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歡《羅曼蒂克消亡史》

沒看片之前,我真的蠻喜歡《羅曼蒂克》那首《Take Me To Shanghai》的畫面和調調,頹迷優雅。有時間了之後也立馬去看了片子。客觀地說,是良心製作,尤其是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立體,但是我看完之後第一感覺就是不怎麼喜歡。這是一種比較私人的情緒,因為我曾在評價導演程耳的問題里推薦過這部電影,所以也可以再補充幾句。

第一、首先把技術上對於對於《羅曼蒂克》的認同放到一邊,我看完之後最最直接的一個感受是導演挺厲害,但我卻幾乎沒有愛上或者認同電影里的某個人。是一種頗為冷靜感覺。這種冷靜的意味是,尊重而不喜愛。

每個角色都很到位:葛優有著他那個身份下最為到位的分寸感,這體現在他殺人不眨眼的生存哲學與捨不得殺章子怡的隱秘情分;倪大紅在飯桌上精明幹練,考慮著面子、情分與葛優的感受,不動聲色地盡著boss的本分;章子怡則身不由己,一生顛簸浮沉,最後成為了另外一個自己。最好的角色是鍾欣桐,我的朋友leo對於這個角色的解釋是這樣的,我覺得我不會說得比他好了:

還有一個人物我覺得寫得很好,鍾欣桐。開始她幫葛優脫鞋,說自己不多事。後來她接到葛優電話,剛想問葛優怎麼樣,電話被掛。她繞著屋裡走一圈,抽支煙。不請自來去火車站。杜淳讓她走,她不答話。等二哥來了,她突然站起來,掏槍引開護衛。這時插入杜淳抿嘴但行動不停的鏡頭。鍾欣桐身中數槍。鏡頭轉為二哥的視角,看著自己被槍指頭。然後是杜淳的視角,看著子彈把二哥額頭打穿。鍾欣桐這個人物著墨不多,但是乾淨利落。這個場景里二哥的行程是規劃好的,杜淳的暗殺也是規劃好的,只有鍾欣桐的犧牲是沒有規劃好的,是一個變數。她推動了在我看來這個電影里最漂亮的場景。

這也是我認為本片中為數不多讓我心動的地方。我在這個部分看到了一點不冷漠的東西。一點舊秩序下面的鮮活的人情。觀眾能夠在這個角色身上感到惋惜。

而鍾欣桐畢竟在戲裡分量不那麼重。分量重的是淺野忠信,是章子怡,是葛優。這也是我不喜歡的地方。章子怡是葛優的上級倪大紅半年前新娶進門的太太,但是太太不安分,到處亂搞,安排她去演戲,就跟導演韓庚搞到了一起,葛優興許與章子怡有一腿,去問老闆該怎麼處理,老闆琢磨之後決定送走章子怡,對外宣傳章子怡已死,以寬慰葛優的心情也保留自己的面子。葛優安排淺野忠信送人,淺野忠信殺死了司機和另一個配圖,強姦了章子怡。然後將她帶回了自己的日料館,將之如性奴圈養。

這個裡面有一些東西我覺得很刻意,。一個是章子怡被強姦之後,淺野忠信去埋了兩個被他殺害的隨從。我只看了一遍,沒有看清楚槍擊的方向,但是因為淺野忠信坐在后座,如果他要打死兩個隨從,理論上很有可能會在座椅上或者車上甚至玻璃上留下槍擊痕迹,而不僅僅是血跡,但電影只出現了他清理血跡並再後來跟葛優謊稱司機中途想去探親所以只有自己回來了的描述。葛優不應該相信淺野忠信。

因為第一隨從不具備這樣任性的籌碼;第二事關葛優幾乎是最愛的女人,他在片頭能夠洞察秋毫,以他在上海如此艱險的境況下生存的哲學與謹慎,他不應該不再進行任何後續的審查或者追問而親信。他的信任應該是十分有限的。

另外,淺野忠信去埋葬兩個被殺害的親信時,章子怡居然在車上能撿到一把槍。這很誇張,淺野忠信有什麼理由如此大意。我能夠理解到呀這裡是有意想做一個互文式樣的構造,在此處寫章子怡拿到了槍卻對淺野忠信下不了殺手,在最後又由章子怡親手槍斃了淺野忠信,以此來表現這個人物的成長。但是如果這種人物描寫不首先建立在邏輯合理的情況下,那它就是失敗的。包括後來章子怡死裡逃生,卻又能再次在茫茫甄選中遇見親自甄選的葛優,我也沒太明白是甄選什麼,但是這種極小概率事件,以及在章子怡遇見葛優時的表情處理,都讓我覺得人工斧鑿的勁兒太大,損害了故事。

演員的演技都很出色,但是,我覺得導演太追求這種漂亮的視覺效果和沉浸式樣的美感了,以至於我覺得有一些地方是過頭了的。還是主要說一下章子怡和淺野忠信的部分,前面已經交代了,淺野忠信最後是被章子怡殺了的。章子怡開槍的時候的表情,讓我想起以往她演的一切心一橫的樣子,勁勁兒地咬著牙。其實這個人物的成長,都走到了這裡,就不應該有那麼大的波瀾起伏了。她嫁過大上海有權有勢的男人,跟權貴、藝術家乃至其他種種上過床,被強姦過,做過性奴,差點被掐死,又不知經歷了多少流亡而重新遇到葛優,來到中國的邊界,她一開始的設定頗為傻白甜交際花,但到這裡,她對於死亡不應該還有一種如此顫抖的感覺。內心裡的波濤可以有,但是需要那麼大的決心么。我覺得不可能。我覺得得麻木一點兒。

基本上我的不喜歡體現在這樣一些細節層面。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淺野忠信和章子怡的體位變化我覺得有模仿《色戒》之嫌,但這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導演這個局鋪得太大了,以至於很多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被略寫了,而導演又有表達人物關係之間變遷的訴求,於是這種訴求只好化作了形式,也就是一些符號性表達。這種情況下,觀眾的體驗就是累,得自己去做相當多的探索,而這個探索的說服力其實不如導演去表達的說服力,然後就會變成像我的觀感,冷靜有餘而觸動不足。

第二、從宏觀層面接著說。

程耳的這個電影叫《羅曼蒂克消亡史》,沒看之前我一見這麼多女人,還以為是個愛情內核的作品。事實上不然,跟愛情關係不大,所謂的羅曼蒂克指的一方面是舊社會的舊秩序,舊社會的舊人情,是曾經這個國家裡滲透於人類身心的一些氣韻和樣態。導演在運鏡上大量使用慢鏡頭、居中構圖的特寫鏡頭,以及多有偏暖色調,還有看似亂序的剪輯手法其技術上就滲透了『羅曼蒂克』的涵義,誠然是殘酷的社會,卻並不是徹寒的。有人對此有質疑,說現在拍這種東西,很過時。我想倒未必。

文明和經濟的發展總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消失掉一些特徵,迎來新的扁平化和同質化。我同意一部分。事實上在我看來,每一個社會與另一個社會之間可能都存在一種時空錯落的相似,扁平化是常態卻也可能只是表象。程耳寫的是舊時代的生活,但我並不認為這無法在現下乃至未來得到映射。

理解一個人或者其生活的捷徑在於了解他的原則,以及維持原則的方法。在舊時代的權貴心中,最大的原則是利益,過去殺死攔路虎的方法是剝奪生命權力,維持原則和尊嚴的方式是妥協和先活下來。今人對此難道是陌生的?別騙自己。

再說導演確實比市面上小妞電影青春電影的導演強了不知道多少。雖然本來大家的目的也不同吧,但是有良心的被多誇幾句也不為過。說幾個精妙的處理。還是從章子怡和淺野忠信的角度切入吧。

可能看過的觀眾會有印象,淺野忠信的日聊店裡有一隻貓。這隻貓的存在不是無緣無故的。導演用拍舌尖上的中國的鏡頭拍了一小段淺野忠信做飯,然後用托盤給小貓吃。看到後面觀眾才發現,原來日料店的地下室里還藏著一個女人,章子怡。她吃著跟小貓一樣的食物。這個角色在此是性奴一樣的存在,因為她終日的任務就是吃飯,ml,吃飯,ml,而為什麼我說導演模仿李安而不得其精髓呢,因為在這二者的互動中,一開始是後入,到之後變成女上,到章子怡高潮,導演給了淺野忠信一個臉部肌肉放鬆的鏡頭,這整個過程其實意味著她們兩人之間權力的變化關係以及或許產生了一些莫名的情感。我也考慮過這可能是章子怡最後開槍時候情緒那麼強烈的原因,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情感沒交代清楚。不合理。

他們沒有一個產生情感的基礎或者事件。在電影前半段其實有兩段保鏢打趣的敘述,說一個保鏢是處男,另一個讓他二十歲之前破處,破處之後會上癮。淺野忠信終日與章子怡ml,可能於此處是暗暗呼應的。但是如果只是上癮而沒有情感,體位的變化以及淺野忠信的笑就解釋不通,他要掐死章子怡的時候又沒下得去手也解釋不通。總之那一段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笑了一下。啊,累。

還有一個地方是,王媽去跟袁泉飾演的女明星說讓她嫁給戴先生。然後王媽問到說前幾天看了她一個電影,沒看懂。袁泉說,導演就沒讓打算讓人看懂,這是拍給下個世紀的人看的。這裡我就有點無力吐槽了。這個話導演顯然是說給銀幕前的觀眾聽的,但是沒必要,多此一舉。因為這個說法其實內核很虛偽。為啥呢。因為觀眾說我看不懂,你說這是我沒打算讓你看懂。觀眾又說我其實看懂了,但我覺得不咋地,你說那是你沒看懂,觀眾說那是你拍得讓我看不懂,導演說我就沒打算讓你看懂。這...... 那你能不能還我票錢?玩笑話,但總之這話里有不自信的成分,且是該電影的一個問題,減法做得還不夠好。

基本上就是這些想法吧。細節太多了,不再贅述了。

當然,得再說一次,《羅曼蒂克》是國內院線難得一遇的電影,應該去看。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我覺得我豆瓣評論用得那個詞語挺到位的,『舉重若重』。終究我不盡認同這種看待事物的角度,但不意味著我不認同它的優秀。也正是因為這是個優秀的作品,所以我把標準調得更高。對待好學生就應該這樣嘛。因為電影拍到最後不是看參數,而是看拍電影的那個人究竟是如何思考與看待這個世界的。未來他可以更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卡薩布蘭卡里瑞克不能回美國?
去電影院觀看《BORUTO-博人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蒼井優到底哪裡好看?

TAG:电影 | 电影推荐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