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東林黨到底在想什麼?

東林黨代表著地主官僚的利益,皇權則是地主官僚利益的代言人,閹黨寄生於皇權,代言人要是被換了閹黨也會跟著一起完蛋,但東林黨不會,他們可以投到新的代言人門下繼續做地主官僚。

當大明皇帝要有這個覺悟:這個朝廷如果被別的朝廷給替代了,軍頭到了新的朝廷還能當軍頭,地方大員到了新的朝廷還能當地方大員,唯獨姓朱的最沒資格和新的替代勢力討價還價。闖王進京的時候,崇禎只能找個老歪脖子樹上吊,而身邊只剩下個太監王承恩陪他一起吊。

東林黨整天在糊塗皇帝面前鼓吹不能與民爭利,最後的結果是江南那些富的流油的士紳商戶不用交多少稅,反倒是西北窮橫的農民要加稅。而那些士紳商戶通過代理人少交的稅會落到底層人手上么?當然不會,畢竟誰說的「與民爭利」那個「民」就是誰所代表的階層,不是那個階層的可千萬別自作多情(這個道理到現在都能成立)。你看閹黨敢去江南徵稅,抗稅死了五個人,就有人寫了《五人墓碑記》刻在碑上,這是赤裸裸的利益衝突啊。

西北的農民,朝中不會有人替他們說話。受了災還要多交稅,日子沒法過活不下去了,那就只有吃大戶了。看過《1942》沒?一幫快餓死的人,看到地主的堡樓里藏著大量的糧食,會發生什麼事?很多人都說「你窮你有理」不對,但人都吃不上飯了還真是幹啥都有理,「善人」們不開倉放糧被吃大戶是必然的。

這些吃大戶的人要是有一人能振臂一呼,就能會變成農民軍。「闖王來了不納糧」這種口號實在太有煽動性了,只要流民不斷,農民軍兵源就不會斷(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員流動性被徹底封死,你就算餓死也無法造反)。今天你把高迎祥殺了,明天又會冒出一個李自成,今天把闖賊剿的就剩十幾個人跑掉了,過幾個月李自成把流民一攏又出來十萬大軍,這也是農民軍越剿越多的原因。

當年孫傳庭面對的局勢是很絕望的,表面原因是攤上了一個豬頭皇帝,深層次原因是:流民遍地的現狀不改變,就算把農民軍打敗十次,農民軍也會有第十一次捲土重來的時候,而他只要失敗一次,就會徹底完蛋。皇帝接到戰報,總是勝利勝利再勝利,然後敗了一次,就沒有然後了。農民軍有無數次試錯的機會,但官府一次機會都沒有。這就是大明官府剿匪必敗的原因。

闖王為代表的農民軍力量深深傷害了明末的統治階級,也就是地主官僚的利益。滿清統一中國,本質上是明末舊統治階級被打得一盤散沙之後,在異族「為崇禎復仇」的幌子下團結起來,瘋狂鎮壓農民起義軍的一場復辟戰爭。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滿族統一戰爭的主力是漢人,反清最堅決的不是庸碌的南明貴族,而是舊農民起義軍的殘部。因為真正的統治階級,並不是那幾個死節的權貴,而是無數霸王別姬中的袁世卿。他們在大清牛逼,民國牛逼,日本人來了也牛逼,日本人投降了還是牛逼,只有解放軍來了不牛逼。

南明打到最後就剩農民軍出身的將領的抵抗最堅決,而地主官僚們早就給自己估了個好價錢,等清兵來了開門迎降。清兵自然也是很默契的照單全收,原來是地主的可以繼續當地主,原來是官僚的可以繼續當官僚,當然,姓朱的沒有這個待遇。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走投無路了,身邊只剩下以李定國為代表的農民軍頭子替他賣命,而想方設法抓到他給清廷邀功的恰恰是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舊官僚。

有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改朝換代對很多東林黨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剃髮易服卻是無法接受的。你看清兵來了,我們地主官僚的日子過得比明朝還委屈,這清兵不白來了么?

自古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東林黨們完美的詮釋了這個道理,滿嘴仁義道德實則干著賣國勾當,這樣做完全符合自己的階級利益。

如果身為地主官僚階級的代言人不能代表地主官僚的利益會怎麼樣?

請參考這個問題:為什麼雍正的歷史評價不高? - 知乎


推薦閱讀:

如果讓你穿越回明末清初,你會選擇誰並做些什麼,又可能改變什麼?
關於道光皇帝的一個黑段子
清朝冷籍概念的由來原因?
龍袍上不同的部分都有哪些圖案?
皇太極的原名就是「皇太極」嗎?

TAG:明朝 | 历史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