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觀點:長三角的外鄉人在何方?

長三角(以滬寧杭三市包絡地區為中心)地區,其基本盤在於長江下游地區,包括核心太湖平原、寧鎮丘陵與寧紹平原,外延則包含皖南浙西平原丘陵、浙東浙南丘陵、金衢盆地、江淮平原等部分。這個範圍,大致在九江以東,溫州以北,淮安以南。從方言區看,吳語、淮語兩大方言區是基本盤的中心;從省份劃分看,大致包含了除了淮河以北的蘇皖部分外,江浙滬皖的全部地區。

在這個基本盤之外,又有向外的延展盤,北部進入了豫南、魯南地區,直至黃河一線(鄭州—濟南),也即是中原官話區的東部;往西則沿著長江西進入鄂東,也是淮語區;往南則分別進入贛北和閩北,江西大致以贛語區南界為限,福建則大致以閩江一線(福州)為界,方言大致對應閩語區的北部片和東部片。

這個基本盤之內有兩條鐵路大動脈,一是滬昆線,二是京滬線。京滬線穿越蘇南進入安徽中北部,直抵山東,經過南京、蚌埠,並在徐州和東進的隴海線交匯,然後繼續北上至濟南;滬昆線則穿越浙西進入江西、湖南等地,經過杭州、金華、上饒,並在株洲和南下的京廣線交匯。滬昆線和京滬線,則在長三角中心上海交匯。

在這個基本盤+延展盤之內,基於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外來務工人員輸出地,主要集中在蘇北、豫東南、魯西南和皖北組成的淮海地區,以及鄂東、豫南、皖西組成的大別山區,其不完整的城市名錄大概是以下幾個:

蘇北:鹽城、淮安、宿遷、連雲港

豫東南:商丘、周口、駐馬店、南陽、信陽

魯西南:臨沂、菏澤、棗莊

皖北:淮北、亳州、阜陽、宿州

鄂東:黃岡、孝感

皖西:六安

除此之外,皖南的黃山、宣城,贛北的新余、吉安、撫州、上饒等地,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主要輸出地。

值得指出的是,江浙兩省不屬於長三角地區的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基本在省內遷移,且浙江相對較少,基本在浙西、浙南的山區,即衢州、麗水等地;而江蘇則主要是上文提到的蘇北地區。

越出基本盤和延展盤,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武漢以西進入西南官話區,因為京廣線穿城而過,這一帶開始南下去往珠三角地區;贛語區以南,以贛州為中心,則是傳統的江西客家話區,和廣東東北部的客家話區連為一體,很自然的也南下去往珠三角;閩江以南,以泉州、廈門為中心,則進入閩南語區,繼續延伸至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也與贛南一樣,多去往珠三角,也有部分留在省內的廈漳泉地區;黃河以北,與北京同屬於北方官話區,則多去往京畿地區。

值得指出的是,沿著滬昆線繼續西進,越過兩湖,進入貴州、雲南時候,珠三角的影響力又開始減弱,以川南、黔西、滇北組成的三省交界地區,作為西南官話區的一部分,卻是長三角的基本盤,並且也同淮海地區、大別山區一同,構成了長三角外來務工人員主要輸出地的一極。

川南:宜賓

黔西:六盤水、畢節

滇北:昭通

除此之外,鄂西川東的恩施、重慶、巴中、達州、廣安等,也有少量分布。今天長三角飲食口味的辣化,很大程度便來源於雲貴川外來人口的影響。

附:以方言區為底色的長三角外來人口來源地示意圖

局部參見:

(全文參考數據:百度遷徙春運圖、第六次人口普查外來人口省籍分布、滴滴打車春運目的地、外賣app地方口味餐飲店分布、地方跨省客運班次等)


推薦閱讀:

生活在蘇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浙江的姑娘能有多好看?
江南地區是中國最宜居和豐饒的地方嗎?
清朝時東南第一都會是哪座城市?南京,蘇州,還是杭州?

TAG:江南地理区域概念 | 长三角 | 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