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化自信,從語文課本剔除張承志開始

2017年5月6日,據梅新育透露,「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歷史、政治三科將使用統編教材,這場會就是審查教科書、排查其中可能存在的顛覆性政治錯誤,以確保我們的國民教育體系指向是培養中國人,而不是培養中國掘墓人。」「全票通過剔除張承志作品,便是撥亂反正排雷工作之一。」

習 總 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他更進一步指出了文化自信的組成部分:「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從自強不息到厚德載物,從和而不同到中庸之道,從精忠報國到匹夫有責,從天下為公到捨生取義,從以人為本到民惟邦本,從革故鼎新到日新月異,從居安思危到載舟覆舟……其間的思維方式、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都值得我們傳承弘揚,自信自豪;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造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先進文化,從井岡山精神到長征精神,從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從雷鋒精神到焦裕祿精神,從大慶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從載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災精神……所有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成果,都值得我們發揚光大,自信自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夠使中華民族凝魂聚氣,強基固本,團結奮鬥,攻堅克難。

有學者認為,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在艱難險阻的克服中彰顯了其優越性。一是唯有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而不衰。羅素曾說:中華文明是唯一從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從孔子的時代以來,古埃及、巴比倫、馬其頓、羅馬帝國都先後滅亡,只有中國通過不斷進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來中國歷經兩千多年而最終保持統一,不像歐洲那樣分成眾多國家,這與中華文化不無關係。三是中華文化在歷史上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華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對西方文化也曾產生過重要影響,只是在19世紀以後才開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幾大文化體系中,中華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強,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國存在和發展。五是在世界各國中,中國的古文獻資料最為豐富,為文化傳承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優越性,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依據。

鴉片戰爭後,中國從天朝上國淪為半殖民地,民族自信心遭到了一次又一次沉重打擊,認為中國一切不如人,終於導致有人提出了「全盤西化」,這種思想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是誰帶領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重建民族自信?正是中國共產黨。從一大時的13名代表和50多名黨員起步,發展到幾千萬黨員的革命歷程,處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的自信。革命時期有中國革命道路必勝的自信;抗戰時期有中國抗日必勝的自信;社會主義時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這些都是基於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

在大革命失敗後的腥風血雨中,共產黨人毅然拿起槍來進行武裝鬥爭。那時的革命根據地處於敵人重重包圍之中,「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籠罩在每個人的頭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八個字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道路充滿自信的宣言。在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中,「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捨生忘死、不怕犧牲、對革命必勝的信心。在半個中國被日軍鐵蹄蹂躪,全國一片亡國論調時,毛澤東的《論持久戰》預言了日本必敗的結局,中國共產黨也在抗日戰爭中成為支撐中華民族抗戰希望和信念的中流砥柱。在剛剛建國,百廢待興之時就遇到世界上最強大國家軍隊的威脅,中國共產黨毫不畏懼,「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成為新中國立國之戰的響亮口號,讓中國人民真正有了站立起來的自信和自豪。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把一個連釘子都要進口的農業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當赫魯曉夫撤走專家撕毀合同時,他沒想到沒過五年,中國的原子彈就搞出來了;當美國航母編隊在台海危機時開來耀武揚威時,他們沒想到沒過二十年,中國已經有了兩艘航母;甚至連簽名抵制中國高鐵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的網民也沒想到沒過十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甚至要給其他國家修高鐵了。

文化自信,並不排斥文化的傳承創新和交流對話,因為只有與時俱進、開放包容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秉持文化自信的理念,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先進經驗,開拓創新,構建符合時代精神和自己國情的民族新文化。文化自信,也是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平等交流的重要前提。如此,才既敢於接受外來文化,也敢於與外來文化對話。魯迅先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出了著名的「拿來主義」,這個當時嶄新的文藝主張提倡「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就體現了魯迅作為中國新文化開拓者面對世界文化的文化自信。中國在開放包容的漢唐時如此強大,在閉關鎖國後短短二百年就淪為東亞病夫。一個與時俱進不斷進步的文明永遠不會被消滅,而只會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死抱著不切實際的」傳統「的文明才會被時代潮流無情地淹沒。

文化自信,要克服歷史虛無主義、漠視傳統文化的錯誤傾向,也要克服對傳統文化不加區分的全盤復古的思想。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要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眼於當代中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踐,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願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同時,要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建立當代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智慧,為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無窮動力和源泉。

維護國家安全,從根本上說就是維護國家、民族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維護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文化安全關乎意識形態、核心價值、傳統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產品等多個方面,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和生存底線,在國家安全體系中處於關鍵地位。一個國家、民族能否保持其優秀傳統文化而不被他國外族侵襲或同化,既關係到其能否建立真正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也是衡量國家、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標準。如果某個國家、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遭到破壞甚至毀滅,那就意味著它已經站在亡國滅種的邊緣,在面對他國外族的文化侵略時只能繳械投降。

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安全,只有文化上的安全才能讓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國家沒有科技會亡國,民族沒有文化會滅種。國家可以滅亡、土地可以喪失,但只要文化仍在,就還有希望。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如果楚人都自認為自己是秦人,那還談什麼「亡秦必楚」呢?猶太人雖然滅國千年,但猶太文化一息尚存,終於在20世紀團結起來建立了以色列,並且團結地在後來的中東戰爭屢次打退伊斯蘭國家的圍攻。猶太人靠什麼維持了千年的文化自信?教育。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特別重視少年兒童的教育。

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需要通過教育,讓一代比一代更強。我們的祖先對世界做出過傑出的貢獻,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對世界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這種自信自強的精神,才是我們這個民族挺立千秋的根源。

推薦閱讀:

不知道國際學校沒課本,做家長是有多不負責!
教科書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TAG:文化 | 课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