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教中國化」

導讀:

這兩天 「道教中國化」的說法,引起了一些道士的熱諷冷嘲:道教是本土宗教不需要中國化,應該讓外國道士中國化,這是個笑話等等。貧道覺得之所以政府提道教中國化,不是失言,而是政府憐憫道教現狀、回護道教形象,不想直接打臉,不想扇道教幾個耳光而已!

正文:

在中國道教協會六十周年大慶的會議中, 俞正聲希望道教界繼續服務國家大局,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對教義教理作出符合時代進步的闡釋,促進宗教活動規範有序,更好地堅持和深化道教中國化

「道教中國化」的說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詫異,更引起了一些道士和對道教現狀不明白的人熱諷冷嘲,說:道教是本土宗教,不需要中國化;應該是政府搞錯了,這是個笑話,應該鼓勵其他國家的道士堅持道教中國化路線等等言論

貧道覺得應該對「道教中國化」進行解讀,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有「道教中國化」的說法。

之所以提道教中國化,我個人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是因為政府憐憫道教現狀、回護道教形象,不想打道教的臉而已,潛台詞是:道教目前太不爭氣,又不想扇道教幾個耳光而已,你們要真正現代化啊,不要再這樣做扶不起的阿鬥了!

真實的意思是道教目前的發展已經頑固不化、抱殘守缺、嚴重與當代中國的發展脫節了,別的宗教在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佛教的與時俱進和發展,包括外來宗教對中華文明的侵蝕!

很多人在憂心傳統文化的流失,甚至很多人把希望寄託道教身上,但是道教不爭氣啊,仍然抱殘守缺、迷信橫行,甚至還有敵視科學進步、仇視無神論的現象。

道教是本土宗教,很多中國人打心眼裡想讓道教好好發展,但是,道教在幹什麼?看看北京白雲觀我們就知道了,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呢?

「道教中國化」說白了,就是讓道教徒適應當代中國的發展變化,對教理教義進行符合時代的詮釋,真正做到愛國愛教、與時俱進、擁抱變化、踐行大道,為當代中國的發展而努力,真正為當下的中國人而努力。

道教是以信仰「道」為最高信仰的宗教,道教的科儀儀軌非常重要,作為道教傳承的重要部分傳承下來,道教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維護道教組織的存在,不應該成為表演道教科儀的活文物,而應該作為當代中國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們應該守護道教,讓道教能夠發展進步,道教是屬於祖師爺的宗教,更是屬於我們的宗教,一位重複祖師爺的路沒有意義,我們應該讓道教在當代中國,綻放屬於道教應有的魅力和光芒!

對於一些道教徒,道教中國化的問題,我想這樣說:有時候別給臉不要臉,不要把對你的維護看成讓你遭受了不公,為你考慮,是不想讓你難堪而已。

「道教中國化」的「中國」兩個字的意思就是「中國道教協會」的「中國」的意思,不是唐宋元明清,不是中華民國,而是當下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道教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道講今生,道教要真正活在當下,用符合時代的方式詮釋道教、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道教協會六十周年大慶祈福法會在北京白雲觀進行

2015年,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修道應該安什麼心》,大家可以閱讀下,我也摘錄部分節選:

不可否認,任何宗教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選擇道教作為自己的信仰,並不是意味著道教就是完全正確的,道教是更適合我們了解認知真理的一種方式。

那道教究竟該弘揚什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道教徒應該回應社會的一個問題,道教就是為了武術、健康、養生而存在嗎?道士就是為了自我修行而修道嗎?我們要把道教變成活文物嗎?

當然,這樣就會衍生了更多問題:

修道的目的是為了修建更多更大更宏偉的道觀嗎?

修道就是為了自私的逃避社會追求自我成仙與世無爭嗎?

修道就是毫無愧疚感的享受十方信眾的供養嗎?

憑什麼信眾要供養宗教徒?在供養的同時,宗教應該回饋社會什麼?

隱居修行是自私還是清高?究竟為什麼而修道?怎麼樣弘道才能對得起信眾的供養?

一、道教應該弘揚什麼?

這麼多問題,最基本的就是道教應該弘揚什麼?固守陳規嗎?重複前人嗎?修廟練武嗎?修真避世嗎?長生不老嗎?讓自己的道觀更華麗嗎?讓神像更莊嚴大氣嗎?

不可否認,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道教相對較多的保留了傳統文化的部分精華,比如服飾、禮儀、建築、音樂、典籍、傳承等等,出去旅遊,很多人往往也嚮往去山清水秀、氣勢恢宏的道觀。

但是再美的景觀,都只是景觀而已,哪怕看遍天下道觀,最終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景色之外,就是道士;那麼是遇到仙風道骨、一塵不染還是利欲熏心、求財騙色的道士?是趾高氣昂、清高冷漠還是污言穢語、乖張暴戾的道士?是白髮白須、神仙模樣還是兒童純真、稚心不改的道士? 宗教徒是天然的正義者或者好人嗎?

不要認為你遇到的道士就是你認為的道士,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道士,任何團體都有好人和壞人,都有各種目的的人進入,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修道不是統一一個口徑,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道路,如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漢姆雷特一樣,修道也不是都為了成仙。哪怕再宏偉的建築,再華麗的神像,都是表象,都是外殼。

很多人參觀道觀後,對道教失望,為什麼失望呢?

他們不是對建築失望,不是對景色失望,是對人失望,是覺得在這裡,沒有感受到應有的文化氣息,再華麗的服飾、再輝煌的建築、再神奇的武術、再健康的養生,都抵不過人心,沒有道士的道觀如同沒有靈魂的植物人一樣。

論武術、養生、服飾、禮儀、建築、音樂、典籍、傳承、戒律等等,總歸要看人,要看這些表象下包裹的人心。道教本身,建再多的廟宇、說再說的神通、印再多的書籍、耍再帥的功夫,都抵不過對人的認可。

每個道教徒對道教的認知也不同,道教也如同山巒被籠罩在霧中,不僅僅是江湖人士,道教中也有人利用各種玄奇去騙人,利用各種華麗的外衣去吸引人甚至蠱惑人。

各種江湖騙術、各種修仙傳說、各種法術培訓就成了斂財的手段,我們不否認道門五術,道教的很多手段是傳統方式認識並祈求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但是,道術被太多人簡單的利用來謀財。

網路的發達,可以瞬間用各種虛假的資料包裝一個人,鑒於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實地考證,也就造成了更多的騙術;層出不窮的高人大師、隱世門派、隔代傳承、神仙弟子等等,無不消費道教的術數,利用人們對道教的好感,以各種名目獲取利益,並在不斷損害道教的形象。

我個人認為,道教首先弘揚的應該是文化,是回歸道家的本質。道術雖然可以作為吸引人的手段,但是互聯網碎片化的情況下,更多人關注的是玄奇和負面信息。

玄奇手段固然可以吸引人,當時更容易被人利用,道教存在很多優秀文化思想,承載著太多文明精髓,不能為了吸引人,便過於宣揚玄奇。

如果我們選擇弘揚正信,註定要付出更多,這條路註定難走,也註定引來更多人的非議;只不過道教現狀已經如此,我們向前走,說不定能走出一條新路,固步自封的話,只能慢慢被時代遺忘,讓誤解更大範圍的滋生。

如果我們選擇弘揚正信,註定要捨棄更多,註定要學習更多,註定要包容更多,眼界要放寬,腳步要踏實,格局要抬高,行為要謙恭。

(有刪節)

三、不要把道教做成活文物! 對待傳統文化,很多人有種葉公好龍的心態,喜歡華麗的文物,喜歡放在博物館裡的珍藏,談到珍藏背後代表的文化,卻視為迷信。

對道教也存在這種心態,認為道教保存了文化、服飾、禮儀、建築,為了保存而保存,為了道教而道教,認為穿上道袍、練練功夫、談談養生、說說玄奇、拽拽古文、聊聊長生、侃侃神仙就是道教的全部了,活生生的把道教做成文物;動物放在動物園裡被參觀,道士放在道觀里被參觀,動物展示的是形態,道士展露的是功夫;道教的存在不是與時俱進的鮮活存在,而是在模仿古人,在COSPLAY,在當代社會不合時宜的效仿古人。

但是道教從來不應該是活文物,道教的發展在歷史上一直緊跟時代潮流;來源於生活,再反饋與生活,來源於當下,再回饋與當下,道教修行不是孤僻的自我修行,不是做清高的出世神仙。

修道不是為了出世而出世,不是為了逃避而清高,如果清高的不問塵世的修道,與一隻落在山裡的臭拖鞋有什麼區別?哪怕是一隻香拖鞋,也沒有用處啊。

追求全封閉的自我修行,尋求自我的超脫,還讓別人崇敬自己、供養、仰慕,憑什麼呢?憑什麼就要供養宗教徒?宗教徒憑什麼坐在台上接受信眾的頂禮膜拜,提供供養的信眾是宗教徒的衣食父母啊!

縱觀道教史,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能夠躲在山溝里成仙,從來沒有一個永遠逃避塵世的人成仙;道教文化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來源於紅塵,也必須回饋紅塵,生活中得來的智慧、十方善信的供養,不能供養一群自私自利的追求自我超脫的成仙者,不能供養一群為了自己成仙而修道的修行者,不能供養避世而不回饋社會的宗教徒。

修行,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拿得起,也必須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既然打算修行,就必須放下自我,放下自我後,還必須拿得起自我;要學會謙恭,更要在謙恭之後,學會自尊的尋求自我。

當把自我放在一個小的格局的情況下,簡單的為了清靜而修行,簡單的為了自我而修行,總歸是小道;老君常說清靜經,講的是清靜的心態,而不是隔絕世間的一切,一味的清靜。

如果不能積極面對,不能真實的修行自我,要避世就避世,別清高的說自己無爭。無爭也是無爭的心態去看淡萬物,或者天下莫可與之爭,當達不到這種格局和境界的話,空談無爭,徒惹笑爾。

如果清高的談無爭,自己在廟裡逍遙自在,恬然自得的享受十方信眾的供養和崇拜的目光,還高高在上看待來訪的信眾,一味的看輕別人抬高自己,還算修道嗎?只能算寄生蟲!

我們不能因為所謂的出世或者逍遙就把道教做成活文物,難道唯一的區別只是死文物擺在博物館供人欣賞,活文物擺在道觀里做道士供人欣賞?

我們應該讓道教散發新的活力,能夠真正詮釋道。我們不能一味重複前人,適合我們時代的道教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道教。

(有刪節)

總之,我個人認為,我們崇拜的不是神佛,而是神佛所代表的真理、慈悲與智慧;大眾信任的不是道士、和尚的衣服、身份,而是宗教徒詮釋的文化、明智與信仰;坦然面對我們應該面對的一切,堅守底線詮釋符合我們時代的宗教,無畏無懼,無憎無惱,我心觀世界,世界即我心。

修道不必安什麼心,修行不在於我們多高尚,而是經歷後,怎麼提高我們的底線同時,戒律不是為了束縛人,而是為了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我們修道更多的應該是注重傳承與弘揚文化,讓道教在我們的時代以適合我們的方式綻放新的活力。

(有刪節)

當不因道教的美好而喪失自己的判斷力,不因道教的醜惡而喪失對道教的興趣,因為嚮往光明而主動摒棄黑暗,因嚮往美好而自我修正的時候,才真正走上了信仰之路。

  • 方外不必深山尋,觀照內心道自聞,非因出世無情義,非因入世多俗氣。
  • 稱心以為用,合理以為行,循禮以為道,重信以為德。
  • 重情為君子,逍遙是神仙,隱居而聞天下事,居塵而有無爭心。
  • 居士供養衣食母,勿因教義失正心,慈悲度世非口中,莫因玄奇失自身。
  • 明智而躬行,品高而平易,修道足下始,足下即有道。

推薦閱讀:

關於佛教因果的問題?
是不是宗教真的能使人得到解脫?
佛法是真實的嗎?還是僅僅是一種信仰?輪迴往生福報業債等是真實的嗎?如果不真實佛豈不是撒謊了?
如何看待谷歌前工程師註冊AI教會,創造上帝機器人統治人類?
大教主性侵少女入獄,死忠粉砸車燒房狂飆淚:我!不!信!

TAG:道教 | 宗教 | 当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