小漁船,便出海打魚了。漂泊在大海上的小漁船,渺小如一葉扁舟,倘若碰到大風大浪,有可能就回不來了。
一邊是與風浪較量的漁民,一邊是守候在海岸日夜盼著親人歸來的老人和妻兒,海面的每一次波動,都牽掛著彼此的心。
於是,每次出海歸來時,村裡人便集合起來,他們在大海邊打起鼓,跳起舞,迎接每一個人回到家裡。幾百年過去了,這種迎接親人的形式,就慢慢演變成了如今的「大奏鼓」。
匚向著新生跣足而舞
如今的里箬村,便是往時「箬山」的中心,陳清標是地地道道的箬山人。簡單的服飾,略帶沙啞的嗓音,初見之時,便能感受到他漁民式的坦率。
他告訴我們,上一輩人曾說,最早的時候,跳的人都是留守村落的婦女和孩童,後來慢慢演變成男性。男扮女裝,大奏鼓便多了份詼諧幽默,也逼真地演繹了他們在海上與風浪搏擊的激昂、豪邁。
小時候,陳清標是跟著爺爺爸爸他們跳的大奏鼓,學著他們的樣子,慢慢便有了興趣,一晃40多年過去了。如同年少時的他們,這片土地上,小至13、4歲的少年,老的如74歲陳德福,69歲陳祥標,也都還在跳著大奏鼓。
匚大奏鼓之父陳其勝
說起大奏鼓,有「大奏鼓之父」之稱的陳其勝是不得不提的。而這也是我們此次採訪拍攝的一大遺憾,因為就在我們趕往箬山的幾天前,他剛剛過世了。
「大奏鼓」原名「車鼓亭」,這個響亮的名字便由陳其勝等人定下的。陳其勝是箬山人,在擔任文化員之時,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看到當地有人在跳這種古老的舞蹈,便對大奏鼓的舞蹈、隊形、服飾作進一步的挖掘整理。時光流逝,滄海桑田,他的功勞也被一代代箬山人民記在心裡。
經過不斷的嘗試,他在舞蹈中加入了「扭腰打胯」的動作元素,在「男扮女裝」的基調中誇大了女性的陰柔,又以漁民自身樂觀的陽剛之氣,增強了舞蹈內在的張力,才有我們今日所見的大奏鼓。
身穿藍黃大襟衣,頭戴羊角帽,耳掛大金環,臉抹紅油彩,光腳板,佩帶腳鐲和手鐲,大鼓一敲,嗩吶、木魚、銅鑼、銅鐘紛紛動起來,便有一種輕鬆、熱鬧之感。
匚帶著魚腥味的靜謐時光
這個深藏民間,本為漁民習俗的地方舞蹈形式,也在一次次的曝光中為世人所知,並於2008年入全國非遺之列。陳清標告訴我們,如今也有一些人過來邀請他們參加商業演出,用這種隨心而動的熱忱和歡意,「迎接每一樣東西」。
半年在家,半年出海,這是傳統的漁民生活,而如今,「有的人上班,有的人開店啊,還有搞攝影的、安裝的,水管啊電線路都有」,漁民的生活也日益豐富起來。
這個古老的村落,不知何時起,前來遊玩的人也多了起來。海鮮,民宿,甚至早上帶有魚腥味的空氣,都成了千里迢迢的尋覓。
這片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土地,便成了詩意的遠方。大奏鼓,是海洋的問候,是新生的希望,也是輩輩相傳亘古不變的祝福。
風如洗,月如鉤,夜幕時分的箬山,景色格外宜人。悠長的小徑里,坐著年邁的老人,她們熱切地向我打著手勢,說著我似懂非懂的語言,恍若故事還很長。小漁村,大奏鼓,這裡的一切本身便是見證,本身便是故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