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理論教程】歌唱的咬字

一、綜述

.

咬字,是歌唱基礎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塊內容。它承載著歌詞的表達方式,是歌唱語言的直接表達。

.

與咬字相關的基本功就要求普通話(或其他語種)發音標準,舌頭的靈活性,唇齒動作,放鬆下巴,母音轉換等。

.

普通話發音標準是基礎,尤其是平翹舌不分、帶方言口音唱歌會非常影響歌曲的意境和表達,因此歌唱學習者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其他語種歌曲也一樣。

.

舌頭是咬字的核心,它的靈活與否直接關係到你咬字的流暢度,為什麼一個人形容別人或自己說話不流利、不通暢時會說「舌頭打結了」,就是這個道理。

.

唇齒動作在咬字的過程中也十分關鍵,唇形這一塊更是有「窄口母音」的專項練習。咬字的過程中變的是唇、齒、舌之間的動作。

.

放鬆下巴更是至關重要,下巴過度緊張會導致咬字吐詞生硬、機械、沒有彈性。

.

母音轉換在歌唱中更是一門必修的技巧。在此不做詳盡描述。

.

需要說的是,咬字方法並沒有統一的模子,要根據不同歌曲,不同樂句,不同曲風改變,甚至在一首歌里前後的相同樂句、字詞咬字也可以做出變化,為傳達歌曲的情感變化。還有比如R&B的曲風和民謠歌曲的咬字處理方式肯定存在差異,因而在處理咬字時要酌情處理,不能千篇一律。

.

二、五母音練習法

.

人在自然說話時的吐字發聲分為字頭、字腹和字尾。歌唱也是如此。雖然歌唱中的咬字和平時說話時的咬字存在區別,但大體上是相通的。唱歌咬字的虛實與否和字頭、字腹的發音有關,但如果細究到唱的是否動聽、悅耳上,那就主要是體現在字尾的發聲處理上了。

.

下面為漢語拼音中的五大母音,掌握好這五大母音的咬字練習是做到歌唱咬字優美動聽的關鍵。

.

a(啊)大口型,很開放的一個母音,口腔空間最大。這個音容易犯的錯誤是:動作過分誇張導致緊張、懶散導致閉塞。

.

e(呃)中口型,口型比a小一半,特別注意要用上嘴咬字。這個音容易犯的錯誤是:用下半個嘴來辨字,舌頭後縮等。

.

i(咦)小口型,在e的基礎上嘴型再小一點,牙齒合攏成即將碰到的程度,嘴唇保持寬度、緊貼齒根。這個音容易犯的錯誤是:淺和扁。練的時候要和a母音統一,應該特別注意不要去干擾發聲器官,也就是說只能和口型的改變有關。

.

o(喔)圓口型,注意嘴唇要貼緊牙齒,盡量露出門牙來。這個音容易犯的錯誤是:嘴唇撅起來。

.

u(嗚)扁口型,在o母音的基礎上把嘴貼著牙齒閉起來,這個音容易犯的錯誤是:嘴唇過於用力。

.

特地要指出的是,為了保證聲帶的良好閉合,初學者在練習的時候要以氣泡音為字頭,慢慢地推向母音,即氣泡音轉發聲。發出後的母音要停在特定的聲韻上,保持住聲音的穩定和持久。五個為一組,進行反覆的交替練習。
推薦閱讀:

有一個唱歌難聽的伴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唱歌練習】唱歌發聲常見的弊病!
唱歌有感情但是沒有唱功怎麼辦?
【怎樣測試自己的音域?】

TAG:唱歌 | 唱歌技巧 |