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抓住幸福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氣?
1
「為什麼我們會愛上那些不在乎我們的人?」
「我們只接受我們認為自己配得上的愛。」
這是《壁花少年》里擊中我的一段台詞。
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被溫柔、周全、無所求愛過,連父母對Ta的愛都附加著「要聽話」、「要成績好、工作好」、「讓我有面子」等諸多前提時,有一天,當Ta很好運地,遇到一個真心很喜歡TA的人,你猜Ta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大概率是不信,而非狂喜。因為從小到大,Ta熟悉的是人們之間,以愛之名,相互要挾、利用,甚至傷害。Ta知道如何在這樣的世界裡保全自己,那就是——無論如何不付出真心。
當你不在乎,也就不會被傷害。
至於全心愛一個人、讓自己卸下防備,全然靠在對方懷裡,袒露傷口和軟肋,對Ta而言,是太恐怖的事情。Ta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光是想一想,都會覺得不安。
Ta記得父母之間是如何爭吵、打罵、歇斯底里,也記得自己曾如何努力想要討他們歡心,卻發現父母更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小時候要求Ta努力學習,是因為「你考這麼差,真給我丟人」,長大後要求Ta結婚生子,則是因為「你不結婚不生孩子,我沒臉見人」。父母從來沒問過Ta一句:「你開心嗎?」
Ta想,親子之情,世人口中最深的羈絆,也不過如此,那別的,就更不可信了吧。
Ta想,也許這個世界上有真愛,但那也是發生在別的幸運兒身上,不會降臨在我頭上。
可是,如果真的降臨了呢?
Ta很可能會條件反射般覺得自己不配,「這麼好的人怎麼會愛我?是有什麼目的吧?」覺得對方看上的是自己的錢、臉、身材、名氣……,總之不會是自己這個人;是一時迷戀,玩玩而已吧?
即使進入感情,為了安全感,Ta也會一邊若即若離,不給許諾,不擔責任,一邊不斷要求對方給出愛的證明,甚至做出挑戰對方底線以「考驗」感情的事情。
而且,Ta越是打心眼裡不信,對方真的愛自己,越是無比渴望這事是真的。
之前看DC漫畫改編的《自殺小隊》,只是部爆米花電影而已,但我被1個情節戳了心——
超級罪犯小丑被小丑女「哈莉·奎茵」表白後,讓她從高樓上跳下去證明真心,小丑女毫不猶豫,縱身一躍,小丑的面部表情從開始的不屑、無所謂,到意識到對方玩真的之後的驚訝、怔忡。
小丑隨之也跳了下去,從樓下染缸里救起了幾乎喪命的哈莉。那一刻,不信任何人的小丑用一種讓對方為自己去死的極端方式獲得了對愛的信心。
但現實中,大家都是普通人。即使一個人,心中因為愛多了忍耐恩慈,那也是有限的。如果一直被試探、不信任甚至挑釁,漸漸地,心頭那把火也就滅了。而那個本來就不信愛的人,更加覺得,什麼真愛?都是騙子!
2
關於如何獲得幸福,日影《下妻物語》里,有句台詞讓我印象深刻:「抓住幸福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氣。」
對於父慈母柔、生活平順、被呵護長大、安全感滿滿的人來說,被愛也好,感覺幸福也好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句話不適用於他們。
這句話適用的是我在上文里提過的那些沒有那麼好運的孩子。
為什麼對於他們而言,抓住幸福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氣呢?
不是說痛苦嗎,那為什麼還要忍受呢?為什麼不直接擺脫,去追求幸福呢?
答案很簡單:雖然現狀痛苦,但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痛苦。換句話說,這痛苦是熟悉的,是已知的。
至於幸福,至於真愛,至於那些閃閃發光美好璀璨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是陌生的,遙遠的,不熟悉的,只存在於童話書內、電影里,別人的生活中。完全信任,相互交付的親密關係,對TA而言,是一種未知的體驗。那是一種什麼狀態呢?TA不清楚。
而人是會本能地害怕未知的。這是進化過程寫入我們血液里的基因。
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遠古時代,一群原始人走在原野里。突然視線里出現了一隻老虎,對於他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人生第一次見到這個龐然大物,這群人里,看到未知動物不知道害怕和逃跑的人,顯然比第一時間就知道恐懼並逃命的人,更容易死掉。而我們是那些看到未知事物知道害怕的人的後代。
很多時候,我們把未知等同於恐懼;把已知等同於安全。哪怕已知一點都不美好,我們也不敢對著未知踏出一步。
於是,很多人雖然渴望愛,但依然會繼續待在「動什麼也不動感情」的世界裡,那是他們熟悉的世界,安全、確定、可控。
曾經有個來訪者,非常焦慮地問我,她愛上一個各方面都不如她現任男友的人。對那個男人動心的瞬間——她回想起來,覺得很荒謬——是有次朋友聚餐,那個男生喝多了站在椅子上搖搖晃晃唱歌。
「我覺得那刻的他很熟悉、很可愛,讓我想起我爸,我爸喝多了也會這樣。」她緊接著補充:「我這是戀父情結嗎?我難道潛意識裡對我爸有什麼非分之想嗎?」她對此很緊張。
心理學上的「戀父情節」,並不是字面意思上,愛自己的父親。簡單來說,大概是這樣狀態:兒時曾匱乏過父愛,長大後會被那些和父親有類似特質的人吸引,渴望在對方身上獲得父愛的代償。
在她的案例里,酗酒雖然是她眼裡父親的缺點,但這個缺點也是她生活中熟悉的一部分——從小她就看著父親喝醉、和母親爭吵。她把對方身上這個她熟悉的特質當成了安全、可依賴的信號,甚至因此心動。
問題是,已知、熟悉並不代表一定安全。最簡單的例子,絕大多數強姦案件都發生在熟人之間。
你熟悉的事物,比並不一定會比陌生的更能給你幸福。因為你過去熟悉的可能是不那麼健康、美好、幸福的生活狀態。你需要仔細鑒別你熟悉的一切中,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哪些其實是在傷害你,並作出相應改變,去探索新的、能讓你幸福的生活可能。
3
其實不僅是感情,在很多別的事情上,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
不過放輕鬆啦。
這種"過度恐懼未知,不願改變現狀"的病,人人都有,只是癥狀深淺不同。
之前看HBO美劇《捫心問診》,我最震撼的是,劇中那位被病人視為神一樣存在的、有著30多年執業經歷的心理諮詢師的Paul,活到57歲時,通過和督導的諮詢,才意識到,自己在過去的半輩子中,其實為了抓住熟悉帶來的安全感,一直在逃避真實生活。
很多年來,Paul都把自己缺少變化、死氣沉沉、只關心工作的生活狀態,歸因於,他童年時因為要照顧躺在病床上的母親,缺少和同齡人交往、玩耍的經歷,因而過早喪失了青春活力。
督導詳細問了,Pual當時的生活狀態後指出,雖然要照顧母親,但他其實依然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為什麼漫長的在校時間裡,他只是站在操場鐵絲網外,看其他孩子玩耍、奔跑,而不是加入其中,結交新夥伴呢?那並不會影響他照顧母親。
Paul反問:「你覺得這是我自願的?覺得我就是想在母親病床前度過少年時光?」
督導一針見血:那是很慘,但同時那也很安全、熟悉。
那也比另一種選擇——在新學校里,克服羞澀,冒險認識其他同學,不怕被拒絕地去交朋友,加入社團——容易多了。後者,對他來說,是陌生的,未知的,也因此被他在潛意識裡劃歸為不安全的。
在如今57歲的Paul身上,依然有當年那個貪戀熟悉帶來的安全感的小男孩的影子。
在知道父親得帕金森去世後,他強迫症似地換了一個又一個醫生做體檢,想確切知道自己是否也會得病,為此工作、生活、感情都陷入停擺。好像不知道結果,就沒辦法過日子了。
督導問他,如果已經確診患病,他會怎麼做?
他答:也許會關了診所,週遊世界。
「那如果確診沒得病呢?你也會關了診所,住得離孩子更近嗎?」
她指出,Paul所謂的「靜觀其變」,其實是「停滯不前」。
Paul不願意接受未知的命運,想拿到確定答案後,再行動。
但問題是,生活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時刻處在變化中。等待確定答案的過程中,組成他生命的時間在白白流逝。生命就這樣被浪擲在等待中,這是最大的劫難。
他需要做的是,放開對確定性的執念,拋開病情診斷結果,主動對生活做抉擇。
看這段時,也讓我反思了自己。關於未來我有很多設想,比如寫小說、當編劇、出去讀書,但我為什麼沒有著手去做?是什麼阻擋了我?
我是不是也因為害怕踏足未知領域,而蜷縮在自己熟悉的洞穴,放任內心被無所作為的羞愧、糾結、焦慮等一堆負面情緒嚙咬?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面對不確定性,我們都需要學會拒絕被因未知而生的恐懼束縛,告別已知帶來的虛妄安全感,步履不停,奇蹟和發現,才會進入到你的生命之旅中來。
這並不容易,但試多了,你會愛上的。
推薦閱讀:
※家長該立志把孩子培養成「人生贏家」嗎?
※同样不太富裕的物质生活,为什么有的人就能过得有滋有味?
※怎樣戒掉零食?我想健康生活。。?
※有錢人幸福么?
※投資一萬,五年翻五十倍,厲害了我的大媽!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