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乘空性
上座部與大乘最核心的區別,就是實證無我後是否存在空性的概念。本人在實證的基礎上,力圖用完備的邏輯來給出空性的本質,以便有緣人參考。本文不涉及對任何思想的諷刺挖苦打擊,但歡迎各種思想的諷刺挖苦打擊。
當一個聖者實證了無我,他會徹徹底底的明白一切的事物都是底層的因果在六識中的化現。比如凡夫見一個蘋果,會意淫在客觀上有一個紅色的物體存在,而聖者則會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清清楚楚的知道這個蘋果僅僅是一個概念,蘋果的紅色、固體、硬、味道等等一切有關蘋果的屬性,僅僅是外部六塵觸到六根而升起的六識,而六塵也是由於種種原因在此時匯聚成為這個蘋果被自己感知而已。再進一步,因為接觸蘋果而升起的六識,又會攀緣顯現出不同的六識。
如果你曾經使用過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你一定會明白邏輯層次的概念。比如說類的本質就是在基本語句的層次上建立一個新的層次,非基本語句而不離基本語句。而其實當一個人實證了無我,本質上就是意味著這個人把觀察的視角從意識的「我」的層次降低到了底層因果的層次。在這個層次上,一切都是無相的、無差別的因果變遷流轉,甚至連觀察者的意識也不例外。能夠降低到這種層次去觀察事物,本質上已經破除了無明,有了入滅盡定的條件,可以涅磐。
然而,雖然這個聖者滅掉了一切事物的差別,但是還有一個差別不容易感知。這個差別就是存在與不存在的差別,或者說,空有的差別。這是一個更底層的觀察視角,在這個觀察視角下,因果流轉或者說法界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存在是絕對的。而襯托出這個存在的背景,就是不存在,這個所謂的「不存在」就是空性。
以上是大乘空性的邏輯來源。不過這裡有一個相當嚴重的邏輯問題:「不存在」是否存在。咋一想,「不存在」當然不存在。不過因為有「存在」,所以「不存在」如果絕對不存在,那麼「存在」也就是失去了「存在」的證明。所以,這個「不存在」是無法用世間的基於分別的邏輯來邏輯的,是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