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欠父母一個「完美」的晚年,正如他們也不欠你一個「完美」的童年

來源:公眾號@早睡晚起的王逅逅和王想想 作者:王逅逅

鏈接:chuansong.me/n/15877354

這個春節,是我回國後第一個在家裡過的春節。跑了兩個省,幾個城市,跟許久沒見的爸媽度過了天天粘在一起的一周。

這次回家,我最怕的就是跟我媽媽去上墳。幾年前回去上墳的時候,我媽在一行人面前跪在公墓里哭,哭到差點背過氣去,我要去拉她,她就把我的手打開,惡狠狠地對我說:

「你懂什麼,我媽媽對我,比我對你要好的多!」

《飲食男女》(1994)

我媽媽成長在80年代的一個浙江小城,她的父母的最大願望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而他們如願以償,我媽媽考上了大學,後來又在北京定居。

正如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她熱愛大城市的一切,並且也希望把這些全部分享給我的外公外婆。

我的外公外婆都在80幾歲去世,壽命並不短,生前已經兒孫繞膝,有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兒女,也有我媽媽這樣在大城市出人頭地的女兒。

在經濟上,基本上是他們還沒有開口,我媽媽就已經買來,只是之後是無盡的「浪費這麼多錢幹嘛」和「你們別這麼節省」的爭吵。

然而當我外公外婆去世之後,我媽媽卻陷入了無盡的自責:

她覺得她沒能讓我外婆得到最好的治療,沒能延長她的壽命,沒能活到坐飛機出國遊玩,沒能活到看到重孫出生。

她還覺得,自己工作太忙,回家次數少,沒能像我在小城的舅舅和姨媽一樣天天陪伴。

她的這種自責到了一個病態的程度,家裡沒人敢提起我外公外婆,我外婆去世的那家北京醫院我們家任何人再也不許去那裡看病,甚至,她對於父母的極端愧疚感都延伸到了我跟我爸身上:

「如果不是你們,我早可以回家多陪我爸媽了!」

「如果不是你要中考要高考,我怎麼會……」

這次真正成年後的回家,我跟以前沒有交流的長輩都有了些相對平等的交流,而在我爸爸媽媽身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當代年輕人的影子。

他們在30年前從小城高考出來去大城市,去找到與他們相似的人,去追求自己夢寐以求的精神和物質上的生活。

我爸爸跟我說,當年他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武漢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完全無法融入武漢的傳統社會和市井生活,於是他開始悶頭寫書,割捨社交生活,最終,搬到了北京。

「北京和深圳,」我爸總是說,「這兩個城市是相對公平的,你可以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在這裡努力爭取到你想要的東西。其他地方真是太難了。」

然而對於我父母這樣選擇去大城市的年輕人,我相信他們當時的初衷也和當代的年輕人相似:

光怪陸離的城市,各地美食,各色的人,還有,離自己成長的傳統關係社會越遠越好。

2

小的時候,每年過年我回我媽浙江老家,我都在屋子裡百般聊賴地等著回北京。

小的時候,我最怕的事情就是離開北京。雖然我在上學的時候對這個城市並沒有什麼探索,但是出門看不見人實在是我最大的噩夢。

回到我爸媽的老家去,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感覺失去了一種可以看見長大以後生活的希望。

大城市存在於電影里,文學作品裡,音樂里。有的時候閑下來看一看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國產主流愛情片,許多的背景都設在北上廣,讓人一下就能夠有情感上的連接。讓人可以對於自己所處的城市有無限的幻想。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

然而後來我發現,我並不是怕離開大城市,所謂的「大城市」只是個概念,大城市在過年期間也冷清得要命。

我曾經以為我只是懼怕小城鎮,後來有的時候過年沒有回老家,跟父母在北京過年,看著空無一人的長安街和西單,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人擠人,魔幻現實,俗艷的廟會。

忽然覺得倒也不是懼怕離開大城市,而是大城市不像大城市了。沒了人,少了焦躁,冷清的大城市,全然失去了其魅力。

住在紐約的朋友告訴我,每當放假,她離開城市,就會感覺到一種絕望的孤寂感。

紐約車水馬龍,全世界,都沒那麼擁擠的地方。

她住在時代廣場,我上學的時候經常去看她,感覺到的是一種被世界擁戴又被自己遺棄的感覺。路上稍稍走慢一點,後面可能就會有三種語言在罵你。

她,從紐約離開了以後,感覺自己在長大的小城中更加沒有頭緒。

為什麼?因為在紐約,你能夠看到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而回到了老家,只能看到自己容易過上的生活。

我爸50多歲了,然而他喜歡髒亂的紐約,能在紐約一個人走很久很久,他說這個城市充滿活力,如同90年代的北京。這個年輕人的城市讓他感覺自己仍然年輕。

3

我媽媽一直非常愧疚的是,她覺得父母給了她當時他們能給的最好的東西,而她卻沒有給父母她能給的最好的東西。

她總是覺得對不起我過世的外公外婆,他們當年逼迫她考大學,讓她能有了現在比較理想的生活,而她卻沒能讓父母享受到最好的條件,沒能讓他們活到現在,出國玩,用上好東西奢侈品。

而我的外公外婆,即使是有那些條件,也不會願意享受。

對他們而言的幸福,其實說不定就是看著考上大學的女兒過上比較理想的生活,而非每天陪伴著自己並給自己一般人沒有的物質享受。

《我愛我家》(1993)

誰都不欠誰。

父母在養育孩子中獲得樂趣,孩子能做的不是把最好的餵給慢慢變老的父母,放棄自己的一切陪伴變老的他們,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而是幫他們增加生命的深度。

父母養育孩子的快感,也存在在看著孩子離開自己獨立成長之中。

有時最好的回饋,就是讓父母仍然在自己原先的價值觀中找到慰藉,而非把自己見過的最好的東西全部給他們,這無非也是一種溺愛。

一種最高境界的「孝」,其實是滿足父母的精神世界和理想主義,而非給他們物質上面的東西和實際的陪伴。

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孝」是為國捐軀,烈士並不能陪伴父母終老,但是他們的父母在精神上是滿足的,對自己的孩子的人格是尊敬的。

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最打動我的是傅雷夫婦對於孩子追求自己的夢想的支持,他們寫給孩子信中的一段話,充滿了愛與激情,讓我感到他們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快樂,是真正發自內心的:

媽媽說你的信好像滿紙都是sparkling[光芒四射,耀眼生輝]。當然你渾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鮮艷,青春的生命、才華,自然寫出來的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

我和媽媽常說,這是你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希望你好好的。好的享受、體驗,給你一輩子做個最精彩的回憶的底子!

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長大成熟,進步,了解的東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領域一天天的加闊,胸襟一天天的寬大,感情一天天的豐滿深刻:

「這不是人生最美滿的幸福是什麼!這不是最雋永最迷人的詩歌是什麼!孩子,你好福氣!」

有的時候,去大城市奮鬥的孩子最簡簡單單,幸福美滿,活在當下的存在,對於父母就是最大的慰藉與感恩。

在回家的時候與父母敞開心扉,聊聊自己改變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說不定他們就能夠理解。

「力所能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你不欠他們一個世俗上「完美」的晚年,正如他們也不欠你一個世俗上「完美」的童年。

願我們都能以傅雷夫婦的推心置腹,來對待遠處的父母和老家吧。

問:為什麼說我們和父母互不相欠?

~:因為父母在養育孩子中獲得樂趣,孩子能做的不是把最好的餵給慢慢變老的父母,放棄自己的一切陪伴變老的他們,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而是幫他們增加生命的深度。

特別推薦這首歌:小清新,校園風,少的代名詞——梁詠琪。無論任何時候聽她的歌都百聽不厭,她的歌聲和外形都一致的充滿初夏的味道。

?膽小鬼

推薦閱讀:

成年以後,父親充當了你生命中什麼樣的角色?
優秀的董卿居然因為這事痛苦至今!原來因為她的爸爸
真正的教育不是拼爹拼媽
如何打造一流家庭教育(5):X型激勵和Y型激勵
親子綜藝那麼多,哪種類型的爸爸教育孩子是最你認可的?

TAG:生活 | 家庭教育 | 孝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