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傳統媒體死了,新聞學院反而越來越活躍?

01。

因為傳統媒體本身就是制約新聞學院發展的障礙。

以前,新聞學院的使命就是為傳統媒體培養和輸送人才。

但傳統媒體是一個極端封閉的行業。

其一,傳統媒體的運作空間是極其封閉的。

在社會活動中,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有其生存模式,但放眼比較,唯有傳媒才需要既to B(business)(廣告市場),也要to C(customer)(受眾市場),更要to G(government)(黨和政府)。

用大白話來說,傳媒的運作必須做到同時讓廣告主滿意、讓讀者觀眾滿意、讓黨和政府滿意。傳媒的運作必須在B端、C端、G端所構成的三角形邊界內小心翼翼的開展。

但這三個主體的訴求往往是不一致,甚至是衝突的,因此,力求平衡的傳媒,其實際運作空間只會比這個三角形的限定範圍更小。

其二,傳統媒體的組織形式是極其封閉的。

傳統媒體首先是一個體制內組織,其人員容納限度是極其有限的,其人員進入門檻是極高且極不透明的。

君不見,近三十年來傳統媒體市場化改革的一條主線便是用人機製革新。雖然央視、都市報們在這方面探索出了一個個可資標榜的案例,但因為體制內基因的頑強,傳統媒體封閉的用人機制始終沒有被打破。

上世紀90年代,央視通過台、頻道、公司等多元化聘用方式,將封閉的用人環境用市場化的方式打開了一個缺口;都市報們也通過一線全員聘用的方式,引入了一大批生力軍。

但這種「存量不問,增量改革」的改良模式,始終無法徹底突破整體的封閉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同工不同酬,權責利不對等就是突出的矛盾。

那些通過市場化方式進入的員工在享受完畢市場化初期的紅利後,逐漸開始承受封閉體制不公的壓力,這為後來傳統媒體人才的大量流失預埋了伏筆。

在傳統媒體內部,有編製的被稱為「皇軍」,無編製的自嘲為「偽軍」,就是這種現象的生動體現。

封閉既抑制活力,更扼殺發展。用經濟學解釋就是,傳統媒體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其資源利用效率是極其低下的。在互聯網到來之前,這種低下的效率由於壟斷性而沒有遭到挑戰。

大學的新聞學院,將自己的培養目標寄望在一個極端封閉的行業,那麼其自身學科專業的停滯、過時與邊緣化,難道不應該是必然的結果?

02。

互聯網「撕碎」了傳統媒體壟斷傳播渠道的封閉結構。

以前由為數極少的幾家傳統媒體所壟斷的中心化的傳播渠道分崩離析,碎片化了。

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內容平台開立賬號,這個賬號,就是一個媒體。

擁有百萬級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其影響力可以類比曾經的一份都市報。以往每一個省,有1到3家都市報,而如今百萬級粉絲的公眾賬號最保守估計也應該有一萬個。要是統計長尾巴上那些垂直賬號則更為驚人吧?

媒體的碎片化徹底顛覆了傳播需求方的思維觀念和操作方式。

以前,媒體行業的買方,即黨和政府、廣告主、受眾們即受制於選擇的匱乏,更受益於選擇的匱乏。

比如廣告,因為媒體稀缺,只要鎖定央視,便能輻射全國;比如公關,因為媒體稀缺,只要搞定幾個大媒體,便能控制社會情緒;比如宣傳,因為媒體稀缺,只要通過新華社、央視和人民日報們,便能營造輿論氛圍...

而現在,當互聯網將媒體作為一種產品功能,無成本、無門檻地賦予普通民眾時,傳播的「權力圖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能夠藉助互聯網發布自己的聲音。

基於互聯網的信息交往成為整個社會最為基礎的互動方式,這倒逼傳播越來越成為絕大多數組織與個人的標配能力。

互聯網以現實的方式,徹底粉碎了自成立之初便困擾新聞學院的」新聞無學「論。

因為互聯網時代,不尊重新聞傳播規律的組織和個體即刻就會受到現實的狠狠懲罰。這已無需舉例說明。

03。

封閉導致僵化,混亂帶來活力。

當「新聞的真實性」,這種以往只會發生在新聞學院內部的小眾專業討論,經由公眾號言論危機而在微信公眾號,甚至普通人朋友圈和評論里被熱烈討論和廣泛普及時;當各行各業都在討論公眾號的傳播機制時;當幾乎所有創業者都在關心內容如何變現時...

「破界」已經在新聞傳播領域現實發生。

新聞學院不再是傳統媒體的專供。

新聞學院正第一次面對一個時代機遇:將有可能從為一個極度封閉的行業提供專屬服務的機構,轉型成為對接「社會大需求」機構。

這是個偉大的時代,障礙已經掃清,新聞學院,現在看你的嘍。


推薦閱讀:

Nut graph 在中文語境下是什麼意思?
如何看待新聞的真實性?
都說新聞專業是個雜學,怎樣使學習本專業的做到「雜家」?
念數據新聞、黑客新聞學、社交媒體新聞等新聞學院新型課程的體驗是什麼?
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的選擇?

TAG:传统媒体转型 | 新媒体 | 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