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挑學校的三大誤區,你推娃入坑了嗎?

這是我,一個12年小學英語教師,在知乎的第一篇文章,老公還是有用的,可以教會我怎麼用知乎。

文章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賬號:湯圓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4月,又到了幼升小的季節。

今天一位久未聯繫的朋友來電話——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愁著怎麼選學校。

當然前提是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劃片區,能挑的範圍很小。

這些年來,就「小學怎麼挑」這事來諮詢我的父母們,也有一個加強連了。他們的共性大多是:

都是媽媽

都是焦慮的媽媽

大多是家庭條件不錯但沒啥特殊關係的焦慮媽媽

沒錢沒權的都踏踏實實就近入學了,有權的不發愁,唯獨有錢沒權的,抓著錢不知道該怎麼辦。越焦慮越容易陷入誤區。我看到最常見的誤區大概有三種:

1.別人去名校,我家娃也得去

這個坑,不少媽媽都會踩,而且特別容易焦慮,心理防線一戳就破。

我認識一個媽媽,本來已經定了去家附近的一所學校。但是被朋友們幾句話就唬得無比焦慮: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XX學校是名校,抓得很緊,老師很嚴格,還有各種培訓班,學習氣氛濃,送進去自己就省心很多。

結果,焦慮的她拖著兒子又面試了好幾個學校,最後去了一個很遠的學校,孩子每天上學放學路上就要1個多小時,加上密密麻麻的課程安排和課外輔導,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已經開始厭學,時不時裝病在家,不肯去學校。

我總結所謂的名校情結無非是三種心理在作怪:

攀比心理

別人孩子進得,憑什麼我家娃進不得?畢竟孩子的未來和成長到底如何是個未知數,要好多年才見分曉,但我這面子可是一點都不能少啊。

補償心理

我平時那麼忙,哪有空陪孩子啊,還是多花點錢,算是彌補一下孩子吧。萬一孩子成績不好,我也能心安理得的告訴ta:「我給你花了這麼多錢上了這麼好的學校了,還讀不好書,自然是你的問題。」

從眾心理

大家都說這個學校好,那肯定好。我自己也不願花時間去研究,反正就去最熱門的就對了。去不了?去不了我就焦慮啊,然後回家懟我老公沒用唄。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別人叫好的學校,未必真好,更未必適合自家孩子。

給孩子挑學校,應從孩子自身情況(愛好,興趣)和家庭情況(遠近、經濟能力和未來發展方向)出發,找尋各方面適合的學校,而非認準某一兩所名校,非去名校不可。

2.選好學校,家長就省心了

很多父母,堅持要挑名校的一個不太好意思說出口的原因是:

上了名校,老師好,那麼家長我就可以輕鬆了……

您想多了……

首先,越是名校,對父母的要求越高,從入學面試開始,面試孩子,也面試父母的能力。入學後,親子活動,家校互動,手工勞動……不多說了,絕對能提升各位父母的動手能力,祝各位家長好運。

更重要的是: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歷程的起點,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這段時間的孩子教育非常重要!

這其中包括學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學校教育無法取代家庭教育!教育孩子,絕不只是學校老師的任務。

過去十多年來,我還沒見過,父母甩手不管,孩子的教育依然棒棒噠的先例。

父母如果天真的認為,進了名校,自己就不用操心了。那麼,進入學校後,你的心理落差會很大。

學校和老師,是你教育孩子的隊友;而不是孩子教育的接盤俠。

3.選學校我拍板,不用聽孩子意見

父母負責挑學校,孩子負責上學校。

這在很多父母眼裡是天經地義的。他們認為,孩子沒有判斷力,需要父母代為做主。

(嗯,有些父母被人懟幾句,立馬失去冷靜,開始焦慮是不是選錯了學校——你就別看不上孩子的判斷力了。)

作為老師,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孩子上的學校,孩子自己也應該有發言權。尊重孩子的意願,有三個好處:

第一: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他意識這是自己的權利,不應該輕易放棄;未來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都應該為自己爭取發言和做決定的權利。

第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既然是學校是自己和父母一起選擇的,那麼在困難面前就應該一起承擔,不能退縮。

第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們選擇學校的出發點,可能和家長不太相同,他們不會考慮這裡的升學率,也不會考慮學費多少。他們心裡想的可能是:這個學校操場好大,但那個學校有游泳池;這個學校的老師看起來很親切,那個學校的大哥哥大姐姐看起來很友善。

這些要素,其實也是判斷一個學校的重要指標,並非毫無價值。相反,比起冷冰冰的升學率和學費,這些要點更眼見為實。孩子們基於自己的看法做出的判斷未必全對,但未來他也會思考,過去的判斷哪裡有錯,那麼下一次就不會繼續這樣的錯誤。

這就是獨立思考。

相反,今天你認為孩子沒能力選學校;未來就會懷疑孩子不懂填志願;質疑孩子工作選得不好;否定孩子看上的另一半。

愛包辦的家長身邊,只會有一個缺乏責任感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懦弱孩子

我的觀點,供各位父母參考:

  1.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盲從別人的選擇。

  2. 進了小學,父母依然是孩子教育的主力軍,學校和老師是你的隊友,不是你的接盤俠。

  3. 讓孩子做決定,可能會犯錯,但他從錯誤中學到的,會讓他終生受益。人生是一場長跑,它不會因為孩童時的某個錯誤,就徹底毀了。

其他回答:

為什麼學歷不一定值錢,學區房一定值錢

國內的學前教育有哪些很明顯的不足之處

小孩被同齡小孩打,家長是否應該教育孩子打回去


推薦閱讀:

感覺被自己的父母否定了?
我該怎麼樣才能治癒自己過去被父母傷害所留下的心理陰影?
跟父母吵架,賭氣不吃飯,餓了怎麼辦?
為什麼心裡明明很明白父母是關心自己,但父母打電話時候就是覺得很煩,不耐煩的打完之後心裡又會有罪惡感?
你才是巨嬰,你們全家都是巨嬰

TAG:教育 | 儿童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