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日報Vol.83]廣東增城發現從商代至明代墓葬25座 時間跨度近三千年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黨委書記、考古學家朱海仁接受專訪時透露,距離廣州市區約36公里的廣州東部增城,日前發現了25座從商代至明代的墓葬。

  據介紹,這批墓葬包括商代墓葬3座、西漢晚期土坑墓1座、晉南朝時期磚室墓19座、唐代土坑墓1座、明代墓葬1座。從墓葬中出土了商時期的石鉞、水晶玦、夾砂陶釜;西漢時期的銅碗、銅洗、陶罐;晉南朝時期的青釉陶雞首壺、四系罐、碟、缽、盞器物等文物一批。

  朱海仁介紹,本次發現是在對增城開發區新塘鎮龍井山、松仔崗兩處用地進行考古勘探、發掘工作中獲得的。

  廣州考古專家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規,配合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工程建設,於2016年9月上旬進駐現場,此次考古工作共計完成勘探面積66000平方米,考古勘探、發掘工作至昨天,發掘工作仍在進行。考古學家介紹,考慮到本次發掘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並不足以需要對現場進行保護研究,他們會將現場文物帶回研究,計劃在本月內將現場交給施工方,繼續進行正常工程建設。

發掘現場

  25座墓葬跨越近3000年

  專家指出,此次考古發現的墓葬,時代包括商時期、西漢、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時期,延續時間長達近3000年,直接說明了這片土地當時有不少聚落,人們早早在此地從事生產生活,是人類早期文化生產活動的重要區域。其中,商時期墓葬中出土了具有權力象徵意義的禮器——石鉞,對探尋商時期增江流域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商時期石鉞

  精美石鉞在廣州首次發現

  「需要說明的是,石鉞從史前時期一直延續到商周時期。石鉞最早只是一種生產工具,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器,象徵著主人對軍權的掌握。如此推斷,這個墓的墓主人或許會是一位當地部落首領。」朱海仁說,這麼精美的石鉞在廣州地區還是第一次發現。

  「另外,分布如此密集、結構保存完好的晉南朝時期墓地,是廣州古城區以外首次發現,也是增城地區考古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六朝墓群。與廣州古城區的六朝墓葬相比,這批墓葬具有自身特色,比如:松仔崗M3、M7墓道以及M4墓室墓道和封土堆中均有積石;松仔崗M4封門上保存25層橫磚砌築的額牆以及前室與後室過道之間砌築隔牆結構等,均為以往廣州地區考古發現少見。」朱海仁說,這一批墓葬材料,充實了增城以至廣州地區各歷史時期的考古資料,尤其是對研究增江流域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現場探秘

  兩山緊挨 古墓成群

  昨日下午,廣州日報記者趕赴現場進行實地探訪。記者發現,25座古墓位於龍井山、松仔崗兩個工地,其中龍井山山腰處發現了多座西晉墓和1座明代合葬墓,而山頂上則發現了1座西漢墓和3座商代墓。

  松仔崗則發現多座西晉墓,墓室規格比龍井山更大。兩座山之間的距離僅約百米,相隔非常近。目前龍井山墓群已基本發掘完畢,松仔崗的墓室發掘仍在進行中。

  幾個工人正在清理一座西晉墓中的陪葬品,記者發現,陪葬品中有數件陶器,但多數已受損。現場還搭起了帳篷,供值守的工人居住。

  據介紹,古墓群在今年9月發掘。「我們在移交施工方進行勘測時發現的,然後就開始發掘工作。」考古工作人員朱家振介紹說。

晉青釉陶四耳罐

晉青釉陶雞首壺

晉青釉陶熏爐

  西晉大墓 

  封門高五米 可惜仍被盜

  朱家振告訴記者,除了龍井山頂的西漢墓和商代墓未被盜損之外,其他墓室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盜損,十分可惜。 「有些墓被盜了一次,有些墓則被盜了好幾次。」其稱。

  在松仔崗墓穴附近,一座長約20米的西晉大墓剛剛清理完畢,保存較為完好,墓室上方的磚塊幾乎沒有損壞,尤其是進入墓室的山門非常壯觀:這是一堵用磚精心修葺的封門,高約5米,每一層還用了不同的磚牆布局,在每一塊磚上還印有花紋,封門上部還特意修葺了山牆,感覺蔚為壯觀。此外,該墓室前室、後室、墓道均保持得比較完好。

  「從規制上判斷,這應該是一座西晉的墓,墓主人應該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朱家振介紹,這樣保存完好的封門在廣州並不多見。該封門前天才清理完畢,時隔1700年時光,它重見天日。

  可惜的是,雖然古墓整體完好,但墓室還是遭到了盜賊洗劫。「你們看,盜洞在後面。」朱家振指著晉墓後室說。記者發現,該墓後室確實有一個大洞。不過,墓內發現了唐朝的物品。「我們推測,這座墓應該是在唐代被盜。」朱家振說。

商代古墓

首現完整石鉞 或屬部落首領

  記者在現場看到,西晉的墓室一般為磚石結構,甚至墓室下方都墊了一層墓磚,然而正是這種規制讓它們頻遭盜竊。「盜墓賊打個樁就能發現這些磚石古墓,相反,土坑墓反而不容易被發現。」朱家振說。

  正如朱家振所言,在山頂上的西漢墓、商代墓並沒有遭到盜損,這幾座墓都是土坑墓。「西漢墓里還有棺槨壓出來的痕迹,但因為埋在山上,木材損壞嚴重。」在該墓中發現了兩件陶器和兩件銅器,其中銅器腐蝕嚴重。「銅器看起來還有完整外表,但拿起來就發現已經變成了銅灰。」其介紹稱。

  這座西漢墓有數米長寬,相比之下,旁邊緊挨的商代墓小得多了,看起來僅能容下一副棺木。「我們在墓中發現了石鉞和水晶珏,最終確認是商朝的墓室。」朱家振說。

  據相關專家介紹,石鉞具有君權的象徵意義,說明墓主人極有可能是當地的部落領袖。這是第一次在廣州的郊區發現完整的石鉞,對探尋商時期增江流域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晉代古墓

  鋪設排水溝 細心護棺槨

  除商代墓和西漢墓外,一座藏身在現代墓之下的未發掘晉代墓也讓考古學家十分欣喜。

  「我們在今年九月初的時候進場,當時進行了前期勘探,對這座山的古墓分布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到了現場挖掘的時候,我們還是有了一些新發現,比如旁邊這座現代墓葬的下面還藏著一座晉代墓。」在場的考古專家朱家振向記者表示,對於這座新發現的古墓,需要等上面的現代墓葬遷走後,才能展開作業。

  在這座尚未挖掘的晉代墓左前方,有一條長逾20米的磚石砌成的排水溝,這是考古人員發現該墓的重要線索。

  記者注意到,排水溝末端有一塊橫擋著的瓦片,上面只留有手指大小的一個洞。「這個洞既保證了墓穴里的積水能夠及時地排出去,也可以防止老鼠等順著排水溝跑進去,破壞裡面的棺槨和屍骸。」朱家振說,古人的細心令人讚歎。(原標題:增城驚現25座古墓 穿越三千年 原文刊於《廣州日報》2016年12月10日A5版)
推薦閱讀: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文明史?
有哪些歷史記載過但已經失傳/湮沒很久的東西後來又被現實發現的?
[考古日報Vol.23]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發現—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
為什麼很多古墓都是盜墓者先發現,而考古學家不行?
讀思筆記七十七:讀湯惠生《夏鼐、蘇秉琦考古學不同取向辨析》隨筆

TAG:考古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