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把興趣變成自己的工作 | 終於回答了這個讓我思考了N年的問題

之前受朋友公號「優女」(we_umer)的邀請,去做過一個講座,主題是「如何把興趣變成自己的工作」

這個問題是我多年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還在讀書的時候,就決定要把我的所有時間都用於生活。即使是工作,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本來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為了賺錢謀生所必須做的事情。

在這個目標驅動下,我從法學院叛逃,做了記者。報道領域先是法律、政經、調查。之後又變成了寫文化,寫生活方式,寫吃喝玩樂買買買。

再後來,我在工作之餘,一個人做了一個微信公共賬號,分享提高我生活幸福感的種種,就是你現在看的這個: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如今我是自由職業者。很大程度上,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玩樂,也是我的生活。

借著給「優女」做講座,我梳理了一下思路,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寫成了下面這篇文章。有點長,你可以慢慢看。

要實現「把興趣變成工作」這事,首先,你得有個興趣。

我覺得,興趣是那種你忍不住想做,為它花時間、花精力、花錢、花心思也樂在其中的事。

漫畫《灌籃高手》里有句話:「打籃球很快樂,但是勝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樂。」

在關注後一句「勝利增加快樂」的時候,別忘了看前一句——回到最初,不管有沒有勝利,打籃球本身就能讓你快樂。

實踐興趣的過程本身就是獎勵

你如果不知道自己興趣是啥,你可以想想,閑暇時,你會想做哪些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說不知道興趣是啥,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興趣所在。因為我們有興趣的事,未必被被社會文化所認可,所鼓勵。

但其實喜歡看劇、打遊戲、追星、聊八卦、甚至搭訕、追姑娘/漢子、……(此處省略無數可能你會覺得聽起來不怎麼「高大上」的事),如果喜歡程度足夠,都是一種興趣,都有成為工作的可能性。

但要把興趣變成工作,意味著你就不能停留在自high小世界裡。

你不能只是消費,你要創造,要分享、要傳播 。

你要把你在興趣上投入時間、精力、金錢獲得的心得、技能分享給你的同好,給他們提供價值。

當你把從興趣中獲得的樂趣、感動、激勵通過創造性出口傳遞出去,影響的人越多,這件事變成工作,給你帶來收入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如果你想把對韓劇的興趣變成工作,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喜歡看韓劇的層面。

我認識一個姑娘是追劇狂人,她為了表達對劇的在意而開始寫劇評或贊或罵、進而試著寫劇本,現在去了影視公司,製作電視劇。她不再只是坐在電視機前,跟著劇情哭哭笑笑,而是成了創造劇情、引導別人情緒起伏的人。

喜歡遊戲同樣能變成工作,但如果你只是在屋子裡單機打遊戲,打得再high,勝利再多,對別人沒有價值,那肯定沒戲。但假設你寫遊戲攻略,教別人怎麼玩得更好,學習如何開發遊戲,事情就不一樣了。

也有很多人喜歡跟蹤明星八卦,如果你只是瀏覽、轉發,這只是一個消遣行為。但如果你動手開個八卦賬號,收集、整理分享八卦信息,緊跟熱點、考據準確,你就從消費者變成創造者了,而創造是比消費有趣得多的事。

其實哪怕是喜歡追姑娘,只要你真的有研究,有心得,也可以變成工作。我之前採訪的一位約會教練,畢業於北大心理學系,熱愛追姑娘到積極實踐、認真思考、總結規律的地步,起初他在網上寫帖子,火了後,出了好幾本教人搭訕、約會的書。現在他靠教別人怎麼和姑娘相處,活得頗為滋潤。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坦然接納真實自我,接納自己就是對「追姑娘」這事有興趣上。

如果他不認可這點,和真實自我對抗,他的興趣始終都只是一個隱秘的興趣,不會變成他的工作。

相比那些終其一生都在否定真我,拒絕承認自己的喜好的人,我覺得他的人生炫酷多了。

把興趣變成工作的一大關鍵,就是你得不害怕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真實的你喜歡什麼。

我之為我,異於人處。要珍惜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喜好、興趣,正是它們定義了你。

順便說一句,你的興趣小眾、冷門、不被他人認為「高大上」,很多時候並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競爭者少,你容易脫穎而出。

把興趣變成工作的好處是你不大需要用到自制力去逼自己努力堅持。可能別人覺得你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而樂在其中的你並不會覺得辛苦,「反正即使不是我的工作,我也想做這件事啊。」

壞處是,當一個興趣變成工作,你就得承受來自客戶的點評、市場的檢驗。

你喜歡寫東西,當它只是一個興趣,你隨便寫,別人喜不喜歡,買不買單,你不用考慮,但當它成為你的工作,你辛苦寫的東西,可能在你的客戶眼中就是垃圾。

把工作變成興趣,你的專業程度會被別人打分。這種打分如果低於預期,你的自尊就可能受傷。

如果你能接受這點打擊,那這其實也是「以興趣為工作」的一個好處,本能的喜歡和投入,加上來自外界的真實反饋,會促使你不斷打磨技藝。

你就有機會在你有興趣的領域,做得越來越精通。這種成就感會很美妙。

經常有人會說,「我不知道自己興趣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興趣其實也是需要在做事中去感受、去尋找的。因為起初,「興趣」的指嚮往往是模糊的一團。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那個東西的全貌是什麼,與其說是興趣,不如說是好奇。

比如,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專業是法學,但我覺得我對新聞感興趣。那時的我對「從事新聞行業」具體是幹嘛的並不清楚。

我就跑去報社、雜誌社實習去了,畢業後在《21世紀經濟報道》做了名政經記者。為了寫政經新聞,我會去關注國家部委動態,比如發改委、環保部最近有啥新政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推進到什麼程度等等。

我做著做著,慢慢覺得,相比國家大事,我更喜歡寫貼近生活的內容,就轉而去了《Vista看天下》做文化和生活方式記者。

最初的興趣,對我們而言,就像是面前的一片未知大海。當你下了海,四處走走,你會感受到不同海域的海水溫度、顏色、海洋生物都有所不同,你會發現其中有些海域相比其他海域更為吸引你。

而要知道那片格外吸引你的海域在哪,你首先得做的事是從岸邊奔進海里去。

在我糾結要不要放棄讀了四年的法學去做新聞的時候,有個朋友送了我一句特別簡單的話:「雅君,去做吧,沒錯的。」然後我就去做去了,至今不曾後悔。

很多時候,我們把時間花在糾結上面,與其坐在原地擔心,不如把這個時間拿去做事。

行動自然會帶來反饋。這是最快的檢驗方式。

我在後台經常會收到讀者問「我的工作/所學專業是A,但我的興趣是B,我想轉去做B,又怕別人別人說我『不務正業』。」

但其實真的沒必要害怕被人說「不務正業」。人生是你自己的,沒人比你更清楚你的「正業」是什麼。你的正業不是由你當下的職業決定,而是你內心的熱情和興趣所在。

通常接下來對方就會問:「那我按照興趣去做,如果失敗怎麼辦?」

失敗了也沒關係啊。我們對一件事情有興趣,並不代表我們在這件事上一定有才華,能做成,失敗了很正常啊。

而且當你努力嘗試過,發現不行,你會比沒試就放棄少許多遺憾,你不會覺得虧欠自己。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在你認真對待興趣,去創造、去分享的過程中,即使失敗了,你還是會積攢下經驗和技能。這些技能往往會在之後的某次追求中帶來回報。

有一個台灣暢銷作家叫九把刀,但在他國小三年級的時候,他的夢想其實是當個漫畫家,他每天不停看漫畫和畫漫畫,一直畫到國三,他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畫畫天分,才傷心放棄。

但之後當他對寫小說感興趣時,他發現因為之前喜歡漫畫,看並且畫了大量漫畫,導致他在無意中培養了一種用「漫畫分鏡的手法和節奏感來寫故事的能力。」他在寫小說時,純粹就是把閉上眼睛所看到的畫面,用文字翻譯出來,讓讀者看到,他腦中所看到的景色而已。

沒有接受過任何文學訓練的他就這樣成了台灣人氣作家。

後來他回想當年,之所以喜歡漫畫,其實本質是喜歡講故事。他曾在一次演講中回憶此事說,「老天爺給我的第一個禮物,上面寫著漫畫家。但我打開發現裡面是空的,我以為老天是開我玩笑。但其實他是想告訴我,你這麼喜歡說故事,但是你卻用錯了翅膀。你或許沒有用圖畫說故事的才能,但是你或許非常非常地有用文字來說故事的才華。

如果九把刀在一開始不去認真對待「漫畫家」這個夢想,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作家九把刀」。

在追尋興趣的路上,你要相信「功不唐捐」。就如喬布斯所說:「有一天,當你回望,才會發現之前的那些點都連成了線。」

最後,我把曾經鼓舞過我的那句話轉送給你:「去做吧,沒錯的。」

————

勾搭請聯繫郵箱:yakicreator@foxmail.com

推薦閱讀:

數學系學生不學編程就找不到過得去的工作嗎?
計算機妹子,該選擇網易還是銀聯呢>_<?
剛得到一份4s店汽車銷售的工作,你有哪些建議和忠告?
25歲大齡女青年裸辭準備出國讀書,懷疑自己的選擇
25歲大齡女青年,裸辭準備出國,對么?

在中國移動工作,前景怎麼樣?

TAG: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