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上的優越感,不足取。
「你是做茶的,居然會沒聽過這個茶?」
—— 這句話是有次在廣州一朋友茶室里聽到的,在場的另一位客人問朋友是否喝過某個茶?,朋友答沒喝過,也是第一次聽說。對方則十分詫異講 「你是做茶的,居然都沒聽過這個茶?」。我坐邊上不說話,同時也一樣詫異,不過是對這人的反應產生詫異,挺正常的事嘛,何須大驚小怪。國內各地區茶葉品種數不過來,包括許多後人開發的新品種,沒聽過也沒喝過不是很平常的嗎。
但這位客人還沒完,接著給大家科普了該茶多好多好,順帶著還把朋友的茶給貶低了一遍。一直在邊上不作聲的我想起看到的一句話 「我吃過的美食就是最美味的,我用過的東西就是最好的。 」
知乎有個問題問「喝茶的鄙視鏈是怎樣的?」,這是個無聊的問題,但也看到有人列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仔細想想還挺有意思,喝自己喜歡的品種茶葉,看不上其他人喝別的品種茶葉,然後在心裡做出了個排名。雖說儘管再怎樣鄙視,別人還是繼續喝別人的茶,可優越感這個東西卻是油然而生了。
身邊許多岩茶客喜歡水仙和肉桂,茶敘的時候常能看到他們對黃觀音、金觀音、奇蘭等高香品種的不屑態度,認為這些茶沒什麼水平,除了香,就沒啥內涵可言,覺得喜歡高香品種茶的茶客是不懂欣賞。甚至我也遇到有個別喜歡高香品種茶的不敢在老茶客面前聲稱自己喜歡高香茶,生怕說出來顯得逼格不夠。汪曾祺寫《夏天》的文字有這麼一段:「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
是啊,
喜歡喝什麼茶是很私人的事,別人管得著嗎?!
有一種優越感是需要花許多時間精力才能獲得,比如熟悉擅長某個領域某個行業,以致讓你風生水起。而在我看來,這種喝茶喜好的優越感是最沒有成本也是最容易的,所以我說它無聊。如果非要說成本,只不過是平日喝的茶價格比別人高~
因為同是愛茶人,每年都能收到一些茶友給我寄來他們遇到的好茶。綠茶、紅茶、白茶,以及地方的小眾茶等等,各種各樣的茶都有。雖然我平日里多喝岩茶為主,也偏愛岩茶,但每每收到茶友們寄來的茶葉,我都會抽空很認真的喝,並給他們反饋喝後的感受。一方水土一方茶,每個地方所產的茶,都有它們的優秀之處,只要是茶,無論什麼品種,什麼價格,都是可以喝一喝的。
認識一個姑娘,鍾情於茶,一有時間就到各茶葉產區問茶、尋茶。近日她路過汕頭,特意來找我喝茶,在交流過程中能感到她的真誠,對茶的真誠,這是十分可貴的。她把她遇到的好茶拿出來讓我沖泡,問如何,我也如實告訴她我的看法,雖然說的不一定對,但至少雙方在這個過程都能體會到其中的愉悅。茶葉品類上,她喝過的品種可能比我還多,在她心裡,天下的茶沒有高下,所以對「天下茶」的態度也正是我欣賞的,每到一處都能尋到自己喜歡的好茶,反應出的不僅是能力,還有對茶的識見。
茶圈的鄙視鏈從來都存在,只是有人從不表露出來,這是聰明人。因為他們知道不同人的喝茶口味喜好是有區別的,而且大家獲得信息的渠道也不同,即使內心瞧不上別人喝的茶,也不會去干涉對方。那些開口閉口三坑兩澗,非正岩不喝,認為外山茶都是垃圾的茶友,不知道再過些年,如果,我說如果,岩茶的市場不景氣了,跟現今的鐵觀音一樣,你們是否還會繼續在心裡為岩茶留個位置。
我其實是更喜歡跟同行喝茶,因為同行之間喝茶沒有那麼多的故事可說,只有簡單純粹的聊茶,聊工藝。今年春茶季在武夷山遇到個外地茶友,跟我們坐一塊試茶學茶。最後感慨 「 好難得能這樣輕鬆的喝一泡茶啊。 」
嗯,難得。
完。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把喝茶這件事跟年輕人扯到一塊去呢?
※關於武夷茶重的「山場味」
※我怎樣去品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各具有什麼特點?
※岩茶之香
※為什麼那麼多喜歡喝有焦糊味的岩茶,喝沒有焦糊的岩茶反而覺得這個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