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無之間|重解道德經 第十一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古本合校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燃埴而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

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古本注釋

轂:車輪中心的部分,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心有圓孔,可以插軸。借指車輪。

埴:黏土。讀zhí。

牖:窗戶。讀yǒu。

古本釋義

三十根輻條同在一個車輪上,恰當地安排它的無與有,以實現車的用途。

燃燒黏土而做成器皿,恰當地安排它的無與有,以實現黏土器皿的用途。

開鑿門窗,恰當地安排它的無與有,以實現居室的用途。

故此有的部分是作為利益,無的部分是作為用途。

真經解讀

本章是老子對「有」與「無」的論述,他舉了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車輪、陶器、居室,用最簡單樸素的事物來闡明「有」與「無」的意義。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春秋時期的車輪大約有三十根輻條,那時已經不用實心的圓板做車輪了。這樣的設計使車輪即能保證堅固度又不那麼笨重。一個車輪除了中心的轂與外圍的輪圈,就是連接轂與輪圈的輻條了。以輻條為「有」,輻條間的空隙為「無」,要恰當地安排這些輻條與空隙。輻條不需要太多又不能太少,太多則車輪笨重,太少則不夠結實,如此就達到了車的實用要求。

燃埴而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

燒制黏土來做成陶器,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燒陶要先把黏土塑造成需要的器型,再進行燒制。以黏土材料為「有」,以容器中空的部分為「無」,捏制器型時,要恰當地安排黏土材料與其所圍合的空間。黏土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太厚則陶器過於沉重,太薄則容易破碎;同時,中空部分也要根據使用功能合理地安排其大小,如此就達到了陶器的實用要求。

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同理,建造房屋一定需要開鑿門窗,以牆壁為「有」,以門窗為「無」,要恰當地安排牆壁與門窗的比例。門窗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小、太少則進出不便、通透性差,太大、太多則安全性差、保溫不佳,如此合理地修建便達到了居室的實用要求了。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通過對上述三個例子的論述,老子對「有」與「無」的現實價值給出了結論,即「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有」達成了事物的利益,「無」達成了事物的用途。而且這些利益與用途都是只有在人類面前才成立的。

如上例中,「有」構成了車輪、陶器、居室等物品的形體,而這些形體本身正是能對人產生利益之所在。「無」形成了車輪、陶器、居室等物品上的空缺,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空缺才使得那些物品對於人類而言有了適當的用途。

本章評述

有無之間,利用之選。老子對「有」與「無」的論述並不是那麼玄之又玄,而是非常的接地氣,非常的「實用主義」。他通過如此淺顯的例證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有」與「無」缺一不可。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各執一端,片面地執著於「有」或片面地執著於「無」。執著於「有」的人認為這個世界就是物質的,人活著就要不斷的佔有資源、佔有財富,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充實。但如果一個人的生活被這些物慾橫流的東西塞得滿滿的,他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有很多煩惱的人。

而執著於「無」的人則認為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沒有意義,恨不得馬上離開這個「悲苦」的世界,回到一片虛無之中。但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進入了「虛無」,他一定會為自己當初沒有好好體驗這個無比精彩的世界而感到遺憾。

各個宗教對於有與無或者說空與色都有著極其豐富的探究與論述,這可以說是宇宙的終極奧秘所在,但在本章中老子並沒有去講那些形而上的東西,而是為我們揭示了「有」與「無」對於人類的價值和它們的互補性——沒有「有」這世界將什麼都不是,沒有「無」那些「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學國學?
以德服人的政治家|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
五彩斑斕中,「大紫」憑什麼就成了尊貴、吉祥顏色
為什麼好像人人都能理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要優於「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TAG:文化 | 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