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的人,都在想什麼?

題圖:牛津的Dining Hall, 記不清是哪個學院了。

上周我在牛津,參加了世界經濟論壇YGL(Young Global Leader 全球青年領袖)為期四天的活動。

全球青年領袖是神馬東東?官方介紹在這裡: Young Global Leaders

「全球青年領袖論壇是一個由八百多名四十歲以下的傑出青年組成的社區,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世界各地和各類利益相關者團體,積極進取並關注社會發展,並致力於為發展排除障礙。」

YGL是2006年開始的,有5年期限,所以現在的800多人里有一半「Active」 ,一半校友。我有幸在2016年成為其中一員。我的推薦人之一是貝塔斯曼創投的中國負責人龍宇,她也在奴隸社會發過一篇文章。全球青年領袖裡的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遠了講有法國總統馬卡龍(當時是法國經濟部長),臉書的小扎,近了講著名攝影師陳漫,央視著名英文主持人田薇,演員姚晨,果殼的姬十三,耶魯北京中心的Carol Li,黑土麥田的秦玥飛, 還有十年農人石嫣等等,還有很多優秀的同齡人。

這一次在牛津的活動,有4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YGL。有做到自己國家部長,司長的,有著名教授,有創立和掌管幾萬人公司的 CEO,有建立 NGO 解決巴以衝突的,有著名的媒體人,等等等等。總之,非常了不起的一群人。

趁著回憶還鮮活,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一群人在一起,都在講什麼,思考什麼問題。四天的內容非常充實,所以這篇文章註定是掛一漏萬。這裡講講幾個我印象深刻的重點。另外今晚我會做一個小直播,深入分享幾個小題目,參與方式在《世界「頂尖」的人,都在想什麼?》文末。

一、關於個人領導力

這次的主題是「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我翻譯成創變領導力。聽起來是一個大的嚇人的題目, 但其實非常「個人」,而且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到。

1,首先講的是我們如何看「成功」,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框架,就是下面這個圖。

字面的意思之外, 如果進一步延伸, 可以這麼講,橫軸對應的,是我們的「簡歷」,縱軸對應的,是我們的「墓志銘」。大家也許一看都明白, 最好的人生,是在右上角的, 是我們的「簡歷」和「墓志銘」一致的。但這是不容易做到的。 因為各種內因和外因。這也就到了第二步。

2,我們都在我們編織的故事裡

第二步,講的是我們如何看待「外」和「內」因。 也介紹了一個很簡單但是非常強大的框架, 就是「三個空間」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這三個空間里。

第一個空間是「事實」 。就是發生了什麼,這個空間對應的是「現在」。

第二個空間是我們對這個事實「感受」,或者「觀點」,「判斷」。 這個空間對應的其實是「過去」 ,因為我們對一件事的感受,往往和我們過去的經歷和個人歷史有關。

這兩個空間對應起來,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的「故事盒子」。 Story Box - 我們其實不是生活在事實里,而是生活在我們圍繞事實編成的故事盒子里。

講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個事實是, 客戶對我們團隊的工作很不滿意,罵了一通團隊,提了很多意見。 同樣一個事實,但是我們的「故事」,可能很不同。 第一種可能的故事是,哎我又失敗了一次, 我就知道我不行, 這又一次被證明了,我去哭一會。第二種可能的故事是, 這個客戶水平太差了, 上一次我就覺得他們不行, 這有一次被證明了。同一個事實,可能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故事。 而這兩個故事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那我們過去的經歷經驗套現在的現實。都沒有太多的正面作用。

但真正的「殺手鐧」在第三個空間,就是我們的「願景」,這裡面是我們價值觀, 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承諾,我們的創造力,或者更深層次講, 我們的自我認知。 你也許猜到了, 這對應的是「未來」。也只有在這個空間, 我們才能夠打破這個「故事盒子」 的循環。

如何到第三空間呢?就是想「我是誰」。 這個聽起來很虛,那就還是以我們被客戶罵為例。被罵了,的確不高興。 想想我在這裡的角色是什麼?是團隊來給客戶解決問題的。這個「罵」,後面折射的問題時什麼?客戶提的是他們真實的需求嗎?我們團隊是真正的理解了需求么? 我最大的長處是什麼?假設我是「創造者」, 那我是不是重新審視我們對問題的定義,從而可以創造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就是到了「第三空間」才可以能有的新的「故事」。 而不是框在過去的盒子里的「故事」。

這裡的核心,是想「我」是誰,我深層的價值是什麼。

所以英文有一句話講,He who can not change the very fabric of his thought will never be able to change the reality ,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如果希望改變下一個「現實」,從理解和改變自己開始。

其實這一點上,古今中外的大師都是相同的。王陽明三十七歲,1508年龍場悟道,「始知聖人之道, 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有誤也」。其實說的是一個意思,就是聖人之道在「第三個空間」。

「吾性自足」這四個字,大概是陽明心法的「法眼」,就是悟到,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內心。人的開悟之道,不會來自向外找的抓手,而是來自於向內看。我們的內心其實有無盡的寶藏,無盡的力量,但是我們在俗世,經常會忘了自己內在的這寶藏的力量。

但如何讓自己能到「第三空間」去,其實是有方法論的, 今晚的小直播我分享一下我的「三板斧」。

二,關於領導組織和變革。

個人領導力之後, 是如何領導組織。

這裡講的人是Tim Jenkens,講Strategies for Change,變革的戰略。

這裡也有一個簡單而強大的思維框架, 如何引導和實現變革。其實無外乎四個戰略:

第一是教育 - 就是有說服力的數據。

以控煙為例,有大量的方法是這一類的,用各種數據說明吸煙有害。

第二個,也是讓我最驚艷的一個戰略,是「參與」

這裡Tim提到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實驗里用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黑人孩子,在各種逆境中,克服困難成長為一個學業優秀的畢業生的故事。實驗過程就是把這篇文章給兩個組的學生看。對照組的孩子看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文章。 實驗組每個人看到的文章基本一樣,除了一個小細節:文章里加了一個信息,即這個黑人男孩的生日(只是日和月)。但是心理學家做了一個設計, 每個測試的孩子看到的文章里的這個黑人男孩的生日,恰巧也是自己的生日(比方說參加實驗的學生大衛的生日是3月1號,他讀的文章里,這個黑人男孩的生日也是3月1號)。讀完文章實驗就算結束了。然後心理學家在學期末看兩個組孩子的學業成績。 結果令人非常驚訝,測試組的孩子們的成績,竟然平均比對照組高出60%。

也許大家看出來了, 因為測試組的孩子「帶入」了自己,潛意識裡覺得這篇文章里講的就是自己 。這就是「帶入」 、「參與」在引導行為改變中的重要性。

第三,是「激勵」,這個也比較好理解, 做到了有獎勵。

第四,是「懲罰」 ,就更好理解了,做不到就有「惡果」,最典型的是執法了。

希望人們改變行為,大家想想,無非是上面四個方法。理解到這裡不難。但其實難點在於,對什麼樣的人群,應該用什麼方法,還有以什麼順序用。

這裡有一個練習。 假設公司要進行變革, 你發現公司有四類人:

第一類是公開大聲支持的,有10% ,第二類是公開表示反對的,也有10%,第三類是沒有公開表示,但是支持的,40%,還有第四類,就是沒有公開表示,但是反對的。

現在問你兩個問題:

1. 如果你對每一個群體選擇一種影響策略 ,你會選哪個?

2. 你用什麼順序去影響, 從哪一個群體開始, 然後是什麼順序?

大家不妨自己想想。 周三的直播里我也會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想的。

三, 藝術和領導力

這次去牛津如果有什麼讓我驚艷的,是藝術在領導力培訓里的應用。

有一個下午來到牛津的某一個 college 的教堂里,幾個唱詩班的成員,一個指揮,坐在我們中間。然後問誰願意試一試去做合唱指揮。我們當時都很懵,也不知道他們要唱什麼,能唱什麼。指揮問誰想試試,我想至少我在學校的時候做過合唱指揮,就舉手第一個上去了。

一抬手,沒想到天籟之音飄來,穿著體恤仔褲的那些唱詩班成員,男高音,女高音,中音,低音,美妙的合聲,就這樣唱起來了,跟著我指揮的節奏。下面有一段同學拍下來的我的小錄像, 希望不要讓大家的想像失望。

https://www.zhihu.com/video/886535639586177024

但神奇的是,通過指揮,那位真正的合唱指揮對我們每個人領導風格的洞察。比方說對我,他說你不夠直接,你 negotiate 的時候多,你在和你的合唱團談判,這是不好的。於是讓我再試一次。於是有了下面這一段。

https://www.zhihu.com/video/886252442000453632

是不是很神奇,音樂,合唱,是人和人之間最自然也是最深奧的一種交流方式。 因此指揮30秒鐘的樂隊能傳遞的信息和讓我們對自己的洞察,可以遠遠大於,也遠遠深於語言。

我覺得是神奇無比的經歷。

最後一個下午,我們坐在教室里,來了一位樸實無華的中年婦女,但短短10分鐘後,我們都被她痴迷。

她是一個戲劇演員。但也是戲劇在領導力中應用的一個培訓師。一下午,一個人,給我們設計了一個無比震撼的戲劇體驗。震撼不是因為布景貨道具(顯然沒有),而是因為講戲劇中人的心路。我們用的例子是 1599 年莎士比亞寫成並上演的《亨利五世》。講他的 Journey , 講他從一個花花公子到國王,如何樹立威信,講他如何在被困三個月,1萬軍隊剩5千殘兵,如何激勵將士能進行最後一次攻城,講他如何在被八倍於他軍隊的敵軍的包圍和第二天一早可預見的屠戮前這一夜的心理鬥爭和舉措。可謂跌宕起伏,氣象萬千。

這種種,何不是領導力的精髓!用這樣戲劇的方式展現和分析,真的是直擊心靈。 無比震撼。

我在感嘆這無與倫比的經歷的時候,也在想。類似這樣的「領導力」的例子,中國的古代典籍,三國演義里比比皆是。但我們還遠遠沒有把這些還原到個人選擇,而作為現代領導力培訓的資源和靈感豐富源泉。

英國這方面真的讓我們嘆為觀止,牛津大學12-14世紀的建築,在2017年的今天還在用,而且生機勃勃。

唱詩班這樣的藝術形式,成為我們談及現代領導力如此有魅力有功用的工具。1599年, 對應於我們明朝時的戲劇形式,用在當今最「頂尖」的領導力培訓里。這種文化淵源和當代問題的完美結合,讓人無限敬仰,無比感慨。

最後,這次我聽到的最深刻的一課,是來自 Ian Goldin 的。是牛津 Martin School 的建院院長,非常了不起的學者。講世界未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和趨勢。我知道他很牛,首先是因為他在達沃斯的講話可謂字字珠璣,第二是因為八卦說如果公司請他去講一個小時世界大勢,費用說10萬英鎊。讓我們免費聽到的1個半小時乾貨滿滿地講課,絕對是賺到了。

他的講話信息量巨大,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泰坦尼克的照片,說現在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和全球範圍內的挑戰,氣候變化,疾病,人口結構變化,人工智慧發展等等,而我們現在的國家和世界治理體系,好像每個人管自己的小包廂,都管的不錯,但是作為世界,沒有人在船頭的船長室看大船的方向。在現在的國際環境里,有這樣的共識很重要,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治理的體系。因為我們即將駛入的未來,對所有的人來講都會是陌生的。

他的很多觀點,在新書 Age of Discovery 里,8/26 這個周末剛在中國上市,提議大家一起讀,我們一起理解當今和未來的世界。

本文原發於我和先生華章開的公眾號:奴隸社會(ID: nulishehui),分享不端不裝,有趣有夢,現實的理想主義者的原創文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推薦閱讀:

《職場文化》團隊領導力培訓
西遊取經團隊的組織結構像美軍海豹突擊隊?
我不看好任正非排隊打的
當好一個大哥比你想像的難得多
你有哪些大幅提升領導能力的經驗?

TAG:职场 | 领导力 |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