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02-09
常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鐵人三項贏得勝利的秘訣就是「拚命訓練」。有許多鐵人為了實現進kona的目標,從早練到黑。為了將體能增進得更快,過度訓練已成為諸多鐵人三項選手的常態,許多鐵友表示「感覺身體被掏空」。我們究竟應該以怎樣的節奏和方式訓練呢?拚命訓練的反思
推薦閱讀:
這是我2014年3月的訓練統計,總計接近70個小時,平均到每周有17小時多,快pro的訓練量了。
在之前的2013年,也是保持著高訓練量,一個月少則40多小時,多則60小時。通過這樣的黑練,也嘗到了一些甜頭,北鐵第一次站上領獎台,拿到了惡魔島資格,威海雙倍也是分齡組亞軍。這給我很大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訓練要拚命」的邏輯是對的。除此之外,拚命的另一個動力是因為恐慌,覺得不努力,錯過一天的訓練也許就會滿盤皆輸。因此,我繼續這麼拚命。但是,事情後來發生了變化。3月的高強度訓練後,患上了跟腱炎,整整一個月沒有辦法跑步,三天兩頭去醫院治,才逐漸康復。結果後來一次越野跑比賽,又給複發整整半年沒怎麼跑步。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從4月成都標鐵揭幕,一直戰到10月的IRONMAN kona世錦賽,場場竭力。整個2015年的過度雞血,差點葬送了我的運動生涯。後來我心想,這個事情不科學啊!為什麼我每天如此拚命,最後把自己都拼到北體校醫院裡去了呢?於是,我便開始反思——「訓練要拚命才能勝利」的邏輯,究竟對不對?我看了很多書,也想了很久。後來我發現,拚命訓練是個偽命題,其實拚命對比賽沒什麼幫助。大部分業餘運動員都認為,和對手競爭時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比他們拚命。我也做教練,很多新人在跟我講目標都會說:「我一定會沒日沒夜地訓練,一定會幹進kona去。」其實這個是沒有意義的。運動員為什麼更認同拚命訓練?是因為拚命能夠帶給你肉體疲憊的成就感。比如說你有一個計劃,正常需要10天完成,挽著袖子拚命練,5天就練完了,這就特別有成就感。但我覺得,「拚命訓練」這件事遠比你想像的要糟糕得多,拚命不但沒有意義,反而會有致命的害處,這裡不僅指對身體的傷害,更多的是對於生活、家庭、工作的傷害。第一,被壓榨掉了工作時間。若干年以後,你會發現很多高水平業餘運動員變成了一事無成的人,除了訓練不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因為沒時間工作也不愛工作。第二,被壓榨掉了休息時間。為了趕訓練進度,停下休息的時間越短。然後受傷概率逐步增加,每一次受傷都會使士氣低落,於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
第三,當身體走得越來越差時,很可能會因為一些過度訓練脫離正軌。以前,我可能經常在半夜一點下班還去跑步。但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導致興奮通宵難眠?其實這時,身體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了,很可能因為一兩次訓練就進入疲勞期。所以我現在倡導溫和地訓練,代表的是行有餘力,有足夠的體能儲備可以應付一切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比賽,就好比去年突如其來的奧地利IRONMAN。 從容訓練有選擇的比賽我在訓練時也思考到了許多東西。鐵人三項是由弱變強的運動,它的核心就是:完全沒有什麼運動天賦的人,通過科學訓練,最終可以達到甚至突破個人極限。比如我的第一次標鐵只有2小時50分,通過訓練達到2小時10。最大攝氧量只有50左右,現在達到60出頭。很多新人對鐵人三項的訓練有一種誤解,以為他一定要很快,其實速度只是訓練的一種方法。大家看我平時訓練經常有菜車通勤和鼻子呼吸跑,為什麼這麼慢?除了幫助恢復,放慢速度以後還可以真正地理解細節,並慢慢變成一個本能。就這樣慢慢不停的訓練,然後等待一個機會,一下爆發。為什麼我能夠在平時的訓練不竭力,而在比賽又有很好的發揮呢?第一,不重要的比賽我是不儘力的,所以節約下了很多的體力用來備戰;第二,到目標賽事的時候,我是全力以赴的,所以能把所有的身體運動到極致,而不是像一個訓練過度的人已經沒有餘力。其實去年六七月3周兩場大鐵我累得很慘又受傷,就想辦法多休息。中間有一些活動或者推廣的賽事,我要麼接力,要麼不拼。所以到9月Powerman騎跑世錦賽又恢復一些,得以不錯的成績完賽。然後又很疲勞,那就繼續休息。那些無關痛癢的比賽,我就不參加了,或者和老婆、朋友接力。恢復過來以後,全力備戰廈門,最後比得還不錯。中國人全場第7,自行車第1跑步第3。比賽最重要的是兩個字——「節奏」,即你要在合適的時候參加適合的比賽。你選擇的時間的正確性,才決定了你能否贏。其實一統計看的話就會發現,我所參加的所有比賽中,最出成績的賽事非常少。如果不追求短期成績的話,也許就可以把70%~80%的比賽全部拋掉。拋棄掉,訓練就能夠非常從容。
去年11月廈門比賽結束以後就開始停訓,一直休息到12月中旬整整一個月沒怎麼練。ITU五屆世界冠軍戈麥斯,他在賽季結束後一個月會完全不練,而是陪女友滿世界度假。世界上最牛的鐵三運動員況且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選擇他們的訓練節奏?很多職業大鐵選手其實一年只比兩三場比賽,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因為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專註。業餘鐵人很容易被各種比賽誘惑,比如「看到自行車賽的獎金很好,我也去比比,說不定也能賺很多」但去了往往被拉爆套圈完不了賽。只有我們停止參加所有不必要的比賽,才是正確的鐵人三項訓練的方法。從容的訓練思路和想法,能夠令比賽更從容地獲得成績,也能夠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過得更從容一些。想清楚這些以後,我的訓練理念也從原來的No pain no gain轉變為Training hard,rest harder.Rest harder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全球鐵三,是我在2013年9月註冊的訂閱號,起初只是個人興趣愛好。在2016年2月北京體育大學在校課程結束後,正式組建團隊進行公司化運營。大約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裡,我每天工作時間差不多是八小時——每天早上5~7點起床(夏天5點冬季7點,遵從日出的時間),起床後滾滾泡沫軸做做拉伸,以及一些核心力量訓練。騎車或者公交十點到公司,中午有半小時的午睡,下午六七點回家訓練,晚上12點前雷打不動睡覺,一周至少一天絕對不運動。2016年我所有的訓練加起來,350多個小時平均每天不到1小時。其他鐵人我不敢說,但我敢說我是我見過的鐵三運動員里最懶的一個。你看,A俱樂部的L和B俱樂部的J,每天練至少6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休息。而我每天只訓練1個多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工作和休息。但是我的體能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進,也不再關注對手的任何狀態並因此焦慮。
這是我今年1月的訓練統計,總共31小時,只有過去同期的60%。 專註於科學訓練競技體育是一個奇葩的存在,本來應該健康活力,但現實總是血淋淋的。為了擊敗對手,運動員的訓練節奏都變快了運動強度都加強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拚命地練。過去運動員拚命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為過去沒有什麼科學的訓練知識和先進的器材裝備。所以要加緊練,只有這樣才能贏。但今天這個時代,運動訓練理論已經逐漸發展得相對成熟。用一個說法就是「都是套路」,當各種訓練體系慢慢成熟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開始拋棄這種靠拚命取得勝利的方式。從我做體育記者開始,每年都能聽到有人猝死,其中很大比例的人群都是業餘運動員。其實這背後往往是訓練不足比賽玩命,不但葬送了自己,也讓家庭蒙上陰影。參加一場重要的鐵人三項比賽,要安全健康的完成比賽,應該進行長時間周期訓練,短時間突擊是無法真正進步的,哪怕成績提升也面臨受傷疲勞的風險。這點鐵人100天訓練營反覆強調過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唯一的方法,是把計劃交還給教練。訓練本應該是教練安排的,所以應該把計劃還給教練,讓教練去做。而同時,教練也要遏制住運動員的加量訓練慾望,讓他們的工作生活也從容起來。分享鐵人100天訓練營教練組的工作重心,主要解決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是計劃問題。教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每個運動員正確的訓練計劃,以及正確的指導,只要做好這一點就OK了。隨著專業教練團隊的日益壯大,我現在正在努力的學習不去指導運動員。我現在只做兩件事情,首先是設立規則制度,讓每個人可以被公平地對待。其次是防止過度訓練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摧毀性的傷害。第二個是執行問題。要把訓練的掌握還給選手,但不可避免地要考慮選手個人能力不夠怎麼辦?有天氣問題、遇到霧霾怎麼辦,加班出差怎麼練?在這些問題上,建立了我們的教練團隊、技術專家組等提供應對方案,並且這個機制不僅放在我們訓練營的管理中,還把它下沉至每個游騎跑項目。我總結成兩點,第一點是「先訓練後檢查」,也就是先把計劃發出去,你先練,練完後有數據,因此一定要自律,偷懶或者多練一定會被發現;第二點是,當一個選手通過一個階段訓練,不斷證明了他的能力時,訓練計劃就一定要給他增加刺激,讓他體能不斷的精進。第三是激勵問題。解決了選手能不能執行訓練計劃,接下來,就要解決選手能不能堅持的問題,這就需要依靠「激勵」。我的經驗是「獎得出乎意料,罰得毫不手軟」。比如今年春節前,我們訓練營的選手都練得不錯,於是我給每個營員發了全球鐵三商城代金券。當我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開始沒人說話,連個贊都沒有,直到有人通過代金券買下泡沫軸後,得到切實的好處,很多疼痛也消失了,才收穫好評無數。所以,這種獎勵就是讓營員們明白,訓練營不會虧待每一個人,只有這樣營員才會加倍熱愛這個團體。與此同時,不論是誰,「罰得毫不手軟」也是重要的一環,只有這樣才能消滅毫無意義的閑聊。第四是時間問題。雖然我們的選手基本素質很好,但經驗往往不足,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成長的時間,讓他們去體會。在鐵人100天訓練營里,我最多的工作是旁觀,看他們訓練打卡的時候不去干涉。而且,只要不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就算是他們沒按計劃練的時候也不去干涉。有時候就是這樣,什麼你都幫他安排好反而不見得進步很快。所以我現在一直在塑造這個環境,讓我們的營員實際訓練去打磨自己的身體,教練的話講得再多都不如自己練一遍來得深刻。這樣,選手能力就越強,比賽成績就越好,工作生活也越輕鬆。這是一個純線上的訓練營,它的成就來自於教練的努力和營員們的自律,而且這種模式是有機制保障的。即使有一天,我不在訓練營,它的運作依然不會受到影響,這不就是一個值得參與的組織么?推薦閱讀:
※bong2 使用體驗如何?
※經常游泳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運動傷害?
※肌肉僵硬還能變軟嗎?
※如何看待三個傻子和我一起踢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