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人零售的終極目標

一夜之間,無人零售店的消息漫天而來,彷彿立馬就要革了便利店的命。不過認真分析一下無人零售的模式,會發現它能夠解決的問題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它自身存在的問題又非常多。

其實無人零售不是什麼新東西,早在一年前,亞馬遜就在科技前沿的美國發布了Amazon Go。

AmazonGo成本高昂,使用了各種感測器、攝像頭,應用範圍也極其有限。

與AmazonGo相比,目前國內的無人零售店更像是大號的自動售貨機。

一般社區周邊的便利店,主要商品的毛利如下:

便利店的平均毛利在25-35%之間現制快餐盒飯類毛利40-45%現制關東煮類毛利50%以上現制包子類30-35%三明治類25-30%乳飲料類20-25%

粗看這個毛利率還是可以的,但是仔細看一下,發現很多便利店高毛利的商品其實是現場製作的,而無人零售店根本無法實現----你總不能讓客戶自己進去煮關東煮吧?

除此之外,生鮮類商品也是無人零售店無法實現的。

可見,無人零售想要顛覆傳統便利店,是不太現實的,充其量是現有的便利店行業的補充。但是為什麼資本這麼熱衷呢?

這件事要從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說起,在幾年前二者交戰正酣的時候,很多看熱鬧的人以為這是一個新行業,要產生一個巨鱷了。結果最終的結果是,雙方握手言和,然後網約車被招安,計程車行業繼續死水微瀾。騰訊和阿里燒的錢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非也。看一下第三方支付行業在2015-2016年飛一樣的發展速度(數字來自度娘)。

而在這些數字背後,有一個茁壯成長的支付方式開始牢牢坐穩老二的位置:財付通(微信支付)

也就是說,表面上是網約車在玩命燒錢打架,其實背後是騰訊和阿里的支付體系在打架,騰訊想要在支付市場立足並成為龍頭,而支付寶死命的要保住份額壓制微信支付的發展。這才是網約車爭鬥的本質。

在春晚搖了兩年紅包後,二者把戰場廝殺到了馬路上。

經常打車的人,往往消費水平不錯,屬於高頻支付用戶,對這部分用戶培養支付習慣,花多少成本都不為過。這才是網約車補貼的本質與核心。

類似的,摩拜單車和小黃車的鬥爭,也是為了支付。不過在這場戰爭中,我看好摩拜,因為它除了支付,還涉足了另外一個領域:物聯網。

通過摩拜單車發布的熱力地圖來看,摩拜扔在馬路邊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感測器,默默記錄著這個城市的出行方式,當它和支付結合起來,其後續非常具有想像力。而OFO扔在馬路上的,就是一堆一堆的廢鐵。

如果說網約車培養了高頻交易客戶的支付習慣,那麼共享單車則繼續渠道下沉,讓消費相對較低的用戶也養成了移動支付的習慣,也正是這樣的習慣培養,讓廣大用戶已經完全習慣了移動支付,無現金出門成為現實。滿大街的煎餅果子、肉夾饃攤紛紛掛上了二維碼。

作為線下支付的老大,銀聯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於是燒了很多錢,開始推廣自己的客戶端,甚至在各大商超、便利店打出了62折的吐血優惠,結果是無人問津。。。心疼一秒種。

基於此,我認為無人零售店的目標並不是要顛覆零售行業--當然會對零售行業產生巨大的衝擊--目標依舊是支付。無人零售店根本就無意去解決生鮮、自製類等商品的不方便問題,而是要通過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巨額補貼,以標準化商品為主,來繼續培育支付習慣,把現金支付殺得片甲不留。而傳統零售在這樣的衝擊下,必須要及時轉型,把定位放在毛利率更高的生鮮、自製商品。

可以簡單的歸納,網約車培育的支付用戶是30-40歲左右的較高收入的群體,共享單車是20-30歲的較低收入的群體,而無人零售店,一方面囊括這兩個群體,另一個方面,向更為頑固的群體發起了攻勢----50歲以上的老年人。


推薦閱讀:

帶你潛入阿里巴巴「內部」,玩轉一把新零售消費!
獨家 | 第二代超級物種3月落地,盒馬鮮生的頭號勁敵來了
這家神一樣的超市「殺入」中國,商業零售的新時代來了!
四年做到行業第一,看她如何玩轉工業4.0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