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門」之後,最該被關心的是癌症病人的生活真相
「羅爾事件」走向尾聲,全國數百萬癌症病人和患者家屬的生活卻還要繼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在網路上的發聲渠道,只有在現實生活中的竭力堅持。
2015年,根據的權威機構統計,我國癌症新發病例數及死亡人數分別為429.2 萬例和 281.4 例,相當於平均每天 12000人新患癌症、7500人死於癌症。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癌症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病」。
羅爾事件之後,我根據自身經歷撰寫了太要臉的人,可能不會過得太好一文。文章發布之後,許多有類似經歷的癌症病人家屬給我留言,訴說了他們的經歷,這令我感到自己有義務將大家的故事整理起來,為人們講述癌症病人的生活真相。
【沒錢,萬萬不行】
如果不是母親突然罹患癌症,小千可能已經成為美麗的新娘。這個德陽女孩有著典型的四川姑娘的俏麗面龐,一雙大眼睛尤其靈動。
小千是演員趙麗穎的「迷妹」,長得也頗有幾分相似於這位當紅明星。但若論財富,小千就無法與她的偶像媲美了。母親患癌帶來的經濟問題,甚至影響到了她的婚姻。
「男友家庭比較困難,本來說婚禮節約著辦,一家給一半的錢,但是眼下我家裡的存款快因為治病用完了,男友家的態度並不積極。」
根據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報道,國家癌症中心於2012-2014年間在全國13個省市的37家三級醫院展開了對癌症患者醫療費及相關經濟負擔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患者的家庭年均收入摺合美元為8607美元,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診支出共計9739美元。
「家裡本來有10萬元存款,從9月份住院治療,現在已經花了4.8萬元。」小千說,「目前僅僅是動完了手術,後續還要進行化療,光是半年6次的化療費就要3萬元,還不包括其他費用。」
為了母親得到更好的治療,小千將母親帶到了成都軍區總醫院,這意味著小千要請長假陪母親留在成都。對於癌症病人家庭來說,這種局面非常常見:不但要面對巨額的開銷,還要面對收入的減少。
木木來自廣州,在談及三年前母親因白血病去世的情景時,她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醫生建議的治療費用是80萬元,而我當時手上只有兩三萬。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沒有退休金,除了治病,我還要承擔他們的生活開銷。治療兩個月後,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就向母親說出了實情。知道真實的情況後,母親的病情急轉直下,兩天後昏迷,再兩天後就過世了。」
是不是賣一套房就能治病了呢?即使做出這樣艱難的決定,情況也並不樂觀,因為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是北上廣。小千將家中120平米的房子以35萬元的價格掛到二手房交易市場上,卻一直無人問津。
「另外,切下來的腫瘤送去了上海做基因檢查,等有了結果或許會有另外的治療方案,也需要用到靶向藥物。」小千說。
小千所提到的靶向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症的新寵,但是這類藥物價格高昂,一年開銷可能達到幾十萬,目前在全國只有部分地區將其納入了醫保。
【誰來照顧病人?】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不少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而成年後,唯一的孩子還很可能外出求學或務工。而隨著離婚率的提高,一些中老年人更是成為了獨居者,一旦他們年老患病,誰來照顧病人就成了巨大的難題。
作為滬漂的小瑤深有體會:「我一個人在大城市打拚,母親一個人在老家生活,現在母親生病了,即使將她接到上海,我也得請護工照顧她。如果我不上班,治療費怎麼辦?」
小千則對護工抱有十分的不信任:「我曾經請過一個護工,在我的眼皮底下,她也只是看了輸液,對於病人的要求不聞不問,如果我不在呢?」
這位護工從晚上10點到早上6點的報酬是150元。第二天早上6點,小千給護工結了報酬,並告訴她第二天不用來了。
對於護工能否盡職盡責,小瑤也遲悲觀態度:「母親已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了,我很擔心護工會虐待她,因為聽說過很多這樣的故事。」
出於擔心,除了商定好的報酬,小瑤還不時給護工塞點紅包,用她的話說,「對待護工的態度比對待客戶還好,生怕得罪了她」。
「醫院和護工都是『有關係』的,所以她做得不好,我只能不請她,但是也不敢得罪她。另外,不同護士的態度差別很大,有的護士很好,有的很不好。」小千很慶幸的一點是,醫院的大夫還是挺負責任的。
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的護工體系尚不健全,市場十分混亂,護工們大多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而在硬幣的另一面,則顯現出護工們的焦慮:沒有人為他們提供保障,收入低,壓力大,做不了多久就會辭職。這樣一來,患者們更難找到有經驗的護工,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親人】
「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無能為力。」目前在清華就讀博士的小北坦言,「曾經以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還不錯,直到父親患癌,才發現自己的知識並幫不上什麼。」
四年後的今天,小北依然對當年的治療方案有所懷疑:「結果剛出來的時候,醫生說可能有兩三年的壽命,但是用了一種葯後,父親馬上就不行了,那時父親才住院一個多月。」
儘管科技水平日益發達,但是癌症依然是醫學界的難題,每一名癌症患者家屬都要面臨治療方案上的選擇,而事實上,毫無醫學知識的他們只能憑經濟實力和直覺去做決定。
在和依一的聊天中,各種醫學術語可以從她的口中熟稔的跳出:「我母親患的是乳腺癌,her2陽性,這是預後較差的一種,需要接受靶向治療。我們買的葯是赫賽汀,國內價格一盒22300,不在醫保範圍內,雖然國內有援助項目,我們也要負擔20萬左右。」
當被問及這種自費藥物是否會造成經濟壓力時,依一無奈地說道:「基本有能力都會用,沒有能力借錢也要用……因為這是專門針對her2陽性患者的。」
但是誰也不能確定這種昂貴藥物的效果。幾年前,醫學博士胡育新曾公開發文,認為靶向藥物「價格高得離譜且不穩定」。
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理科生,小瑤堅持聽從醫生的建議,拒絕了母親使用中藥的請求,可是她的內心並不十分堅定:「我不了解中醫,如果西醫和中醫一起治,我擔心有反作用。可是現在母親的身體越來越糟,我知道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醫療手段能治癒癌症,但還是會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決定。」
小麥也有相同的困擾,母親在國內某知名大醫院就診的經歷令他頗有微詞:「病區兩組醫生,治療意見不同。還有出院後有一次母親的白血球降低,出診醫生表示不用住院,而當我們找到主治醫生時,他卻讓我們趕緊住院。我很擔心類似的事情影響母親的治療。」
即使是世界上最頂級的醫生,也無法對癌症病人作出任何承諾。但是癌症病人的家屬,卻要做出一個個事關生死的選擇題,這樣的選擇題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尾聲】
在所有的被採訪人中,有些人正在經歷著家屬患癌的過程,有些人的患癌家屬已經不幸離世,但是無一例外的,這一經歷給他們的生活蒙上了巨大的陰影。當病魔來襲,家屬們面臨的困難多種多樣,遠遠不止是經濟層面那麼簡單。針對患癌家庭的幫助,真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由於無法和被採訪者面對面接觸,再加上時間精力有限,這甚至談不上是一篇合格的文章。但我依然希望,這篇完全由癌症患者家屬的真實經歷組成的文章,可以讓社會更多的了解這個群體的艱辛與困難。希望我們的愛心不會因個別事件而冷卻,因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推薦閱讀:
※醫生能夠憑磁共振影像和身體狀況就確定是癌症晚期嗎?
※如何界定癌症的早,中,晚期?
※晚期癌症病人被醫院宰錢是真的么?
※1/3癌症可治癒!心態是最好的抗癌神器
※諾輝健康:一坨糞便「圍捕」癌細胞,與「永生死神」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