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二因緣詳解

前些日子寫了一篇文章:業到底是什麼?

文中只是著重講解了業到底是什麼?但陸續有幾個朋友提出了問題,業力到底是如何輪轉對生命產生作用力的,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在問十二因緣到底是如何運作的,所以今天特開篇文章詳解。

這是網上找的圖,無法聯繫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作者會第一時間刪除。

十二因緣的起始源於一念無明,有了無明就有了後續的諸多因緣的循環,無明是起始,也是斬斷輪迴的關鍵,但這篇文章是因業力的問題提到的,所以便從業力開始說起。

業力在上圖中為10所在的位置,也稱之為有業,只要有了業力、有了慣性,人就會再次的出生,只要出生就會有生、老、病、死,然後緊接著就會有無明。

什麼是無明?

無明不是沒有讀過什麼書,也不是不了解某些道理,而是對於當下「我」的行為沒有覺照,沒有了知,沒有「觀照」,當脫離了覺知,我們的心就會慣性對我們的念頭產生反應,從而我們的注意力會推動我們的念頭,產生出業力,也就是行蘊。

什麼是觀智? 什麼是覺知? 平等心不是壓抑

觀和無明就如同陽光和黑暗一般,不能共存,只要觀在心中升起,無明就會慢慢消失,心會回歸清明與寧靜,觀的本質在於覺知和平等心,就如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詳細內容上邊文章中有詳解,這裡不再贅述。

有了行蘊,就會產生識蘊。

舉個例子:心理以及精神狀態的害怕? 這個問題中題主出於緩解內心痛苦的初衷,不斷的轉移注意力,開始幻想,久而久之,心形成了強烈的慣性,以至於在生活中做事時都停不下這種幻想,並因此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問題的關鍵在於只要嘗試靜下來心來時,這種慣性的幻想一樣會在心中升起,而這種幻想的升起,就如同識蘊的升起,是過去積攢的強烈的慣性的推動,而升起了念頭,有了念頭並缺失了觀照,名色就會產生。

什麼是名色?

簡單而言,就是我們的身體。 從佛法來劃分的話,我們的身體可以解析為名色,也就是身心。那念頭與身心的存在有什麼關係呢?

我在學編程時,思考過一個問題:編程的代碼都是虛擬的,但虛擬的代碼是如何控制硬體的呢? 後來這個問題在知乎上找到的答案。代碼是如何控制硬體的?

我試著用我的理解去解讀吧,若有偏差的地方還請有識之士斧正。

程序員編寫的所有的代碼最後都會轉換成0101的二進位,在二進位的基礎上,控制我們的電源輸出高壓和低壓,而無數個高壓低壓的點就形成了圖像,形成了紅綠燈,手機、電腦的屏幕。

不管你的代碼有所絢麗,最終都只是轉成0101的高壓低壓,以電壓形成圖畫。在佛法中,因為無明,而產生了貪,有貪,就升起了嗔,有貪嗔,形成了52心所,121種心態。道家有個說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不管你如何去理解這個世界,它的核心本質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的念頭會以物質的形式貯存於我們的身體中,而這種理解,會隨著你禪修的深入,體會的越來越深刻。

名色產生後,就會產生六根:眼耳口鼻身意,有了六根,就一定會與世界的六塵產生接觸。

有了接觸就一定會產生感受。

接觸與感受的問題,現在心理學已經解釋的很詳盡了,這裡不做贅述,唯一的區別在於,升起的感受有兩種,一種是過去庫存的,一種是當下升起的。五蘊與十二因緣之詳解篇 這篇文章的對於這兩種區別有詳解。

有感受,就產生了貪愛,就如同那些上癮行為的人。而感受與貪愛的形成,上癮行為產生的原因與過程 這篇文章中有粗解, 業力是什麼的文章中也有提到。有了貪愛之後就會有執取,有了執著執取就有了業力,也就是出生的推動力,也因此而形成了循環,形成了我們累生累世不斷輪迴的因。


推薦閱讀:

佛法中的放下與消極生活的區別,是不是一般人容易誤解的地方?
趙州從諗禪師的偈語「吃茶去」,到底有什麼禪意?
閉上肉眼,睜開心眼。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