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84年的Lonely Planet《中國》指南嗎?

最近,微博上有一位坐標北美的小哥Energeia,在學校公寓撿到了一本別人搬家時留下來的舊書,仔細一看竟然是一本84年的Lonely Planet《中國》旅行指南。是不是從封面上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穿越氣息。

198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書里不少彩色老照片,非常有時代感。

Cr:Energeia - 微博

這是這本書的兩位作者,Alan Samagalski和Michael Buckley。為了完成這本書,兩位小哥(現在應該是大爺)考察了江蘇、上海、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遼寧、雲南、四川、廣西、貴州、新疆等十幾個省份。

介紹里還提到下面這位Michael小哥試圖在長城上穿溜冰鞋「滑長城」,但是悲慘的失敗了。以及他在中國騎壞了好幾輛自行車。

書中的很多內容也非常有意思,比如這段對於傳統食物的介紹。

Chinese cooking is famine cooking. The Chinese will eat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that moves, and no part of an animal or plant is wasted. What we now regard as Chinese culinary exotica is really a product of the need to make the most of everything available, salvaging the least appetizing ingredients which wealthy nation reject as waste, and making them into appetizing food. This has led to some interesting dishes; fish heads, ducks feet, dog and cat meat, bird saliva, fish lips and eyeballs to name a few.

中國的的烹飪是饑荒的烹飪。中國人什麼都吃,他們吃所有會動的東西。我們現在認為中國的美食是為了不浪費任何材料的產物,他們「搶救」所有看起來不能吃的東西把它們變成美味的食物。所以,很多有趣的菜品比如:魚頭、鴨掌、狗肉、貓肉、燕窩、魚唇和魚眼……

作者還提到了他們對於「炒」這種烹飪方式的神奇猜測。

甚至他們的烹飪方式也是燃料短缺的結果,他們把食物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後放在鍋里煸炒。這樣的烹飪方式比起烘培等更加的節省燃料。

求大神科普!

遊客酒店幾乎都擁有中英文菜單,即使沒有,通常也會有可以說英語的員工。

大多數公共餐廳會有一個櫃檯,你可以在那裡選擇你想吃的食物並買票。然後你會去到一個直接面對廚房的窗口,把票遞給他們然後拿到你的食物。

菜單通常是用粉筆直接寫在黑板上的。如果食物賣完了餐廳就會把這道菜擦掉。

由於年代久遠,書里的漢字都是手寫的,其中還有不少錯別字,也是一大萌點。

澳大利業是個啥,抄錯了?

書里還有不少手繪地圖。

北京:

福州:

濟南:

煙台:

為啥還有一個餛飩店?難道是特別好吃。

頤和園:

還有一些網友也曬出了自己的陳年Lonely Planet。

91年10月出版的第三版,這個時候就已經沒有萌萌的手寫體啦。

感謝知友@Ian Ngai 指出,果然知乎多大神。

Cr:陳二千萬 - 微博

所以Lonely Planet內容還真是詳細啊,連表示數字的手勢都有。

94年版本:

在這一版本中,我們可以看到LP已經不再直接提到中國烹飪是否屬於Famine cooking,而是作為了可能的理論之一。這裡也求各位歷史大神科普!

Cr:白頭山的白菜道士 - 微博


推薦閱讀:

中國物價較低的城市有哪些?
台灣人對大陸(人)有哪些誤會或偏見?
如今,對澳洲的一些看法
中流砥柱--2017年中國製造業發展簡析
俄羅斯找中國合作造大飛機?烏克蘭卻準備幫中國自己造

TAG:旅行攻略 | 旅行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