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譯好《經濟學人》等外刊,看這一篇就對了

/ 1 /

了解新聞報道的基本類型

有利於對文章的宏觀掌控

外刊翻譯材料主要來自主流外刊的新聞和評論,所以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新聞的報道結構,以便對待翻譯的文章有宏觀的把握。

一篇有效的報道要有一種能夠包含事實並且能夠向人們展示事實的表現形式,作者必須找到一種能夠讓讀者得到圓滿感覺的寫作形式,要讓讀者感覺到事件中的一切都很自然地發展演變到最終的結果。(出自唐納德·默里《為讀者而寫》)

優秀的作者總會思考,按什麼樣的次序和架構將手頭的材料變成一篇報道,來幫助讀者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解決辦法。

對讀者來說,理清了文章的架構,相當於坐上了作者駕駛的遊覽車,明白他們想讓讀者看什麼。這一點對翻譯而言尤其重要,我們之前已經談到過,「理解是表達的先決條件」。

新聞報道有七種最常見的結構:倒金字塔型,華爾街日報型,沙漏型,列舉型,金字塔型,章回型,非線性型。(卡羅爾·里奇《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

其中,「倒金字塔型」是最基本的報道結構之一,尤見於硬新聞報道。此種結構往往先用導語概括事件的焦點,然後在正文中,按照與事件關係由近及遠的順序,補充支持性的材料和觀點。

Financial Times 的很多新聞報道都採用這種結構,最主要的信息往往集中在前幾段。經常瀏覽 FT 中文網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大多數新聞標題都沒有直譯原文標題,而是對導語內容的提煉。

再比如,華爾街日報型講究從特殊到一般的報道方法;金字塔型則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敘述,先埋下伏筆,最後推出高潮。到底採用哪種結構,還得根據文章具體內容作出判斷。

面對一篇報道,與其一頭扎進去,不如先俯視整篇文章。前者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者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2 /

體會語言之間的差異

翻譯時注意多加調整

主謂結構是語言表達中的常見句式。

從結構上來看,漢語裡面主語和謂語之間的聯繫,跟其他句法,以及英語語法結構比較起來,算是最松的。只要不會引起誤會,主語經常可以省略,比如「(這孩子)連他媽媽也不認識了」。跟印歐語系比較起來,漢語的這個特點是比較突出的。

經常跟漢語和英語打交道,就不難發現漢語是意合語言,英語則是形合語言,兩種語言在結構形式上是存在較大差別的,特別是複雜句。

漢語的分句之間少有邏輯關係詞,常靠內部的邏輯關係聯繫在一起,也就是「形散神聚」,可能需要我們憑語境推斷出句子間的聯繫和整句話的意義。

而英語更重形合,句與句之間通過明顯的語言形式聯繫與結合,結構比較嚴謹。

這樣的差異給我們的啟示是,張三和 Jack 在表達同一個意思的時候,兩種語言的結構可能是不一樣的。翻譯時一定要考慮到是否要在語言形式上做一些調整,而不是一直受到原文結構的牽引,被原文打得鼻青臉腫。

但是,中英兩種語言也並非絕對不同,語言也在不斷流變,所以我們不能抱有非此即彼的想法。

關於語言的特點,我們不必在此討論太多,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翻譯的過程。

/ 3 /

準確理解原文是翻譯的前提

理解別人所說或所寫的東西,常常比我們預想的困難很多。

原文難以理解,原因可能是語言本身給讀者製造了障礙,也可能是作者對語言外知識的掌握在讀者之上。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具體的步驟如下:

(1)俯視文章,儘力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脈絡

你可以在一開始快速瀏覽文章,將意思相近的段落歸到一起,嘗試列出文章框架,並總結每一部分的大致意思或找出主旨句。

(2)辭彙查證,選擇適合語境的義項

要養成勤查好問的習慣。碰到生詞或者生僻的表達,應該主動去查證,紙質、電子或者權威的網路詞典都可以。在這裡,我們更推薦英英詞典,至少也應該是英漢雙解詞典。

很多同學認為查單詞或者背單詞只要是知道漢語意思就夠了,不需要了解英文釋義,並且認為兩個單詞的漢語意思一樣或接近就能來回替換,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單詞在翻譯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失真出現,很多時候英文單詞和中文釋義並非絕對的意義對等,個中差別需要我們謹慎比較。

不要忽視例句。通過例句,我們能知道一個單詞在哪些情境下使用,也更利於加深對這個詞的印象。

沒有一本詞典是完美的,如果查了朗文之後還不能理解原文,那建議你再去查查牛津、劍橋、韋氏… 甚至利用搜索引擎去查證,最後結合上下文,選出合適的義項。

(3)重點對待複雜句

英語裡面會出現很多「一干多枝」的複雜句,這些「枝杈」通常是從句,或者其他限制、修飾和補充成分。首先應該分清詞性,分析核心句,想清楚其他成分之間有無邏輯關係。

(4)補充背景知識

若譯者對於原文的背景知識一無所知,就會處於「信息缺失」的狀態。吉爾在《筆譯訓練指南》指出,「語言信息和語言外的信息是互補的關係,辨識語言符號是理解語句所必須的,但這遠遠不夠,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語言符號所指的語言外的事實,就無法闡釋語言符號。」

拿新聞翻譯來說,要應付「信息缺失」,一方面應該養成看新聞的習慣,熟悉國內外時事熱點,另一方面要有查證意識,學會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需要的資料,包括新聞事件、概念、術語、圖像等。在信息時代,要成為一名好翻譯,「搜商」很重要。

新聞報道與時事評論的區別可能在於,前者讓讀者知道這兒那兒發生了什麼事,後者則是觀點、意見,所以難免會有立場和情感傾向,特別是針對中國的一些評論,有時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嚴格地說,譯文應該將作者的立場體現出來,除非有特別要求。但篡改原文作者的意圖是否還能稱之為翻譯,留在日後討論。

/ 4 /

流暢地表達是翻譯的關鍵

原文作者想表達什麼,譯文就應該體現什麼。作者意圖穿著語言的外衣,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忙換衣裳。

既然中英文是存在差異的,那麼生搬硬套很可能鬧出笑話。我們需要的是原文語言之下的信息,而不包括原文句式結構。所以在下筆之前,頭腦中要有「靈活處理」的意識,按照目標語言的說話習慣,對提取出來的信息進行重組。翻譯時跟原文打架是沒法避免的,但是沒有這個拉鋸的過程,就沒有翻譯高手的誕生。

有時譯者又陷入另一個困境:怎麼平時說話寫作都好好的,翻譯出來的卻不像「人話」呢?

每次翻譯之前,我們都要提示自己,要說人話。除此以外,下面的方法或許會有所幫助。

首先,利用網路工具搜集平行文本。比方說,要把共青森林公園簡介翻譯成英文了,能不能想到去 Google 一下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或者 Olympic National Park 的簡介,找到重疊的內容,拿來借鑒呢?

注意一下,搜索引擎雖然會幫我們快速篩選與關鍵字相關的資料,但最後決定平行文本質量的還是譯者。所以,我們在選擇文本時,自然更加傾向於選擇英美國家而不是菲律賓的英文文本。

平行文本積累到一定數量,稍加分類,就可以建立自己的語料庫了,以後再碰到類似的文本,處理起來就會方便很多。

網路確實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和質量,但從譯者自身能力發展的角度說,過度依賴網路並不是好事。

通過網路查尋不等於理解,收藏不等於習得,怎麼樣內化知識,提升自己呢?仿寫是個很好的方法。優質的平行文本不但能解翻譯之急,而且可以作為不錯的仿寫範本,先從模仿開始,一段時間後或許就能自己創作了。

/ 5 /

重讀與修改譯文

翻譯完一篇文章,回過頭再看時,可能就會發現一些可改進之處。這是因為當你翻譯完之後,已經對文章有了整體印象,可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另外,翻譯時精神高度集中,還會出現「無意識狀態」,當回頭再看時,一些疏漏或者明顯的失誤就會被發現。

重讀譯文、修改譯文是提升譯文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據我們的觀察,很多同學並沒有這個習慣。

李長栓在《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專門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譯文的修改問題,大致可以總結如下:

可以自譯自審,也可以由別人幫忙。這裡的別人可以是一起學翻譯的、實力相仿的小夥伴,也可以是中英文水平不錯的同學。由別人幫忙修改的效果更好,因為人的知識和理解力是互補的。

修改譯文的第一步是對照原文檢查有無遺漏或意思表達錯誤之處。翻譯完之後我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了整體印象,回看時可能會有新的理解。

脫離原文,把譯文當做獨立文章進行通讀。要點包括,第一,譯文是否通順連貫,有沒有邏輯錯誤;第二,譯文的銜接是否需要調整;第三,譯文是否有語句重複,信息冗餘之處;第四,信息流動是否順暢,是否需要對篇章結構進行調整;最後,還要注意有沒有錯別字或者標點錯誤。

到這裡,做翻譯應該具備的意識和操作方法已經談的差不多了。但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翻譯與游泳無異:光聽別人講「你該這麼游」,自己不下池子,是永遠學不會的。翻譯方法能讓你少走彎路,但前提是你必須邁出第一步。

--

關於作者 | 胡學長,誤入培訓業的文學愛好者,上外英語學院文學學士,上外高翻學院翻譯碩士。本文是我們翻譯社團隊的文章。

公眾號 | 高翻考研 (ID: MTI_China)

閱讀更多 | 往期文章目錄

微博 | 古月兩青水

QQ資源群 | 624737981

推薦閱讀:

新科學家精讀:沒有腦子怎麼讀書?(1)
請問有沒有字根前綴查詢的網站?
新科學家精讀:我們迫切需要擴大對人工智慧的討論

TAG:英语翻译 | 英语学习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