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感悟(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泰拳感悟》是我08年剛來泰國留學讀書並且業餘學習泰拳的時候開始連載的練拳心得,時間是從08年的10月份開始一直連載到10年10月份,斷斷續續2年的連載,首發是在新華山論劍武術論壇,http://www.ws61.com/bbs/read.php?tid=87708 分為兩個部分,後被多個武術論壇轉載,但是微博上還沒有發過,這次把純文字版發上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人很業餘,能貢獻的也只有一點粗淺經歷。
很久沒有在國外版玩了,當年來到新華山留下來就是因為國外版,對這裡的感情一直很好、現在身在國外,有機會學習到純正的泰拳。跟大家分享下心得,國外版高手如雲。我所不足的地方很多,還望多多提點。
還在國內的時候對於泰拳的了解是,剛硬,節奏感好,有毅力。到了泰國接觸到泰拳後發覺以前在國內對於泰拳的理解有很多誤區,第一,錯誤的理解剛肘鐵膝,以為泰拳手的肘膝都是砸硬物品砸出來的。第二,泰拳手體力是靠毅力堅持,確實毅力佔了很打部分,但是更多的是節奏。第三,現代泰拳和古泰拳分別。
以前在國內看書籍和介紹,說到泰拳一是狠,二是致剛,號稱500年無敵手,我不敢說自己所見的是對的,但是起碼我遇見的任何一個泰國人,從普通人到職業拳手,對泰拳和世界武術的態度都只有一點,誰下的功夫多,誰厲害。他們只說泰拳是最危險的,不是最厲害的。比起國內的盲目自大,泰國的練習者確實有個好心態,我所練習泰拳的地方是學校的拳館,基本上泰國的每個大學都有邊打拳邊讀書的學生,拳擊和泰拳的都有,以前的情況是好的拳手都不讀大學,但是現在泰國的發展速度快,條件好了很多,不少拳手也上大學,我們學校就有個倫批尼拳手,周一到周五上課,周末打拳,許多人都像他一樣,但是都有一點「從小練起的」。還有的畢業後回來助教的。他們打都不在學校的拳館訓練,只是有時間會來指導練習,我就是跟隨這些人學習的泰拳,其中有一個以前是泰國北部的職業冠軍,現在退役了。
在拳館訓練有個好處,就是不管你厲害不厲害,所有人都一律平等看待,泰國人練拳只看你努力不努力,其他不管。我以前在國內也去過一些拳館學習跆拳道和散打,基本上每一個教練上台都會把以前教練所教的否定一翻,冠上不正宗和不完善等名。而在這裡練習基本上看不到這個情況,每位師兄和教練都只會說如何完善你的技術,而不是互比高低,這點是讓我最佩服的。
剛開始練習泰拳的時候帶我進館的師兄就對我說,「你要多跑,泰拳也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跑出來的,打擂台的技術只要8個星期就可以學好。」我就開始每天跑步,跳繩等身體素質訓練,技術的練習從第一天就開始,當時那師兄就讓我先把拳,腿,肘,膝弄一遍,然後告訴我泰拳的是什麼樣的,和其他的有什麼差異,最讓我詫異的就是跟他練泰拳纏抱,剛一抱上我就感覺抱上了一條蛇,接著就是兇狠的膝法衝來,那種感覺是只要在膝的攻擊距離內,他就有辦法打到你。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泰拳手的身體有多麼柔軟,身體的爆發力有多麼好。那師兄身上的肌肉線條都很好,捏上去很有彈性,基本上都是武術裡面說的「踺子肉」。這種肌肉爆發力和抗打效果都很好,最主要是協調性也好,包括後面所見的很多泰拳手身上都是這種肌肉,後來我他告訴我,他們的力量訓練做得很少,踢打的練習做得最多,而且基本上是一個纏抱對打就是一個小時,踢沙袋的練習更是家常便飯,我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脛骨掃腿的習慣,以前在國內學習散打的掃腿和傳統的彈腿基本上都很少顧及到脛骨,所以剛練習的時候基本上是很難受而且很難看,(對於掃腿,山上有太多的行家高手,小子只是寫下自己的心得歷程,還望各位高抬貴手。)胯部的翻轉花了很長一短時間才適應過來,我自己的體會是,泰拳的掃腿不在於你蹬地的時候有多大的力量,也不在於你的腰轉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身體的整合,以前練習散打的掃踢基本上是一口氣從蹬地到最後擊打都是連著的,力量一直是腳踝以下最開始出也是最後發力,這個習慣去踢泰拳的掃腿基本上是拿脛骨硬磕,泰拳的掃腿需要整個身體的配合,用脛骨去「撞」對手。我第一次給那師兄那腳靶就感覺到他的掃腿不是打得我手痛,而是兩隻手合不起來而且往後退開,後面我練習掃踢也感覺到,如果單純的用脛骨去打,打在沙袋上很痛,但是和身體一起帶過去打在上面效果就好很多,於是,我剛開始練泰拳最多的就是改腿法和纏抱對打。
泰國的天氣很熱,如果不在涼季,基本上每天氣溫都是35°以上,最主要是太陽很烈很烈,到什麼程度呢?基本上自來水開出來都是有點燙的,只有晚上和下雨才會涼快些,但是也一樣的悶,還沒練泰拳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是昏著過的,開始訓練後基本上適應了,大出汗反而讓你覺得涼爽些,每天騎個車到訓練館基本上也等於熱身了。拳館裡有個一直執教的老教練,快60歲了,他對於泰拳的訓練方法很有成效,技術方面基本上是由師兄們來教,給我們最多的訓練就是打沙袋練習,他說,泰拳的硬度是來自長期有規律有節奏的踢打,每組沙袋訓練一開始打勻速,最後面才加速打,主要是一,一二,二一打得很多,在北部有很多泰拳訓練營,裡面有個訓練就是讓許多小泰拳手相互對踢身體,腿和軀幹都行,也和成年拳手對踢,在一個小圈子裡,不許超出圈外,基本上是一人一腳的按節奏來,也是一練就很久,好的小拳手都能和成年拳手撐上10分鐘(當然力道是控制的),咋們山上就有去體驗過的兄弟~~~
泰拳手的抗打和硬度就是從這裡面來,還有就是擊打軟中帶硬的東西,比如以前的椰子樹,後面的重沙袋,但是也是要有節奏的不斷練習擊打,讓你的力量打得更深,著力部位適應得更好。老教練教會我很多東西,但是我更喜歡的是和大家一起練習,相互學習。泰國人的體力都很好,這是我一直很奇怪的地方,來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泰國的飯量是很小的,基本上只等於中國一餐的三分之一,而且吃飯的時間也不固定。拳館裡有個練拳擊的泰國人體力很好,400米一圈的操場可以跑20圈後繼續做大量練習,我問他平時都吃什麼,他說一是糯米吃得多,二是水果,以前也打泰拳,但是他在比賽的時候如果積極進攻,也是3,4個回合後就會累掉。還有的師兄跑得沒他多,但是堅持的回合數很多,我問他們,他們就說節奏最重要,他們比賽基本上是在打一擊必殺的時機,慢慢消耗到對手不行為止。
一開始的訓練量並不是很大,主要是去適應,基本上每個師兄都說,挨過前兩個星期就沒事情了,確實,開始那段時間非常難受,跑兩圈步基本上就全身是汗了。開始我還喜歡吃了飯再去訓練,結果一次和師兄練纏抱挨了一膝,差點吐出來,後來知道訓練前吃個半飽最好。除了糾正掃踢以外做得最多的就是纏抱訓練,以前看泰拳的纏抱訓練都覺得是拉頸部撞膝的簡單組合,和師兄纏上以後才知道這個技術的豐富,抓住對手的方法可以是頸部,腰部,腿部。抓頸部的時候雙手要扣緊,單手基本上成一個三角狀,然後得不斷從對手的手下面穿過去跟對手搶頸部,一開始我基本上是被生吃的,因為師兄一穿過來,我就緊張了,被扣住頸部以後往往就是一個讓位,然後一拉,人就倒了,這和中國跤很像,都是空一個位子給對手摔的。但最奇妙的是貼身以後的纏抱,頭得一直撐住,頭心上領,保持身體重心,這時候一般是抱腰部,雙手扣死對方的腰,如果被扣死就得往對手手內側穿過去破解,我曾經被師兄破解後身體左轉摔出去,我的感覺就一句話,目的只有破壞對手的重心,當然後面還有加上肘膝的技術,至於抱腿的一般是破解其他纏抱和摔法,我還沒學習到。
同樣,纏抱的時候身體除了頸部以外都鬆弛保持彈性,許多人一纏上身體就僵硬了,這樣很容易就被摔到,重心一動接著就是兇猛的肘膝,所以放鬆是很重要的,同樣,如果身體不夠放鬆,近距離內很難打出力量來。頸部的力量是很重要的,拳館裡有個師兄以前是打職業比賽的,他個子比較高,身體很瘦,但也是全身的毽子肉,(泰拳手的身材基本上是抽條的,上身比較發達,下身修長,這樣的身材打出來的招數都很有穿透性,但是拳法除外,止於為什麼,我現在還沒弄明白,不過最原始屬於泰拳的拳法就只有直拳和擺拳,而且直拳的打法我感覺像抵出去一樣,後來問了下師兄,才知道拳法在泰拳中一般是阻截用得多,但目前部分泰拳手都是拳擊泰拳一起練,所以改觀很多,像已經退役但聞名全泰國的拳手「素拉康信」就是拳擊和泰拳都很厲害。)我跟他練纏抱練得最多,他告訴我小個子跟大個子纏抱用可以用一個方法,就是雙手扣緊對手頸部,然後身體下墜著跳,就像抓著個東西跳一樣,這樣既節省體力又可以消耗對手尋找機會,根本目的還是破壞對方重心。步子要站大,也要注意和身體的重心轉換,許多東西我覺得都和中國跤要領相同。當然這只是我個人體悟,難免會疏忽不少地方。
從剛練習泰拳的時候我就保持一個心態,就是我是個初學者,不管以前我練過什麼,練得如何,對於泰拳,我是個新手,什麼都要從新學習。所以有時候教練和師兄給我說一些我已經知道的搏擊知識我也認真的去聽,我相信,許多東西多去體驗,多去走多去看要好過座在電腦前爭論很多。在國內我也遇見許多中國武術練習者和現代搏擊練習者,都是一提到別樣就相互抵制,雖然寫這個帖子的時候不想說這些,但是還是不由自主說出來。。。。在這個年代能堅持武術格鬥練習的人已經很難得了,沒來泰國以前總以為泰國「十男九拳」來了才知道,那是在泰國的過去,現在的泰國人民生活好的了,男生也跟中國一樣,大都去裝清純,裝可愛,除了踢足球的以外很少有人能堅持鍛煉,更不用說泰拳等格鬥類項目,但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看泰拳這到不假,每周末,泰國的電視台都有泰拳比賽直播,這個時候基本上家家都在看,但是真正去練的人很少,說泰國男的人人打拳,那跟中國武術一樣,你隨便抓一個過來都能比個動作,僅此而已,只是泰拳的動作簡單實用些,比起來要像點,真正會泰拳的人基本上都從小練起,這樣身體的協調,抗打的適應,節奏的把握,才能養成最純正的泰拳風格。基本上我遇見的每個泰拳手都是很能跳舞的,或者說泰國人都能歌善舞。我覺得泰拳的步子和招法都很像在跳舞,特別是練習膝擊沙袋的時候,腳步得跳出節奏來,要不然動作就很僵硬,速度也慢,說到肘膝,我現在才剛剛接觸,只能大致的給兄弟們說點體會,膝法以前在國內的練習都很僵硬,都覺得是要腰部的爆發力衝出去的膝才有力量,到這邊練習膝法的時候,師兄先打了幾下給我看,結果我去模仿打幾下就連不上了,後來師兄告訴我,開始練膝法要學會跳步,就是抓著沙袋或者手扶牆有節奏的跳躍練習,膝提起來以後從後繞個半圓到肚子中間停下,然後換腳,剛開始練習先用膝蓋內側撞沙袋,慢慢習慣後才改成膝蓋正面,一開始我基本上很不習慣練習這種側面的膝法,很彆扭,腰也轉不過來,後來感覺到,就跟跳繩一樣,找到一個感覺然後就慢慢跳起來習慣,跳的時候膝蓋提起轉,然後落地,再換。就這樣,每天練習幾百下,慢慢習慣。至於直衝的膝法,師兄和教練多說,是個人就會(我覺得不確切,應該是泰國人而已)基本上不用學,注意的就是腳背要繃緊,提起來之前都要後提一下再甩向前,練習這個的時候我才感覺到,泰拳的膝法也是放鬆打出來的,緊也是在最後一下,更多的是划了個半圓,配合手的拉扯打出來。
為了掌握膝法的節奏和連貫性,我開始和師兄練習纏抱撞膝練習,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感覺到泰拳內圍技術的豐富性,剛開始基本上我不敢出擊,一直在防守,一次師兄一個前沖膝打過來我習慣性的去用手擋,結果師兄就用肘在我面前晃了一下,告訴我,這在泰拳比賽中是很危險的動作。手一抽,肘就過來,感覺就像是全身上下都吃緊,吃勁,松任何一處都會挨,所以師兄說平時他們練習基本上都是練到枯燥到最後的自然反應,很類似中國武術的聽勁,都是練出身體的自然反應,後面那老教練給我的訓練最多的就是打沙袋,一組3分鐘,每次打5組,基本上到最後我都是筋疲力盡,因為一開始還是按照以前在國內打沙袋所養成的習慣打,基本上呼吸都是比較急促的,但是在泰國如此悶熱的氣候下這樣打沙袋,基本上兩組我就已經不行了,老教練一直說深呼吸,深呼吸。後來慢慢適應以後發覺這樣打出去的拳腿都很適中,體力也能保持到5組結束。和師兄練習纏抱的時候很多次都是呼吸不順然後被扮到,還有一貼身拼膝就退後的習慣,結果被師兄沖了幾次以後就不敢了,他說打泰拳是退不得的,因為你最安全的距離只有往前沖,舉個例子,一次我跟一師兄練膝法,他貼身一個直衝膝我後退了點,結果直接頂到腹部,然後我也是一個直膝過去,結果師兄身體不動扣住我的脖子一扯我人就倒了,我才明白泰拳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含義,進生退死是所有武術的守則。重心一破,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頸部一直要撐住,泰拳近身拼膝一是消耗對手,二就是找機會打出對手的重心破綻,然後配合肘和摔解決對方。這個是我個人的體會。
貼身膝法的感覺並不是單純的爆發頂膝,而是身體要盪,要晃,要把膝蓋「甩」出去,我第一次跟師兄纏上的時候他的身體就在不斷的動,然後找機會出膝,扣緊對手頸部的時候身帖緊,身體要「拱」後把膝帶出來,力量不是單純的膝蓋打出來的,而是整個身體配合打出來。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大,我第一次被師兄膝打中感覺不是肌肉的疼痛,而是整個肚子都不舒服。才發覺師兄的膝是撞過來的,不是砸過來的。一邊踩步一邊尋找機會,我還是覺得很像是在跳舞。
在國內一直都很嚮往泰拳的肘法的,感覺是狠,精,絕。從剛開始練泰拳的時候就一直跟師兄和教練說想學肘,但是基本上沒一個人都說「等你其他技術練好了以後再學」我感覺肘在泰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算做撒手鐧,寧挨十拳不挨一肘也是所有武術的法則,在我再三請求下,教練和師兄們偶爾都給我說點肘法,所以我所了解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國內基本上習慣是打橫掃肘,有次打沙袋用橫掃肘,老教練看見了就把我拉到一邊猛搖頭,說泰拳在交手的時候很少這麼打,結果讓我做一個防守姿勢,然後他一肘過來就把我的雙手打開了,我才發覺他的肘都是走了一個弧線打出來的,以前玩97打東丈就經常看見這樣的動作,當時以為好看,現在才知道,這樣的打法可以把對手的防禦打開,要點是在打的時候肘要先提起上翻,泰語裡面也叫「翻」然後身體跟著轉肘往前下劃個弧線在快到最低點的時候略點一下。剛開始都很難適應,當時長時間磨練後會覺得這樣打出去的力量會更好更自然。後來我找師兄問了下,說泰拳就不用橫掃肘嗎?他說有,然後打給我看,基本上和我在國內練習的差異很大,國內的是先定步以後再打,而且大部分是靠腰和肩的力量,而師兄所打的動作要小些,蹬地後身體是跟著滑然後很自然的把肘甩過去,跟掃踢一樣,都是整合身體的力量打出去,整勁果然不是中國武術獨有的東西。 以前看很多泰拳比賽都很少看到用肘,來到這邊也去看過大學生聯賽,基本上很少用肘的,為此我專門問過那位前北部冠軍,他的回答是「不會用肘的拳手都不算聰明」後來他給我解釋說,肘其實在比賽中很難用出,基本上拳手一靠近就開始纏抱拼膝,因為帶著拳套,纏繞的時候出肘不是特別方便,所以肘一般是距離把握得很好的拳手才習慣用的,在泰國和緬甸的邊境地區,只要是有重大節慶都會有纏繩拳賽,那種比賽肘就用得很多,只是現在我還沒機會去看。不過聽說也一直是泰國人厲害的多,緬甸人打得亡命,但是贏的比較少。 至於其他肘法,我就見師兄打過一個挑肘,也是放鬆後打出去,蹬地滑身,把肘「吊」上去,上拉下蹬,力量很大。師兄說一般是來打對手防禦空隙的,中了基本上都KO。 肘膝的配合都和纏抱聯繫在一起,對手起左膝就扣頸部右拉,一拉就到。貼身膝法一般都可以給肘打出機會,肘也可以給膝打出機會,還有一種就是直接把膝橫頂在對手腹部,阻止對手出膝。我在大學生聯賽里就看見過連續肘擊然後接膝法KO的。 至於其他的肘法,我還沒能學習,努力練習中。。。。。
挨過了頭一陣子以後就順了很多,跑步也不再那麼累了,以前很不明白老教練不教技術而只叫我打沙袋和練習身體素質,每天的訓練最多的就是打沙袋,動作正確不正確也不是太注重,而且基本上也沒一個真正正確的動作,館裡每個師兄個教練打的都不一樣,我的理解是,只要自己的力量和技術發揮到最好就是正確的。每天都是5組,每組3分鐘,中間休息一分鐘。可能不少兄弟會覺得很輕鬆,對,如果在國內確實不算什麼,但是在泰國,悶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的,要完成這五組對我這個來自寒冷高原的人來說,還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老教練一直在旁邊大聲吼著,不管我怎麼樣,只要在擊打沙袋就行,但是最後的時間一定要爆發出來打,一開始基本上到第三組就已經沒力了,身體接近虛脫的感覺,還喜歡喝很多水,後來挨老教練一頓臭罵,說喝水只能漱口,得到第三組結束才能喝。果然,每次不聽勸告喝水後打,沒幾下肚子就漲,又難受又累。如果只漱口的話身體就涼爽很多,撐過第三組後喝水體力就得到很大的補充,但是發現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控制自己的呼吸,以前自己的觀念裡面好像泰拳打沙袋也需要爆發力量,身體保持繃緊,呼吸比較急促或者閉氣打擊,結果在不斷的練習中慢慢明白泰拳的呼吸和要求的身體狀態都是悠長,似緊非緊的,有許多次,我在觀察師兄打沙袋的時候就奇怪為什麼他們可以一直撐下去,雖然也見他們累,但是就是可以一直頂到打完,後來才知道他們在打的過程中不會像我一樣一直爆發,爆發,而是不緊不慢,一陣子一陣子的爆發,到體力有所不濟的時候都會深呼吸,然後繼續,我才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老教練叫我一直打沙袋,原來是要我掌握泰拳的呼吸和節奏,掌握了這兩樣東西,體能就出來了,現在訓練也累,但是都能頂完所有項目。我想,泰拳的節奏應該就是這麼練吧,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練法,只是自身對節奏的把握這種訓練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以前一開始只能跑兩圈,現在一次跑五圈熱身,師兄說,練泰拳跑步要用前腳掌,這樣訓練出來的蹬腿會很有威力。每天我都是等到5點半以後才去訓練,沒辦法,太陽太烈,我曾經試過一次在4點半去跑步,結果到後面練跳繩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昏的。。。。但是我仍然見許多泰國人在下午2點時候踢足球。。。這就是什麼樣的水土出什麼樣的人吧。。。跑步結束後就是跳繩,1000次,接著就是空擊訓練,老教練看的只是協調,然後就開始打沙袋訓練,結束後就是跟教練師兄們練各種技術,最後是身體的放鬆訓練,一開始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基本上都沒有壓腿的練習。以前在國內無論學習什麼武術都逃不了壓腿,但是對於中國武術來說,「踢出來的韌帶是最適合格鬥的」這一條我是很贊同的,壓出來的韌帶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久就退,而且人在踢腿的時候韌帶,身高和身體力量在超過一定的度的時候腿的威力就小了,如果從低位腿開始練起,慢慢踢出來的話,那身體永遠都是能記住的,當然,必要的壓腿是必須的。我問了下師兄和教練,每個人都說不需要多壓,多踢到是必須的。但是老教練說泰國人從小男生都是盤腿座,而且是雙盤,泰國天氣濕熱,如果長期堅持,身體柔韌很容易出來。為此,老教練還一直問我「你們中國人怎麼都盤不了雙盤的?」我當時真的想把那些套路運動員的視頻給他看看。。。。。。。-
至於技術訓練一直都是蹬腿掃踢和膝法,拳肘還狠少練習,我本以為蹬腿我可以很好的掌握,練習後才發覺泰拳蹬腿的特異性,以前在國內所學的蹬腿大部分都是全腳掌發力,而泰拳的蹬腿是前腳掌和全腳掌都用,我打沙袋練習的時候老教練常會讓我做一個組合練習,就是一個蹬腿接一個掃踢,蹬腿是用前腳掌發力,師兄說一般是用來阻截對手和試探距離,第一下如果中了,第二下就能接上去,這點和許多搏擊術一樣,不一樣的是前腳掌蹬腿的發力,並不是單純的刺蹬,而是像踩一樣,提膝以後身體前送,腿是半彎曲狀態,然後突然身體略後仰腰部前送出去,這種打法我認為有個優點,以前在國內所練的蹬腿要慢些,腿摺疊了再打出去,動作和預兆都要大些,容易被對手躲過和防住,泰拳的前腳掌蹬起腿的時候就已經是把距離給縮短了,不是靠腿的摺疊打出去的,而是腰部和身體一起送出去的,這樣打就節省了一段距離,自己也更安全,加上用的是前腳掌,踢在對手身上的時候穿透力要大很多,同樣,在被蹬腿踢中的時候,師兄告訴我身體要自然的後退,硬抗的話直接給對手送上機會,而且也很痛。我練習前腳掌蹬腿的時候教練讓我對著牆,一下一下的來,一邊一百次,還是要蹬出節奏,一送一回,保持距離,說這樣練習多了自然能找到感覺,一見空檔就踩過去。 還有一種就是全腳掌的了,全腳掌的蹬腿我感覺與其說是蹬還不如說是「踏」確切些,看師兄打出來的時候身體回縮,一躬身後突然蹬出,我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毒蛇吐信」。。。。。發力基本上是踏上對手後才發力,很類似傳統武術中的彈腿,力量都很大,以前看泰拳比賽都見一個正蹬就把對手蹬得老遠,現在親身體驗後才知道原來是「送」出來的力量。我自己的感覺是泰拳的腿不要求身體的韌帶有多好,控腿有多好,而是身體的協調感覺,有時候覺得蹬腿直接是放上去的,當時仔細觀察才看出師兄們的腰都是在推送。 我一開始打沙袋都很用力蹬,把沙袋蹬出老遠,後來老教練搖了下頭,說好的蹬腿蹬了沙袋沙袋不會晃來晃去的。而是震一下,但是至今我見的泰拳手還沒有誰踢出這個效果,可能是我所見的拳手還很少,但是我一直相信,老教練說的可以做到。估計也是可以控制好距離把對手擊傷,為下一擊做好鋪墊的作用。 每天的練習都讓支撐腿很酸,腳上的皮也磨破了好幾次,我才明白泰國人習慣赤腳走路所練出來的鐵腳板是怎麼回事。
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我對泰拳和泰國生活的適應也好了很多,但是我也明白我必須繼續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學習,現在,每天練習泰拳已經是一種習慣,訓練基本上也走上了正軌,館裡的比賽選手訓練什麼我就訓練什麼,有時候也做下反應訓練,都是不按身高體重的來,師兄說他小時候練泰拳就是和比他個子高個子大的練對打和纏抱,打習慣了以後和自己身高體重一樣的人打就輕鬆很多,如果是廟會的纏繩泰拳比賽,根本不限制體重級別。館裡跟我身高體重相當的只有一個人,他很少來拳館,但是也在學校讀書,他的教練是職業泰拳師,我還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其他的人都是身高體重超過我的,和他們一起練反應練習學到的東西很多,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技術,有時候都會相互重複很多動作給對方練習,這個時候許多平時學不到的技術都會一起傳授給我,比如側膝破掃踢的近身戰術側身出右膝去頂對手的右掃,反之亦然。但是有一點,就是很少會把防守的主要任務交給兩隻手,師兄所要求的是不看對手的眼睛,而是看肩膀以下的軀幹部分,頭要保持領著,我就問,如果判斷錯誤呢?師兄就說,「就是要練到看軀幹知道對手打什麼,基本上看軀幹的話對手的腿就給看住了,兩手的話就靠自己的兩手護住,近身,近身,對手一跑就掃,這都在盡量保護自己,因為泰拳確實很危險。」 反應練習我基本上都是給師兄們當靶子的,但是慢慢適應泰拳的節奏和技術後也能撐上一陣子。任何武術在實際運用的時候都是不拘束的,有的師兄還用攔門腿一類的東西,他說,泰拳還有種蹬腿就是正蹬出去到一半的時候變成側的,這樣打得更遠,也更容易蒙蔽對手。 練習的時候需要改正的最多的就是防守,我原來的習慣老是把膝蓋直接提起來不外翻,後面老教練開玩笑的拿著皮帶上來說「你小子再不翻過來我就抽你」泰拳的提膝防守都是要帶點外翻的,而且提的時候頭不能去將就膝,要肘一起去碰,這樣的話還可以起到砸傷對手腿的作用,支撐腿也一起墊起來,我感覺是利用身體一蹬一撐的力量去抵擋對手的大力掃踢,掃踢的力量都會打得人移位,這樣一撐就要好很多,防守就不是單純的死抗,死抗的人只會被打得更慘。 這樣的練習要做很多很多,包括內側提膝擋等等,都是身體的彈性爆發,不是以前我在國內所想的「用硬抗去抵硬打」 。
由反應練習延伸的東西很多,但是這個練習一般教練不讓我做太多,他說得等我技術成型以後才會多做,目前要改的地方還有太多。身體素質的訓練還要做牙提重物和仰卧起坐擊腹,館裡用的靶子都是非常好的品牌,TW是主流,FBT是泰國自己產的,質量都很好,很厚實,不像國內很多三流的腳靶用段時間就壞,這邊都見不到差的搏擊裝備,要麼就沒有賣,有賣的也是很不錯的牌子,價格也比較貴,一個靶子也有賣到200多RMB的。所以每次練喂靶的時候都很舒服,一般都是那個前北部冠軍給我喂靶,他個子很小,但是靶子拿得非常好,每一下的力量都能很好的吸收,練習喂靶最多的也還是節奏,其間加上閃躲等動作,泰拳的閃躲一直覺得很爽,估計是以前受高蘭視頻的影響吧,開始練習躲閃接掃踢的時候總習慣退很遠,後來教練告訴我,泰拳是越近威力越大(一次我在和師兄練反應對打的時候,一靠近師兄突然就見他跳起來一飛膝往我胸口衝來,我一緊張就後退了,結果挨得更慘。)我就慢慢改掉退後很多的習慣,退到剛剛好,這對腰部的要求和身體的協調性都很高。 喂靶的時候教練都很喜歡一二,二一的節奏,打到最後就是連續膝擊,然後左右腿各10下連擊,我的感覺是無論是進退還是打組合,教練都是再給我找節奏,節奏一上了,打擊就不會斷,就能持續變換和組合,不是單純的練習打擊力量和技術,而是像和教練跳舞一樣。去「合」對方的節奏。到這個時候旁觀的師兄教練都會在我每打一下的時候吼一聲,我才明白泰拳比賽的時候選手頂膝,掃腿,每一下隊友都配合喊的意思,一是興奮,二是給選手帶來節奏感,就像跳舞一樣不知道痛和累。當然這也是我自己的體會。。。。。。
一直都沒見教練和師兄教我拳法,都是跟著館裡的拳擊手學,我看他們的拳擊都是打靈活,拳也千奇百怪,不過也和國內的練得大同小異,只是拼得多,躲得少,至於泰拳的拳法,師兄說就用和拳擊差不多的,但是步法和身體必須得適合泰拳的,因為泰拳手要求的是全身的協調和各種技術的配合,所以拳法一般都只練直拳,擺拳勾拳都很少,而且都是為了配合其他基礎而用的,單純屬於泰拳的拳都是不戴拳套的,直拳是抵出去的,多用阻截和突然襲擊,擺拳都是直接做出平擺的姿勢用身體帶過去,很僵硬。我還見不少師兄都喜歡打一種拳,就是做出像腰打肘的樣子,然後肩膀一抖,腰一轉把拳擰轉打出去,拳打得不遠,而且有時候還很難看,我就問師兄,這個拳有什麼用,他說這是近身打的。跟對手靠近的時候打,基本上都會迷惑對手,讓對手以為要打肘,但是直接旋轉一是可以穿透防禦,二近距離可以打出力量;這和傳統武術的鑽拳一樣的道理。師兄打沙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拳,他說還可以打肝臟攻擊,直接拳眼朝內側下擰轉打出去,既節省距離又有殺傷力。但是我一直很少看到他們用過。 平時我要練習拳法,教練就說節奏還是要找泰拳的,不能打拳就成拳擊,那就不叫泰拳,你的身體也連不上來的。所以我打的拳教練也一直都不做太大要求。 說到老教練,這點我要說一下,以前在國內都聽說泰拳手不長壽,老教練60了,身體一向很好,像他一樣的人在泰國還有很多,當然,過度訓練自己的人都短壽,但是泰拳的訓練一直是有助呼吸和身體協調,以前我以為老教練只能大致說一下技術,可一次他在教我拉頸側膝的時候我才發覺,他雙手一扣我頸部我居然也很難動彈,並不是一老就什麼都廢掉,前提是泰拳是技藝,不是單純的搏擊。
看師兄們練腿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自己去練的話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第一,自己柔韌不怎麼好,二,身體協調不到位。泰拳的腿,從來都是泰拳的一大特色和法寶,雖然泰拳的主要技術是在內圍,但是外圍的攻擊力從來都是很恐怖的,特別是泰拳的掃腿,在國內的時候就自己學著模仿,對於掃腿,我很外行,只能給大家說些感受和自己所看到的。師兄們練習掃腿也是各自不同,但是打出來的力量都很大而且都帶穿透性,有個師兄打得很好看,空擊的時候腿踢出去很優美,整個身體都是一個弧線旋轉,他的掃踢有個特點,就是踢出腿的同時身體是略往上抽的,腿是連甩帶提的打出去,出去後的腿路線走得長,但是打在沙袋上沙袋不晃多少,是震的,所有動作整個身體都是一起走,一起收。掃的時候手都是同邊腿的手自然的後甩,一手護頭掃出去。 還有的師兄掃腿很難看,感覺胯部沒有翻轉多少,但是力量很大,身體沒跟著轉多少,但是跟著踢的方向移動,打出來的力量很重。我感覺,大多數泰拳手的踢法都類似這種,動作預兆小,身體的防護也做得好些。 有個師兄的掃踢很特別,打之前會猛的蹬地一下,還會踩出聲音,比如掃右腿的時候就會先略提右腿一蹬地,然後左腿借力略提再蹬地,右腿借力量掃出去,出去的時候身體也是整合的,很有威力,整個拳館就他的掃腿最有威力,他打過20幾場職業比賽,但是沒能到泰京兩大拳場去。他的掃踢連續性很好,經常看他連續5次的連掃。 連掃我一開始根本打兩下就停了,而且第二下還踢不上多少力量,師兄就說他的掃踢蹬地就是為了連續性,一踢就可以連上,一踩一蹬還是找節奏,節奏找上就打得起來,找不到就連不上, 那位北部冠軍也給我示範過連踢,他說腳從那個位置出的就回那個位置,他的連踢就可以一直踢著沙袋走,很好看,也很有威力。 基本上所有師兄教練要求我的都是身體的整合,最多提醒下胯部翻轉和著力的位置, 比如連打靶的時候,前腿掃踢就是腰來帶然後身體跟著走把腿打出去,找到個感覺就掃得出來,我就更加覺得節奏和感覺對於泰拳的重要性, 我感覺身體每個部位的配合都很重要,不是單純的重視腰腿的力量,好的掃踢打出來從頭,手,腰,腿都是一體的。 還有要注意的就是支撐腿的踮起和輾轉,掃踢的連續性很大的取決於支撐腿的輾轉,踮起的時候就隨著掃出的腿輾轉,把身體整合到最好。 練習踢靶的時候還有種打法就是退後踢,師兄一逼近我,身體就得略後仰,膝蓋略彎後腳一墊然後借力掃出去,師兄說這個很考驗協調性和掃踢的功底。
練習時間畢竟有限,許多東西也許都是錯誤的理解。但是還是想記錄下來,這對於在泰國的生活和泰拳的學習也是一種財富吧。 館裡的師兄教練們都很用心的教我,所以自己也很感激,聽說以前館裡以前有個德國留學生也是天天來練,但是我來的時候他已經回國了,教練說「老外沒我們亞洲人勤快,那小子一練纏抱就叫脖子痛。」 其實泰國人也很懶的,不過泰拳手除外,泰拳手可以說是泰國人裡面最努力的之一,但是下場也是最悲慘的之一,聽教練說許多泰拳手在擂台上掙了很多錢,但是退役後到處遊玩,購物。後面窮困潦倒,有的現在還在賣燒烤。。。。。跟職業拳擊的一樣,一個好的拳手要是多方面的。 許多問題我自己也在磨練中,估計真正寫完這些感悟要很久吧,目前到步法的訓練基本上還沒有學到,我曾經問過師兄泰拳的步子該怎麼踩,許多人都說隨意,每個拳手都有自己的走法,北部的拳手步法穩健,南部的一些拳手甚至是跳著踩步子的,有機會就是飛膝飛肘。 師兄也一直沒要求我該怎麼走,只是讓我用前蹬腿探距離,我看老教練的意思是要再等一斷時間才開始步法訓練,一步一步的來,所以我也不著急,慢慢練,打沙袋的時候教練會要求要不停轉換位置,位置轉換過度的時候最好是用身體跟著滑的掃踢和擺拳。
一開始都有個疑問就是職業不職業的問題,我問過每位師兄和教練,他們都說泰國沒有職業不職業的說法,大學生聯賽,打職業比賽的可以參加,但是有一點,就是進入過泰京兩大拳場的禁止參加,泰國的泰拳比賽也很多,如果是運動會形式的,一般都帶護具,許多師兄都打這種,有節慶都是廟會打無護具的,還有的打纏繩的,至於無護具的賽事更是每個府都有,所以你要說誰是職業拳手誰是業餘的真的很難說,但是也會有職業執照的發放,具體如何我就沒了解到了。 同樣,我也問過教練和師兄,就是現代泰拳和古泰拳是否一樣,他們的意思是沒戴拳套一般都打古泰拳,兩者之前沒有多少分別,唯一有區別的是古泰拳用兵器,許多現在擂台上用的技術都是古泰裡面的,而且泰拳創立了幾百年,基本上創立的時候和現在沒有太大差別,老教練說,纏繩泰拳就是以前用的,最厲害的就是「乃克儂東」,一人戰勝10名緬甸拳師,他的故事,泰國人人人背得。 不少次我在和師兄實戰交流的時候都感覺到師兄所打的東西都是很自然的,一次我蹬腿靠近失敗,結果師兄一腳踩在我大腿上然後就是一肘砸在我頭上(當然力量是控制了的),師兄說這就是古泰招數,泰語里叫「踏」。有時候師兄也教過我一些古泰散招,比如正沖膝和下砸肘一起的招式,那個前北部冠軍說,古泰最難最多的是擒拿,但是現代的泰國人練習泰拳都打擂台去了,許多擂台上不用的技術都沒練,但是發力和節奏等等都和古泰拳是一樣的,比如南部的「CHAIYA "也就是我們看的電影《泰南拳》,現在仍然有許多人練習,北部的山區靠緬甸的纏繩比賽都是古泰拳,他告訴我,兩者之間分別不大,古泰難的是一些特殊的訓練方法和兵器,但是如果想去學那還是很難的,畢竟專門練的人少。他說古泰拳更危險也更殘酷,現在打擂台的18招都是裡面的。師兄們也告訴我,如果當兵,就能學到。我自己的體會是,泰拳就是保存最完整的傳統拳之一,訓練方法和身體要求都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於運動的場所和環境,師兄告訴我他曾經和人街斗,用的就是所學的古泰散手。以前也看過國內一位朋友寫的文章說到古泰馬形和虎形,我覺得人類的武術學習都是來自於對於自然和動物的模仿,各個民族和區域的理解不同,所領悟的也不一樣。我想古泰拳,我還是隨緣吧,有機會自然會遇到。到時候再虛心學習,了解。
關於泰拳的起源,我專門問過學校的歷史老師,但是由於他自身並不是泰拳練習者,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說比較可以肯定的說法是泰拳的技術體系成型的時期是大城王朝時期,大城王朝第二次被緬甸攻破的時候強征了許多暹羅人到大城,其中就有暹羅拳師乃克儂東,後面的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暹羅拳師一人打敗緬甸拳師10人,緬王特赦其回國,後面乃克儂東成為暹羅拳整個體系的奠定者,不少人都會認定這個說法,至於考證,那並不是我能做的事情,但是我覺得乃克儂東在之前已經會拳術了,而且在柬埔寨一直流傳古高棉武術,和泰拳很像,而泰國以前也是高棉帝國的一部分,我想泰拳的起源應該和高棉武術聯繫在一起吧,這個問題估計得看山上的行家來解答吧。
練習到目前為止實戰打得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有打的話基本上都能見師兄用很多不常見的技術,一次和師兄交流,被師兄一掃踢踢中腹部,我一吃痛就自然彎腰抱住他的腿一摔,他就倒了,他起來後讓我踢一腿過去,他略後縮然後用腰和手夾住我的腿一轉身,我就被撇倒了,很痛,我起來後師兄又讓我掃一腿過去,這次他一樣的夾住我的腿,我忙把腿往回收,但是收到一半師兄抓住我腿的手往我踢的方向一甩我身子就跟著轉了,接著就是一個掃踢踢我背上。師兄說,泰拳的阻截技術很豐富,最主要的還是做到保護自己,你可以退,可以抓,可以抗住後打,但是最主要的是長時間的配合磨練。每個技法都要給對手損傷,不是打分數。 還有個師兄打得更怪,我一靠近他他就是一個正蹬過來,然後腳不收回,支撐腿墊一步後,沒收回的腿直接變掃腿掃我大腿上,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法式踢拳」,那師兄還會把腿提起來然後突然一個變相砸過來,那感覺很像極真的前回鷲,後來我問師兄,他說這些是以前他打廟會泰拳的時候學到的,屬於泰拳比較特殊的技術,至於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但我想法式踢拳當年可能就是學習的這種泰拳,許多時候光看不行,得親身體會才有效果,有的師兄掃踢高掃都會用身體去帶下來,高高的掛下來,就像許多視頻里的一樣,師兄告訴我,打多了,腿就好控制,我問中路該怎麼掃,結果師兄就讓我和他打反應,我站的距離離他比較遠,一般掃踢是打不到的,結果師兄一掃就掃到我腰上了。我一下沒明白,就讓師兄再做一次,後來發覺師兄在掃的時候腰部全部擰轉完,腿是提起後前送著擰轉出去,最後在打在對手身上,通過旋轉增加距離,還可以給對手招成錯誤的距離估算。師兄說,這都要多踢,多練,泰拳的腿法不是一天兩天能找到感覺的,當時一旦找到就忘記不了。
有一段時間沒有寫體會了,這段時間的實戰訓練比較多,挨得打多了,有些感悟給大家看下,前一階段的練習教練和師兄都表示說我算是撐過來了,基本上技術的訓練改得差不多了,但是肘法的訓練卻仍然沒有涉及到多少,不過膝法,腿法,拳法都基本上成型,山上許多兄弟都問我很多細節的問題,說實話,自己很慚愧,因為自己只能說是算運氣好,來到泰國讀書,而且學習的是泰語的專業。所以了解的,知道的,就比大家多些,至於細節的技術分析,我還遠沒到那程度,所以很多時候兄弟們問我的話題,我只能暫時閣下,希望大家理解。從這個學期一開訓(泰國的大學都是10月份有個小假期)就開始來了些借用學校拳館訓練參加比賽的拳手,拳擊的泰拳的都有,教練也覺得是該有些機會交流下,所以這段時間做得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實戰反應訓練,這學期也來了些師兄,有個大級別的,打拳擊的,但是他老爸是職業拳手退役,家裡開了還算不錯的拳館,所以從小就泰拳和拳擊一起接觸著長大,從他那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是打靶的學問,以前以為自己拿靶一直算比較好的,起碼去過拳館都是我掌靶的多。但是遇見這個師兄以後我才知道另有學問,一開始看他們打拳擊的反應練習,我就想和他練,他就讓我先打幾下給他看看,我直擺鉤的打了幾下,他就說我出拳目標還不明確,於是就拿靶給我打,他拿靶很奇怪,手是像防守動作一樣,然後叫你出左你再出左拳打,一下,兩下,一二躲後又一下,都很有節奏。我打了幾下他看了還算不錯,但是說我出拳預兆大,拳頭只知道靶,不知道人,他說眼睛得看對手的肩膀,而不是找靶子,這個訓練是拿靶的人和打靶的人一起訓練,拿靶的人要像在防守,要喜歡而且知道對手的拳打來是什麼樣子,怎麼去喂靶,喜歡了以後兩個人的節奏都會一起出來。
每天的基本訓練還是很枯燥乏味,後面的技術練習才有激情,那位師兄告訴我,泰拳手分為幾種,一是拳擊式泰拳手,一是膝法內維型泰拳手,還有就是腿法遠距離的泰拳手,最後就是綜合型的。拳擊式的泰拳手打法很穩健,基本上都是低位的腿法和格擋造成機會後用拳解決對手,我覺得典型的代表應該是克勞斯和魔裟斗。膝法內維型的都是要先挨一下後給對手拉近距離,然後用肘膝消耗對手,這種拳手必須很能抗打,而且要很冷靜,師兄說泰國這樣的拳手很多。至於腿法遠距離拳手不用解釋大家都知道,太多了,最後綜合型泰拳手,師兄就給說了兩個人,一個是「宋拉康信」,一個是「播求」。他也開玩笑的說,李小龍也是,只要對自己有用的技術都學來掌握。然後他問我想要做什麼樣的拳手,我說想技術平均點的,他笑了下,說,如果你不主打拳的話,你的前腿就必須很強,很靈活,經常看許多泰拳手前腿掃踢很快,一抽腰就掃上去了,而且威力很大,以前怎麼都掌握不了,後面發現是支撐腿的轉換和腰跟腿的整合,腰動的同時腿就得跟上,而且身體都得開始配合,這個練習我做了很久才糾正過來,重要的還是感覺,感覺找到了,怎麼踢都對,節奏也是,而不是很刻意的去練習每個動作,當然,我自己是這樣過來的,每個人方法不同。每個人在教我技術的時候都說,一定要多打連踢,節奏就從這裡面培養出來,至於連掃,館裡那位職業拳手給我說你要像端一碗水一樣,不讓它灑掉,得端好,第一腳上去就得找到感覺,一腳掃沙袋在那個位置後面的腿都得連上,把沙袋掃得到處晃蕩不是高手,一腿上去連著上沙袋都是定在一個位置震的才算踢得好,於是我就開始慢慢的找,支撐腿的蹬轉和身體的整合還是很要緊腰基本上是從第一腿踢出後就扭在那個位置上,都靠腿的蹬地,腰抽,這個對身體的協調要求很大,身體的柔軟要求更大,手的配合甩也是一樣,同邊的那支手要跟隨腿的掃出下擺,但是擺的位置不能太大,因為還要起到防守的作用。我還很奇怪的就是看他踢沙袋無論左右掃還是換步掃,總是打得很實,很透,而我打就是噼啪亂響,於是我就問他該怎麼做,他說踢沙袋不是踢沙袋而已,要知道在踢人,不是想著有人在就算了,你第一腿掃出去讓沙袋晃蕩大,那麼你後面的腿要掃出威力就得找位置和感覺,沙袋這時候就像人一樣在動,怎麼樣踢上勁就看自己。我聽了恍然大悟,以前打沙袋都只知道練技術,威力,以為打法和距離要在實戰中練,現在才知道,打沙袋也可以練習,後面就自己找感覺,慢慢的去找身體的換位和時機,找到了左右掃踢就可以打得很透,也看到了那個泰拳手讚揚的表情,很開心。
但是自己的連踢仍然需要練習,一般3,4下就連不順了,而基本上館裡的大部分拳手都是10下。打沙袋的時候都是要左邊一下,右邊兩下的掃,所以目前還是很刻苦的去練習連踢,以前也不是很明白踢腿前為什麼蹬地,借力量是一點,後來才知道是給對手迷惑,基本上都在踩點,踢前一蹬對手都有反應,但是並不知道你是起左腿還是右腿,這就要靠你平時對於步法的訓練,一次和那個家裡開拳館的師兄連反應,我問他泰拳的步法怎麼走。他說一般兩種,一種是常見的前腿點地,這樣的方法穩健,但是對於前腿要求很高,一種就是左右連續外翻提膝,一開始我很不明白,覺得像是在跳舞一樣找節奏而已,後來跟他實戰,他先用前腿踢到我煩躁,後面突然左右外翻提膝,踩出這個步法,我一下子就判斷不出他出哪個腿了,也一下子明白,泰拳的步法的學問有多大,不斷走的同時不斷給你製造假象,至於踢出去以後,變換也是非常的多,這個師兄喜歡用腿打出後直接踩下用拳攻擊的方法,因為他是以拳擊為主,很多時候我掃踢出去挨他擋住後他都是擋住的腿直接下來然後給我一個後手拳,上下結合始終是打人最好的方法之一。(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普吉下飛機,怎樣在3-4天內玩轉斯米蘭群島、皮皮島、麗貝島?
※泰拳感悟(四 )完結篇
※去泰國旅遊, 千萬叮囑好男盆友不要去這些地方!
※朋友去泰國旅遊,想問一下泰國有什麼好護膚品可以買的~?
※普吉島三類人群玩法--情侶vs親子vs父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