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兩極分化」
1.當今世界上有溢價的行業主要有三:a國際金融和國際商業服務,b高端製造業,c戰爭。
議:二戰後,隨著人類破壞地球的成本越來越低,大國之間,戰爭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了。英國憑藉自身語言優勢、發達的商業、老牌金融中心和離岸互補優勢(對德國),發展了國際金融、國際商業服務、傳媒和教育產業,但這種條件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具備。所以,製造業升級,幾乎是欠發達國家逆襲的唯一可能。
事實上,世界主要國家(美、德、日)主要是靠高端製造業在國家間轉移財富,通過全方位立體地(工業儀器、醫療器械、民用基礎設施、科學儀器等)「剝削」亞非拉欠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積累起財富,通過服務業或社會福利並向下滲透(trickle down),使全民享受紅利。進而解決了兩極分化和底層民眾的貧困問題。
發達國家依靠高端製造業,通過技術壟斷品牌壟斷來攫取的財富難以估計,因為製造業門類眾多,某些手段隱蔽。中控集團在工控市場上取得突破,填補國內空白後,以西門子為代表的一干西方企業僅同類產品降價,就損失了數十億人民幣。
2.羅胖說民粹導致中等收入陷阱,是牽強的。事實上,製造業產業升級失敗,導致了中等收入陷阱和民粹實力抬頭,而後兩者都是結果。
欠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勞動力成本開始增加,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優勢逐漸喪失;與此同時,國內既得利益集團完成原始財富積累,一些人蛻化為食利階層;國外方面,又承受著西方發達工業國的「剪刀差」,本國產業升級困難重重。
議:皮諾切特時期的智利,是典型的寡頭統治,民粹勢力被嚴酷打壓。但是智利依舊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所謂的「智利經濟奇蹟」更像是政治宣傳,看玄處的:如何評價「獨裁英雄」皮諾切特?(皮諾切特統治時期共18年,年均增長率僅2.17%,出口總值7成由貴重金屬、木材紙張、海產品構成,典型的低端產業)
3.製造業升級失敗,是大多數工業國家出現的情況。這是因為製造業升級的條件極其苛刻,機會極其稀缺。二戰後,真正意義上製造業成功升級的大體量國家(人口千萬級或以上),只有韓國一個。二戰前最後一波製造業升級是在1870年前後,彼時日本明治維新,德國在俾斯麥的領導下完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統一。
製造業升級,不是像當代中國一樣,憑藉低人權優勢誕生一家類似華為的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不可能hold住大量優秀員工。而是要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10-20年的「窗口期」,形成上百家高端製造業巨頭企業聯盟——這些企業相互合作,在一個資本鏈條上形成上下游合作關係(類似Zeiss-Siemens-VW)。這需要:相對和平的環境,充足的升級資金,不太充分的國際競爭,一定規模的海外市場,低廉的地價、生產資料價格,比較完善發達的工程和自然科學類高等教育體系。這種「窗口期」,事實上就是「國運」。
議:1860-1870這個年代很重要。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在忙於戰爭或處理國內矛盾:歐洲普丹-普奧-普法戰爭;北美因黑奴問題引發美國內戰;俄國自1860後,也因克里米亞戰敗,暴露出嚴重農奴問題,沙皇在貴族集團重重阻力下著手廢奴。正是這個時期,日本抓住了西方國家無暇東顧的大好機會,完成了本國工業體系的建設;而普法戰爭的大量法國賠款和戰爭紅利,為德國升級產業提供了原始資本。
4.兩極分化不單是巨大的貧富差距,而是巨大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世界上很少有國家長期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1900年前後,帝俄對內無法調和舊貴族和平民的矛盾,對外捲入一戰,導致國內大批小資產者破產,貴族食利而肥,兩極分化。最終皇室倒台,羅曼諾夫家族葬身礦井。
議:中國的貧富懸殊不是主要問題。美國貧富差距也比較大,基尼係數在0.45-0.49(0.5是警戒線),但是因為競爭激烈,階層流動性好,社會依然穩定:在過去的25年里,top1%的美國人中有6成跌出這個階層。事實上,美國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導致其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非常快,一些巨頭企業往往因不能適應新技術革命,轉型失敗而遭到淘汰;這些大公司破產前實力雄厚技術精湛,甚至其中一些中層管理者在企業破產後回到中國的985高校成為教授。
5.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產空殼化,而中產空殼化主要的原因是製造業產業升級受阻,新問題產生而舊問題又無法解決。
議:中產階層一方面有勞動回報,或者工作生活中接觸大量的勞工階層;另一方面又有少量資產回報,或者經營小企業,所以兼有頂、底兩個階層的特點,是社會的潤滑劑和穩定劑(最早見於《現代經濟發展中的私人基礎》,1912年,德國)。除了英國,大多數具有一定體量的發達國家(美、德、日),都是靠製造業來支撐起國內龐大的中產階層,甚至是金融行業,也依靠製造業提供發展機會。所以,一旦製造業出問題,大國的中產階層必然萎縮,頂層和底層缺乏中產這個「連通器」和共同的生產生活環境,必然分離分化——即「香港化」。
欠發達國家產業升級中,最大的阻礙來自隨著經濟發展完成了資金積累、出現的食利階層(炒作房產地皮,放短期高利息貸、使工業生產資料漲價、資金缺乏,同時變相拉高勞動力成本);同時,舊問題,比如官辦企業,軍閥官僚的企業(拉美國家),也稀釋了升級轉型需要部分資源。
推薦閱讀:
※全球製造業大遷移(下)
※中國製造業現狀(到底多落後/先進)?
※中鋁「智能鑄造」:管理變革比技術變革更重要
※Cootech視點:從白宮稅改看中國製造業升級危局
※李豐專欄|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轉型的大國抓住了什麼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