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岩鹽、井鹽、湖鹽,關於鹽的一切,你有必要了解

鹽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調味料。

鹽的歷史要追溯到史前時代。很可能一次偶然的機會,生活在海邊和鹽湖邊的先民,在被晒乾的土地上首先發現了這種白花花的晶體。

(Great Salt Lake, 美國猶他州)

不管你信不信,早在 8000 年前,已經有古人使用食鹽的記錄了。那時,位於羅馬尼亞的 Cucuteni–Trypillia 文化已經出現了「把泉水蒸發可以製得食鹽」的記載。

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國也有一個同樣古老的地方:山西運城。在那裡,當地人把鹽湖裡的水晒乾製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產業化了。

(運城鹽湖, 中國山西省,鹽湖的顏色是湖裡嗜鹽微生物繁殖所致)

在歷史上,很長的時間裡,鹽都是作為硬通貨的狀態存在的,它在古代的重要性堪比今天的石油。盛產食鹽的地方通常能很容易地發展成區域性的商業中心。

就連英語中的「薪水(Salary)」一詞,都是由拉丁語中的「鹽」發展而來的。因為那時候給工人不用發工資,發鹽就可以了。

為什麼鹽對於人類如此的重要?

食鹽:古代的冷鏈

其實,鹽不僅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調味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防腐劑」。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遠古的人類終於可以不用「看天吃飯」,食物也終於有了富餘。但,如何儲存這些富餘的食物,成了一個頭疼的問題。

食物和真金白銀不同,新鮮的食物,放不了多久就會腐壞。直到有人發明了一種全新的保存食物的方法:腌制。

(各種不同的腌制肉類)

我們今天知道,食物變質是因為食物里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高鹽的環境是不利於微生物繁殖的,極高的鹽分甚至可以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古人當然不懂這個,但他們知道,「腌制過的食物,可以保存很久」。

這就使得食物的長途運輸變為了可能。

隨著遠距離食品貿易的興起,各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人類文明就這樣發展了起來。

我們現在有冷鏈物流,可以通過低溫的方式來保存、運輸食物。而在古代,鹽的作用就相當於冷鏈。

岩鹽、井鹽、海鹽、湖鹽

鹽在自然界無處不在。人們很早就發現,從海里,鹽湖裡,鹽井裡和鹽礦里,都能夠開採出食鹽。

在鹽礦里的鹽通常埋得比較深,需要通過挖豎井的方式才能到達。但有些鹽湖蒸發乾之後,也會形成地表的鹽層。

(Salar de Uyuni,玻利維亞)

找到岩鹽層後,可以直接通過採礦的方式獲取,也可以往地下泵水,讓岩鹽層在水中充分溶解,再把滷水收集起來蒸干。這兩種方式開採的食鹽,我們都叫它「岩鹽」

(雷阿爾蒙特鹽礦,義大利西西里島)

在偶然的情況下,恰巧有地下水或者地下暗河從鹽礦間流過,這些水就會充分吸收鹽分,成為天然的滷水。直接挖井收集這些滷水,就可以開採食鹽了。這樣的食鹽,我們叫它「井鹽」

(啊!大海!都是鹽。)

茫茫的大海,是鹽儲量最豐富的地方。雖然海水很咸,但它的鹽含量相對於開採食鹽來說,還是太低了。所以,如果想開採海鹽,首先得想辦法把海水濃縮。怎麼濃縮呢?宋代詞人柳永曾經用詩句描述過當時人們開採海鹽的大致過程: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風乾日曝鹹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可見,當時的技術是在海水退潮時,颳起浸透滷水的泥漿,壘成鹽墩,通過日晒的方式從中提取出滷水,再通過「煮」的方式蒸干水分,製得食鹽。

現在制海鹽的方法當然不用這麼麻煩了,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先挖好一塊一塊的鹽田,將海水通過潮汐來導入到鹽田裡,經過陽光的曝晒,滷水逐漸被濃縮,達到飽和時將滷水轉入結晶池中,讓它自然結晶就好。這樣制出的食鹽我們叫它「日晒鹽」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中國臺灣省)

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們沒有那麼幸運,太陽入射角太低,它的能量不足以製取日晒鹽。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辦法:將海水冷凍。

海水冷凍後,結成的冰是鹽度很低的。把冰去除後,剩下的就是富含鹽分的滷水啦。通過這種方法製得的食鹽,叫做「冷凍鹽」

(海水表面的浮冰,北冰洋)

從鹽湖中獲得食鹽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鹽湖中的鹽含量通常都非常高,它本身就相當於滷水池了。直接通過日晒的方法,就能提取出白花花的食鹽啦。從鹽湖裡開採出的鹽,我們把它稱作「湖鹽」

(茶卡鹽湖,中國青海省)

總結一下,食鹽從開採來源來分,可以分為岩鹽、井鹽、海鹽和湖鹽這四種。而開採海鹽的過程,由於濃縮方法的不同還可以分為日晒鹽、冷凍鹽。

為什麼要吃精製鹽?

從這些地方開採出的鹽,我們把它稱作「粗鹽」。它或多或少還含有一定的雜質,有些雜質可能對身體有害,是不推薦直接食用的。要想製得「能夠在超市買到」的食鹽,需要經過精製的過程。

(海鹽中的日晒鹽除外,日晒鹽對人體有害的雜質比較少,如果能達到國家食用鹽標準 GB2721-2015 就可以直接食用)

精製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真空蒸發法,機械熱壓縮蒸發法,粉碎洗滌乾燥法等。它們的工藝比較複雜,但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雜質去掉,提高食鹽中氯化鈉的純度。 根據國家標準,只有氯化鈉的純度達到 97% 以上,這種產品才可以被稱為「食用鹽」來銷售。

目前有很多人都會覺得粗鹽會比精製鹽更健康,因為其中含有很多別的礦物質。實際上,粗鹽雖然含有別的礦物質,但平時我們在做菜時並不會加太多的鹽,我們多攝取的那些礦物質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但粗鹽中那些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健康問題卻是不可以忽略的,比如說,如果粗鹽中氯化鋇較多,吃進去甚至可能會引發急性中毒。

不同來源的食鹽,有區別嗎?

有些嗅覺靈敏的人,能品出海鹽、岩鹽、湖鹽等不同來源的鹽的差異。

這是很科學的事情,不是玄學。食用鹽雖然 97% 都是氯化鈉,但剩下 3% 的雜質,可能會提供一些特殊的風味。所以海鹽吃起來可能會有「大海的感覺」,而岩鹽也會有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風味,這都是那 3% 的「雜質」的作用。

(不同顏色的鹽)

有些人總覺得不同的鹽鹹度不一樣。其實,精製鹽中氯化鈉含量都超過了 97%,很難有太大區別。但「鹹度」這種東西是主觀感覺,跟很多因素都有關係。

第一是鹽顆粒的大小和形狀(沒想到吧)。對。這是因為人的味蕾只會對水裡溶解的化學物質起反應。而顆粒小的食鹽溶解速度更快,這就造成了它對味蕾的刺激更強。

所以現在有公司研製出了「納米食鹽」,號稱將食鹽顆粒減小到了納米尺度。於是將它灑在薯片等食物上時,只需要一點點就能達到很強的鹹味,以此來控制食物中的鈉含量。與此相似,改變食鹽顆粒的形狀,使其變成鑽石形,也能有效增加鹹度——嘉吉公司已經在這麼幹了。

如果用鑽石型結構的食鹽,就可以少用 75%的鹽!

要注意的是,這一條僅僅指把食鹽「直接拿來嘗」的鹹度。如果食鹽完全溶解了,那不管顆粒大或者小,都沒任何區別了。所以考察「做到菜里」的鹹度的話,那顆粒大小不會造成多大區別。

第二是菜中的其他味道。在烹飪科學中,適量的酸味可以提升鹹味,適量的鮮味也可以提升鹹味。之前下廚房有一個「魔法鹽」配方,號稱可以用一半的鹽實現原有的鹹度。其實就是往鹽中加入了一些干香菇,蝦米等鮮味很強的物質,再一起磨碎。鮮味和鹹味混合後,各自的味道都可以得到加強(當然結果可能沒有2倍這麼誇張)

第三就是人舌頭本身的不確定性了。同一種東西,上午嘗和下午嘗,味道可能就會不太一樣;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不好的時候,味道也有可能不一樣。所以,在食品科學中,感官實驗一定要有參照樣,沒有參照,就什麼問題都說明不了。

鹽與健康

鈉是人體必備的礦物質,所以適量食鹽的攝入對於人體是必須的。特別是大量出汗鹽分流失的時候,需要補充必要的鹽分,否則會引起電解質紊亂。

這個「必要的鹽分」是多少呢?在綜合各種大數據研究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每天攝取 2g 食鹽,對於身體正常工作來說就足夠了。這是理想攝入量,也是營養成分表中「營養素參考值」的來源。

而鹽分攝取的上限不能超過每天 6g,否則對健康反而有不利影響。比如,可能會增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特別是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高鹽飲食會顯著加重癥狀。

每天攝取 2g 食鹽,比較直觀地來看,就是每天吃的鹽加起來不能超過一小勺。這還包括醬油里的鹽和菜里本身就有的鹽。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這根本就相當於什麼都沒吃啊!根據調查,中國城鄉居民平均每日每人鹽攝入量為 12g。對,你沒看錯,就是理想攝入量的 6 倍。

這還是平均值,要知道,有多少喜愛清淡的,就有多少重口味的。重口味的人每天攝入食鹽得超標多少倍,簡直無法想像。

「鹽吃多少算超標?」

1-3 歲:每天 2.5g;

4-8 歲:每天 3.5g

9-13 歲:每天 5g;

14 歲及以上:每天 5.75g

所以,大家以後要盡量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食鹽。清淡飲食,從我做起。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技術型吃貨】---

推薦閱讀:

從小家人就告訴我們掉到桌子上的東西就不要再吃了,桌子到底有多臟?
為什麼會有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兩種類型的存在?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功能有?
麥當勞的冰淇淋到底還能不能吃?
為什麼超市裡的牛奶饅頭和傳統饅頭口感差異很大?
澱粉的精細結構是如何影響其消化特性的?

TAG:食品科学 | 食品营养 | 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