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日本,最真實的英語項目讀研經歷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留學讀研究生的一般流程,這篇文章將重點介紹在英語項目的情況下這一流程是怎樣的。

【為什麼來日本用英語項目讀修士?】

在國內讀大學本科期間,有幾種來日本讀研的方式:

1. 申請語言學校(國內)->讀語言學校(日本)->參加入學考試(日本)->合格

2. 申請研究生(國內)->讀研究生(日本)->參加入學考試(日本)->合格

3. 申請目標大學的英語項目(國內)->合格

4. 辦理日本旅行簽證(國內)->參加入學考試(日本)->合格

5. 申請日本大學交換項目(國內)->本科交換(日本)->參加入學考試(日本)->合格

各種來日本的方式,一些網路上的問答已經做出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在這裡想說的是,通過5來日本是其實一項不錯的選擇,因為可以在學業相對輕鬆的本科階段提前適應在日本讀書的生活,也易於獲得各個學校的入學考試信息,參加考試在地理上也有不小的優勢,然而這條路需要提前進入一所有交換項目的學校,並且把握好申請交換的機會。好了,對比1-5,我們可以看到,3這條路徑是最簡便的,而簡便則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手續簡。一切申請活動與錄取活動僅需在「線上」進行,這和申請歐美院校類似。瀏覽學校網頁篩選院校,電郵聯繫老師,skype面試,接收錄取通知,甚至後期的簽證材料和住處安排都,可以在線上通過使用網路把自己和校方聯繫起來。

其二,時間短。3所花費的時間比1,2這兩條常見道路節省了至少半年。國內的大四階段課程相對較少,是每個學生為了自己各自的出路努力奮鬥的時期:考研的抓緊時間複習,出國的擠出一份份申請材料,找工作的精心準備面試,而一旦畢業大家將緊接著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或在國內讀研或在國外讀研或工作。而用1,2兩種路徑申請日本留學的話,則即將進入一個小尷尬時期:讀語言學校的話要用一年多的時間專門學習一門語言基礎課,讀研究生預科的話將不得不用畢業後半年的時間進行本應該在本科階段完成的考研複習。不過,如果想用一段時間來適應留學環境,消除異國陌生感,那1,2倒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對於像儘快完成學業,好為下一步做準備的同學來說,3則是最佳選擇。

【英語項目意想不到的優勢有哪些?】

說起英語項目的優勢,這要從原因和現象的關係講起。能夠舉辦英語項目的大學,一般是教育資源比較雄厚的國公立或者著名私立大學,而這些大學也自然而然吸引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留學生,學校的氛圍也非常國際化。課堂上有遇到不懂得問題就問的西方學生,校園裡走過操著各種東南亞語言的同學,更有研究室里努力研究的中國學生,當然還有表面羞澀內心火熱的日本小宅男和周末在學校公寓樓舉辦各種派對狂歡的各國青年。總之,通過英語項目的課程等方式,我們可以認識來自各個國家的朋友,體驗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度過難得的「不僅僅在日本,而且像是在國際」的兩年。

【英語項目好申請?】

這個問題根據時間段和範圍會有不同的回答。目前網路上廣泛流傳著英語項目好申請,幾乎是100%的成功率,其實是不準確的。確實在得到教授肯定後,後來的面試像是走排場,申請成功率會變高,但是這隻限定於「得到教授的肯定」之後。我在申請過程中與教授的一次面試中,就聽到教授說這樣一句話:「More than 70% will be killed」。另外後來進研究室以後,到了申請季經常頻繁聽到教授在他的房間與學生進行skype面試,有幾次還出來嘆氣說」他們都不行,問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你們才是好學生!「這裡並不是自吹自捧,而是說如果把基數定在全部的嘗試過申請的學生上的話,申請成功率應該遠遠低於100%。當然一家不成功還有下家,成功率是個相加的關係。

那麼申請成功率和什麼有關呢?依照申請流程中需要遞交的材料,可以將有關因素列出並大致預測其影響程度。

英語水平 ☆

不僅申請材料中需要有托福等英語成績的要求,另外所有書面材料的準備都需要一定的讀寫基礎,面試時我們所有的思想都需要用英語表達,以作為教授判斷我們能不能勝任兩年用英語進行研究學習生活的基準。當然,因為中國學生的日常教育不是英語,雖然讀寫水平會完爆教授的期待,但是在聽說方面還是不能做到流利。然而這並沒有關係,因為樓主就看到好多初來日本時說起英語來還很羞澀的小夥伴,經過一系列的研究進程發表,課程發表,或者與研究室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多彩文化背景的同學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是個英語大咖!至於托福成績,它的評判標準更傾向於一個合格與不合格的判定,即只要比一個閾值高即可。一般來說80以上為可,90以上為良,100以上為優。

研究計劃

在上一篇中提出,研究是日本修士生活的主旋律之一。研究計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教授讓學生生存還是淘汰。記得當初樓主申請時,陶瓷來往了幾封郵件,直到提交研究計劃並且得到教授肯定答覆之後才終於沉澱了一個階段,當初真有長吁一口氣的感覺。好的研究計劃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在於對將要研究的領域有多少深入了解:一般學生都不可能正好花大量時間研究教授研究室的細分領域。樓主認為一個好的研究計劃要滿足3點:1. 所寫內容為教授研究室主頁所展示的研究領域之一。 2. 在1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及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法。3. 表述有邏輯有條理,杜絕東拼西湊,前後不接。這三點都反映了一個學生對於做研究這件事的態度和能力。雖說正式的研究題目可能與研究計劃相距甚遠,但是對於教授來說,一個突然通過網路出現的學生,其研究計劃可謂是考察今後兩年能不能和自己把研究討論起來的評判基準。

本科GPA

申請日本大學院和歐美很大不同的一點在於對於GPA的透明度。雖然很多英語項目也明確要求極點在某個閾值以上,但是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GPA只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項目經歷

包括科研經歷,實習經歷,這些都可以成為簡歷上的加分項,以及面試時的素材。比如這些經歷中正好有和教授研究接近的項目,如果對自己的經歷有信心,則可以侃侃而來,引起教授的興趣。

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這一項樓主也給了五星。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和教授私下的面試還是正式面試都肯定會被問到。大學4年的努力,總不能在幾個問題中被否定。而且,據樓主觀察,專業知識問得並不深入,主要是一些定義和基礎知識,比如通信工程專業的同學總要知道抽樣定理和傅里葉變換是什麼東西,計算機專業的同學總要會遍歷一棵二叉樹以及知道它的複雜度。因此只要多加留意複習基礎專業知識,即使GPA不高,也可以提高教授的好感。

推薦信

推薦信雖在大多數情況下為必要項目,但是如果不是推薦方過硬,那麼遵循「有即可」的原則。

出身學校

出身學校只是代表平均來說一個學生的優秀程度如何,因此鳳尾可以申請失敗,雞頭也可以申請成功。然而,當涉及到獎學金時,這一項將成為一個黑洞式的影響因素。在中國排名靠前的綜合大學,日本大學有交換的大學會迅速搶佔獎學金名額。

日語水平

與常見的來日本讀研方式不同,英語項目不需要任何日語水平!積极參加國際學會,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來校演講,開設英語項目,學校用盡方式,無非是為了擴大學校的國際影響,

總結英語項目錄取條件,可以將各項歸為四類:

1. 越努力越有效:研究計劃,專業知識,項目經歷

2. 點到即可:英語水平,GPA,推薦信

3. 虛無縹緲:日語水平

4. 獎學金黑洞:出身學校

【英語項目很水?】

首先,有一個問題需要被明確,那就是英語是只是一門語言。就像苦學一門外語幾年,發現還是一個幾歲的native小孩說的流暢,發音標準。語言只是一道門檻,過了一個閾值以後,重要的並不是語言能力的多少,而更在於我們的思維能力,意願,態度這些各國成年人都相通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說到口音,記得當初考托福的時候,很多聽力故意用真實的大學課堂作為材料,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發音也是五花八門。而通過課程接觸我們從未了解過的新知識,或者通過與經驗豐富的教授討論先端技術的研究,在這樣高強度的知識網之下,我們有時需要選擇性無視教授的口音,而注重避免誤解,交流重點。

好,假設我們已經被英語項目錄取,即將度過兩年的研究生生活。我們面臨的下一個挑戰將是課程,研究,實習,找工作,異國生活。而這些在英語項目背景下會變成怎樣?

課程×英語:有文章提到用英語授課不如用日語授課所接觸的知識多。雖然是英語項目,樓主也因為想嘗新鮮,選了一門日語授課的課程。課程最終的收穫和英語授課相距不遠。因為課程主要起到引導,綜述的作用,真正對一門課程感興趣,還要加上自己的預習複習等環節。

研究×英語:在上一篇文章知乎專欄中,樓主講述了一般的研究生活。在此重申,研究是修士的一項主要活動。而最新的研究從哪裡來?一個研究組最自滿的成果將會怎樣發信?對,就是國際學會。而國際學會的通用語言就是英語。用英語做研究的一個好處是便於獲取學習新動向,一個好處就是易於與外界交流研究成果。我在研究室的兩年內,就直接參与或者見識了各種與外部的交流活動。而教授也是對於這樣的活動樂此不疲。比如教授會幫助學生在國際學會上投稿,並且幫助其辦理簽證去會議舉辦國家出差參會;參加國際競賽,與國際上的研究所或者大學競技所進行的研究;讓一些剛出成果的學生到地方去參加日本國內的學術會議(有些日本會議的原稿接受英文);當某個學術會議的主持人並讓自己的學生幫助會場布置(有時會上會請來世界各地的在某個領域頂尖的研究者來做基調演講,在這點上具有神秘東方情調有忍者傳說的日本有地理優勢);與日本本土的企業或者世界上的大學進行共同研究等。

實習×英語:實習和找工作無疑是在日本讀英語項目的一大弱點。但是比起找工作,一些大手企業對只會講英語的實習生還是可接受的。畢竟日本的實習可能不會伴隨著工資,日本企業也不會要求實習生在短暫的時間內為公司出多少力氣,主要是為了宣傳公司,並且為即將到來的就職季中人材的選拔做準備。而對於學生來說主要是體驗工作內容,體驗社會人生活,另外順便獲得就職活動時期的材料。另外,一般大學裡也會有代代相傳的實習項目。我在學校的時候,到了暑期就曾見到過諸如本田,東芝,日本電器電信這些大公司招聘實習生的信息,有意願的同學應當注意把握機會。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機會?有一個原因是,日本教授非常注重「人脈」。比如在學會上和同一領域的教授敘舊,樓主在和教授去歐洲開國際會議的時候,就看到教授和幾個日本同行敘舊,並且一起去吃牡蠣了;他們還會和以前進行過共同研究的企業研究員保持郵件聯繫,比如某個學會上請到了厲害的人物來演講,教授把信息隨手轉發給企業人員,而企業人員在發送招聘實習信息的時候也自然不會忘記有過來往的教授們。

找工作×英語:勉強寫了一段關於實習的內容,說到找工作,如果不是要冒非要進谷歌或者企業研究所的風險,小夥伴們還是捧起日語書,好好練習一下商務日語吧。不過還有一類奇葩的日本企業,比如樂天,其界面雖然廣為詬病,它官方語言卻是英語,像ppt這樣的資料也是用英語做成的。還有一種卧薪嘗膽似得辦法就是,先進入無名小企業攢兩年經驗,再跳槽進谷歌之類的公司。最後不得不說日本大學的一種「推薦」制度。即大學會為每個大公司流出幾個推薦名額,報名後的同學只要接受少數幾輪的面試,合格之後就可以拿著學校頒發的「推薦證書」成功進入其報名的公司。與」推薦「制度對應的為」自由應募「,後者一般要與全日本的大學生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需要進行我們非native所不擅長的小組討論等環節。

異國生活×英語:撇開研究,找工作這些,讓我們來談到生活上。首先,對於初到日本的留學生,研究室會有生活tutor的制度,比如你想去區役所登記個住處,材料上的日文看不懂,路不會走,都可以請教tutor。日本人的tutor會把你的詢問當成他的工作一樣認真對待。其次,日語有很多漢字,走在路上也可以猜個大概。實在不行,還有谷歌先生。況且,無論哪個大學,都可以發現中國人的圈子,總會找到可以請教的前輩。最後,剛剛也提到,一些外國人會因為日本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國家而慕名而來,組成一個多彩的文化圈。比如樓主住的寢室每到周五晚上就會瘋狂開爬梯,也可以參加諸如meetup這樣的活動結識不同文化的朋友。

【英語項目何去何從?】

論文被教授狠改了一把,日本也環遊了一圈,兩年的修士結束了。然而它只是一個過度,是實現下一個計劃的跳板。出了校園,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是用日語項目還是英語項目來取得碩士學位。就像樓主在一篇文章知乎專欄中提到,所有的下一個計劃都要趁早在這一階段甚至上一階段鋪墊好。

下一篇文章樓主將介紹一下在日本工作以後遇到的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內容將包括:

【與我同時入社的同事們:寬鬆一代?安定一代?】

【主任-課長-部長:年功序列的日本公司?】

【幾個前輩的人物像:淺談日本公司的技術力是怎樣煉成的?】


推薦閱讀:

【留學】【日本】(四)迅捷出擊——給教授的第一封信(下)
想要DIY申請日本讀研,如何聯繫大學教授?
日本讀研直接申請不用考試不用英語?解密經濟學檢定試驗ERE
日本東京的語言學校哪家強?
是去美國讀大學還是去日本?

TAG:留学日本 | 出国读研 | 日本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